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论蜀国灭亡?
观海
近来有些研究三国的学者认为,蜀国灭亡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悖弃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他分析当时天下的形势而制订的一套战略方针:“先取荆州,再占巴、蜀、汉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再趁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以成就霸业、兴复汉室”。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没有冷静分析当时形势(当时三国局势都还稳定,吴国民心所向,经济繁荣昌盛,魏国更是国富兵强,而蜀国在三国中是最弱小的,但它的地理位置利于防守,应趁此机会大力发展经济,养精蓄锐,聚草屯粮,等待局势的发展再伺机而动),一次次不听众人的劝阻而出兵北伐。而蜀国当时人口本来就少,又是刚经过战败的国家,兵粮还很少,蜀道又艰险,运送物资又须要大量人力物力,这对西蜀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令西蜀的国力发展十分缓慢。使蜀国很快衰弱,最终走向灭亡。
笔者以为过矣!诚然蜀国灭亡,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原因却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于以下两点:1、当初诸葛亮为刘备隆中划策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2、在武将调配使用上也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为什么这样说呢?
了解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蜀国走向衰败主要是在关羽失荆州之后,蜀国从此失去了进攻中原的据点。使曹魏得以达到以一国敌一域的目的,最终拖垮蜀国,使其最终走向灭亡。可以这样说,自关羽失荆州之后,蜀国也就开始了灭亡的进程,只不过是灭亡时间早与迟的问题。
一、荆州自汉末以来,在喜欢空谈而又清静无为的刘表治理下,很少经过战争,因此中原大部分为了逃避战祸的名士俱避居于此。而当地也因为少经战祸,经济发展很快,可说算得上是一个“渔米之乡”,人人对之都垂涎三尺。而诸葛亮仅以一上将守卫荆州,他低估了荆州作为战略要地在当时对刘备建立霸业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举措。
二、“荆州北拒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四通八达,乃“用武之国”,易攻不易守。而诸葛亮却在刘备取西川之后,把一大批文武全带到成都,让关羽一人独守荆州,抵挡来自曹魏,孙吴两方面的压力,并幻想关羽能完成“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任务,实在是看错了形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关羽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大家知道,关羽此人文武兼备,但却骄傲自负,心中总是对谁也不服。他在荆州之时和孙权关系搞得十分僵,使得孙权面临着来自东北面曹魏和西面关羽两方面的威胁,而吴国本身就没有什么得力大将(能称得上万人敌的大将),仅是靠着长江之险而守卫疆土。而且对孙权来说,东北面曹魏虽然势力宠大,但一者有长江天险做屏障,二者北方之人不习水战,所以他仅需派重兵固守合肥以西之濡须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西面的关羽威胁却不容忽视。为什么?因为关羽手下亦为江南人氏,熟悉水战,而关羽又勇猛异常,若论单打独斗,孙权手下实在无人能敌。所以对他来说,关羽的威胁实在是如芒在背,不解除实在是不心安。怎么解除呢?当然是先礼后兵,能不动刀兵当然是首选方案,所以孙权初时想用“和亲”的政策,为其子聘关羽之女,谁知关羽根本不买账,而且还说什么“犬子岂能配虎女”,身为一方诸侯能受此奇耻大辱吗?所以说作为一方雄主的孙权,并非认不清形势,自愿败孙刘盟好,让曹魏有可乘之机,实在也是因为关羽逼人太甚,而采取了不智之举。
