诸葛亮失算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失算在什么地方?

作者:重构 目前阅读18人次
 
诸葛亮的成名作是《草庐对》(《隆中对》),他对汉朝末年将出现三分天下的战略预测和形势判断是准确诸葛亮失算于海拔高度诸葛亮的成名作是《草庐对》(《隆中对》),他对汉朝末年将出现三分天下的战略预测和形势判断是准确的。但是,孔明对三分天下之后刘蜀政权能够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许诺,却存在着几个明显的失算。
 
《诸葛亮集?草庐对》称:“将军(刘备)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失算一,所谓“外结好孙权”即蜀吴联盟对抗曹魏的策略,并不能贯彻始终。这是因为,这种外交策略,只能适用于蜀国势力处于较弱的阶段;一旦蜀国势力强盛起来,蜀吴联盟就会崩溃或名存实亡。事实上,关羽兵败荆州走麦城,除了其指挥有失当之处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蜀国刚刚开始强盛,就促成魏与吴联合起来遏制蜀国。此乃三方博弈的基本规律,孔明不该失算。
 
失算二,所谓“天下有变”的情况并没有出现,魏国和吴国都没有发生诸葛亮期待的对蜀国有利的变乱。
 
失算三,所谓“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乃纸上谈兵之辞(注),因为它忽略了地缘海拔高度差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而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海拔高度差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益州乃“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是它却处于四川盆地,这种地势有利于蜀国军队从水路顺流而下攻略吴国(不过,当时的三峡礁多、滩多、流急,因此并不好走船),却不利于蜀国军队北越秦岭图略魏国。这是因为,四川盆地的海拔高度不到500米,而秦岭的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就是这近1000米的海拔高度差,生生硬是让诸葛亮一筹莫展,六次伐魏均无功而返。
 
公元228年初,诸葛亮首次攻魏,兵出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失街亭,斩马谡,被迫退兵。同年末,诸葛亮出兵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粮尽而退。次年,诸葛亮发兵攻魏国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建威(今成县西北)、阴平(今文县西北),取二郡而归。
 
公元230年,魏国曹真、司马懿攻蜀,诸葛亮屯兵成固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攻魏,始采用“木牛”(有平衡支撑的独轮车,适于走上坡路)运粮,蜀兵屡胜,终以粮尽退兵。233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先期将粮草运至秦岭山脉的斜谷口(距今陕西省眉县西南30里);234年诸葛亮由斜谷口出兵攻魏,兵进五丈原(今眉县西南),与司马懿相持,同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军中。
 
以上就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上《出师表》请伐中原后,蜀国与魏国之间的六次战争。顺便说一句,诸葛亮之所以要频频出兵伐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阿斗在朝,为避嫌,诸葛亮不能不出征在外。不过,本文的重点在于从军事角度评说诸葛亮用兵的利弊得失。
 
不难看出,诸葛亮的伐魏战争,严重地受制于粮草、辎重等军需后勤物资的运输能力。《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的神秘描述,实际上寄托的是诸葛亮对克服海拔高度差的渴望。我们知道,在没有机械动力运输条件的古代,主要依靠陆路车马运输和水路船舶运输。对于陆路运输来说,上坡运输非常艰难,速度又慢,载重又少。对于水路运输来说,逆流运输非常艰难,完全要靠人力或畜力拉纤。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伐魏,要翻越海拔高度差近千米的秦岭,走水路是逆流,走陆路是上坡,其艰难和被动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兵力兵器相差不多的古代战争中,位于海拔高度低的国家或军事集团,在与位于海拔高度高的国家或军事集团的战争中,海拔高度差几乎成了决定战争双方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笔者2003年撰写《屈原诗歌图解》一书时(已于8月28日脱稿),在论述楚国屡屡败于秦国的问题上,就深入思考了秦国与楚国的海拔高度差对双方战争胜负的作用。其实,在春秋战国七雄中,楚国人口最多,将士最勇(见《国殇》),地域最广,资源最丰富,兵器最坚利(楚国的青铜冶金技术最优),按理楚国最有条件统一天下。但是,结果却是秦国吞灭六国。对此,以往论者均强调秦国变法图强的政治作用,而忽略了秦国海拔(约1500米左右)对其它国家海拔(平均低于500米)的地理优势作用。
 