三、荆州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四通八达。我只需在此布置重兵敌人就需在其四周布置一倍甚至数倍于我的兵力来防守,才能不被我寻到薄弱环节而被我攻破。所以说诸葛亮在刘备取汉中之后应将主力移师荆州,当时蜀国处于全盛时期,兵强马壮,士气高涨。而其手下五虎大将在当时论单打独斗更是无人能敌。诸葛亮只需让赵云、邓芝守成都,董允、蒋琬等辅佐幼主阿斗处理政务、发展生产,则云南孟获必定不敢轻举妄动,自取灭亡。马超兄弟在西凉一带威名远扬,让其兄弟及李严率重兵镇守汉中、下弁。则西北亦无战事矣!如此,则蜀国可用于荆州前线的机动部队当不下于10万之众。刘备不善统兵,但却善于驭将;诸葛亮在统兵冲锋陷阵方面非其所长,但给刘备出谋划策方面却是一个好手;手下可用于领兵的大将有关羽、张飞、黄忠、魏延等尽是万人莫敌的猛将,而其他将领如关平、周仓、廖化、王平等名将更是数不胜数,而曹操手下此时可算得上猛将的仅有夏侯敦、许褚、张辽、张合、徐晃、庞德等数人而已。其他如于禁、乐进、曹仁、曹洪等只能算得上名将而已,与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相比,委实是不能相提并论,可以这样说,论武将资源,此时刘备方面应该是最强的。以此等虎将统率刚刚在汉中得胜归来、士气高涨的兵士进攻宛、洛,曹操岂能抵挡得祝宛、洛克,则洛阳以西的原本在曹操的武力征服下属于曹魏的如长安、弘农、天水、西凉、安定等州郡就会被切断和曹操的联络,此时刘备用重兵固守洛阳,让黄忠固守荆州,东和孙权,派一大将(如张飞)将兵向西进攻,马超、李严等率兵自汉中进发。我想在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的吸引下,又有马超、张飞、李严等名将兵临城下,我想不出两年,洛阳以西的土地尽将纳入蜀国的版图矣!
四、孙权在偷袭、硬取荆州无望的情况下,可不会闲着,错过一个再次瓜分曹操土地的大好机会。为什么?因为,如果刘备一旦将主力移师荆州,则凭孙权的实力是难以和刘备抗衡的。我想孙权是个聪明人,明知不可且于自己无一点好处的事他是不会干的。而反过来,如果和刘备再度结盟,孙权从东面濡须坞进攻,则曹操首尾难以相顾,孙权很可能攻占寿春、徐州,那曹操的东镇合肥、中守襄阳、西固祁山战略就将完全被打破,如此一来,曹操的战线将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拉长。而战线拉得越长,曹操方面的弱点就越容易暴露。那么孙权和刘备两家更有机可趁,在两家收拾曹操的领土、钱粮都来不及的情况下,哪里还会有什么内部矛盾呢?而且孙权和刘备在赤壁大战时就有过合作的基矗另外,刘备又娶了孙权之妹,两家有姻亲关系,合作也更容易。如此一个大好算盘,可惜,被诸葛亮算反了。
在易于防守的地方——祁山,他偏要选择从那里进攻,以致“兵轻又容易被人袭取,兵重却又劳而无功”。而荆州这么好的一块进取中原的跳板却未引起他足够的重视,以致攻亏一篑,有志之士扼腕叹息,呜呼!
五、在大将的使用和调配上,诸葛亮也犯了一个大错误。为什么?即陈寿史书载,关羽此人对下层官兵比较关心,但却瞧不起士大夫,而这样就带来两大恶果:1、他手下一些有影响、有地位的人都和他合不来,劲难以往一处使,以致他后来兵败时,手下将领除关平、周仓、廖化等寥寥几人外,一个个弃他而去,见死不救。我想关羽后来兵败麦城,父子被枭首异都,大概和这有极大的关系吧?2、荆州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一些不满于曹操篡权,希望能兴复汉室的有志之士要来投奔蜀汉时大多因蜀道艰险,难以去往成都。我想他们首选地点应该是荆州,可是碰到关羽这样一个自恃才高,骄傲自负的人简直就象遇到一只拦路虎,那将会吓跑多少想来投奔蜀汉的士子。而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集团兴亡的第一重要因素,蜀国后来人才寥落,实在是和这个错误调配有很大的关系的。
而张飞呢?毛病恰好和关羽相反,对士大夫比较敬重,但却对下层的官兵比较苛刻,动辄喝醉酒打骂士兵,后来他被手下的范疆、张达谋杀,身首异处,也就不难理解啦!
可见,关羽、张飞二人虽说是个熊虎之将,可是让他们各自独挡一面,委实是不明智的干部调配、使用。所以,诸葛亮若能让刘备在取汉中后将主力部队移至荆州,“关羽、张飞等为爪牙”那么,不仅能充分扬他们所长,而且以刘备的求贤若渴,能让许多心怀汉室的人有个投奔之所,报效之门。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把祁山作为他进兵的地点呢?我想大概是想走当初汉朝的老祖宗——刘邦的老路,从陈仓故道杀奔长安,进取中原与曹魏共争天下。这个想法的确不错,可他却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当时天下的形势已经和楚汉相争时形势不同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楚汉相争之前,刘邦和项羽并没有翻脸,项羽当初也没有过分防备刘邦,没有一心要消灭要刘邦而后快的想法。所以刘邦只要循规导炬,项羽也就一心要“富贵归故乡”,班师回老家彭城去享福。这样就给刘邦有了发展壮大自己的时间。2、在各路诸侯反秦的斗争,巴蜀几乎未遭受什么兵祸,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以致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而在蜀汉时益州、汉中等地却多次遭受战争,象曹操、张鲁之战,曹操、刘备汉中之战,刘备、刘璋以及张鲁、刘璋的益州之战,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兵连祸结,元气大伤,此时仅凭巴蜀、汉中之力是无法与中原抗衡。3、楚汉相争,各路诸侯互不隶属,所以刘邦在依靠偷袭成功,降服三秦后,各路诸侯大多对刘项之争持观望态度,谁赢了就跟谁,所以刘邦才能一路上势如破竹。而三国时期,曹操已经平定北方,北方的兵马几乎都听曹操号令,受曹操节制。所以即使曹操不在长安,刘备进兵秦川同样有人“围、追、堵、截”。另一方面,蜀国地势为盆地,就象一个葫芦,别人要攻打他就必须从葫芦口进攻,所以兵力多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反过来,他要是想攻打别人,别人也只需用重兵把守葫芦口外,他也就难以施展。所以曹魏始终把祁山作为固守西方蜀国进攻的据点,布置重兵把守,而其他地方却能得到休养生息。以致后来虽然蜀国多次进攻祁山,虽然也经常在某些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最终却总是无功而返。为什么?因为蜀国想以一域敌一国,在力量上是达不到的。诸葛亮为当时之人杰,难道还不能预见此乎?此种设想显然是不成立的。既能预见,那诸葛亮何以要数出祁山,举兵北伐。我想原因大致有下:1、蜀国自关羽失荆州后,东北面荆州地区已被孙权攻占,又痛失数员大将,诸葛亮从当时的形势看,不联合东吴,蜀国便会腑背受敌,亡国只在须臾,为了不和孙权交恶,他不可能从东北进军。若不从长安进军,已经无其他进攻的路线。2、诸葛亮深知以一国敌一域,胜算不大,但是如果不北伐,则灭亡的进程会更快。这一点从诸葛亮写给后主的《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刘备从中原各地纠合带来入川的文武已经伤亡大半。若再不趁着这批精锐尚未死伤殆尽,积极北伐。等到这一批精锐尽失,恐怕想北伐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所以诸葛亮才会数次劳而无功,却还是要力主北伐。也是希望趁着蜀国力量尚强的时候能侥幸取胜,因为战争的事谁也不能稳操胜券。3、蜀汉本身就是打着“兴复汉室”的牌子才招来四方豪杰,以致建立蜀国,如果连北伐都放弃了,岂不要让一些希望兴复汉室的人士寒心,也将失去民心。4、其时吴国力量也不足以从曹魏抗衡。吴蜀两国也都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吴蜀此后几乎无战事。而诸葛亮数次祁山,也希望能以此削弱魏国的国力,让他以后想伐蜀时,因为顾忌吴国的进攻而不敢放开手脚来进行。可见诸葛亮伐魏的目的在于:能跳出曹魏对益州的包围圈,以图东山再起,实在不能则通过数次北伐来削弱魏国的国力,借以延长蜀国的命运。可见诸葛亮数次北伐并非头脑发热的不智之举。
因此,我们认为,到了蜀国后期,天下形势已经朝着统一的进程进行,蜀国灭亡只不过是迟与早的问题。而那些认为诸葛亮刚愎自用,徒耗国力导致蜀国灭亡的看法显然是不了解当时的形势,也不理解诸葛亮心中不得已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