如果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凡是位于西北地区较高海拔地区的国家或民族(海拔太高地区除外,因为那里空气稀雹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不足以孕育出强盛的部落、民族和国家),往往能够战胜海拔较低地区的国家或民族。
 
例如,黄帝战胜炎帝、蚩尤,因为黄帝位于黄土高原及河套地区,炎帝位于桑干河的下游,蚩尤位于汾水的下游(参阅笔者《炎帝从山顶洞走出》一文)。武王伐纣,周民族能够战胜殷民族,因为周位于海拔高的秦川,殷位于海拔低的黄河下游。秦灭六国,也是因为秦国对六国在地理地势上居高临下。刘邦与项羽,楚河汉界一北一南,结局是刘邦高唱《大风歌》,而项羽则刎别虞姬。秦王李世民能够统一天下,建立盛唐,同样是因为他的军事根据地在秦川。
 
此外,元灭宋,清灭明,亦得益于地势海拔高度差的地利(宋亡的主要原因是,皇帝不肯下放军权,因为赵匡胤是靠兵变当上皇帝的。明亡的主要原因是崇祯时期持续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旱灾,旱灾的中心正是李自成的老家商洛地区)。直至20世纪中页,毛泽东万里长征从江西移兵到陕北,也是为了占据地势之利;而蒋介石以南京为民国首都,则是犯了地势低下的大忌。
 
总之,北伐罕有成功者,而南下总是多几分胜算。其间的道理很简单,中国地理地势的大格局,乃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这种海拔高度差导致了双向运输能力的严重不对称。对于那些有志于攻城略地打江山,逐鹿中原的军事家或野心家来说,谁的后勤保障得力,谁就占有先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员的炊事、宿营、兵器、攻守器具等等辎重,哪一方能够及时足量保障供应,哪一方就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进一步说,海拔高度差除了造成下坡容易上坡难、顺水容易逆水难的“交通运输二极管效应”之外,它在军事上还有着许多其它的二极管效应。其一,居高临下,视野宽广,下坡行军速度快,可以利用重力武器。其二,火攻是古代战争利器,我国秋冬主要盛行西北季风(通常比较干燥,容易起火),这非常有利于占据西北高地势的军队(这也是诸葛亮要借东风的原因所在);对比之下,夏季的东南风,由于水汽多、湿度大,不适于被利用来实施火攻。其三,水攻(包括筑坝淹城)也是古代战争利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洪水泛滥,都有利于占据上游地势的军队,而不利于处于下游的一方。
 
有必要指出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海拔高度差对军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降低。但是,这种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有时候仍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超级水库大坝对其下游国计民生的战略安全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非常有必要举一反三,从海拔高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获得某种启示,认真反思一下:在我国现在以及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被我们的诸葛亮们忽视了的关键性因素在起作用?
 
注:诸葛亮之所以忽略海拔高度对军事的作用,与当时的地图缺少等高线和海拔高度等内容有关。三国时期,出于军事政治需要,魏、蜀、吴三国都在想方设法绘制更准确、更方便的军用地图。据《拾遗记》的记载,孙权在军旅途之隙,常常想要找到一个善画的高手,画出一幅好的地图来;丞相赵达便将自己的妹妹推荐给孙权并成为孙权的夫人,这位赵夫人对孙权说:“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这幅刺绣地图完工之后,时人称造夫人的技艺为“针绝”。今天看来,根据上述记载,孙权夫人刺绣的地图只有山脉之形,没有山脉高度。
 
公元前227年,荆轲出使秦国欲刺杀秦王,为了接近秦王他带去的珍贵礼物便是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约在今日河北固安或天津蓟县附近);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描述当时的场景为“图穷匕首现”,表明该地图为卷轴式,绘在丝帛之上,但是未言有地势高低的内容。
 
有趣的是,秦始皇非常看重地图的价值,他在为自己建造的陵墓中,便有一种能够自动演示百川入海的装置,《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据此,秦始皇陵墓的模型演示地图,应当能够表现地势的高低。事实上,春秋战国时的大型水利工程(例如郑国渠),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测量地势的相对高度,只是尚没有在地图绘制上找到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至于中国古人对山脉高度的最早观测记录,见于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五藏山经》西次一经对太华山的描述“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西次一经即今日的秦岭,太华山即今日的华山,海拔2160米,系《五藏山经》地理中心区的标志性山峰之一,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Z69-3600 重构(王红旗)2003年11月12日
 
信箱whqtpw@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