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是否是毛泽东的一次错误选择

朝鲜战争是否是毛泽东的一次错误选择

历史上的朝鲜战争并不是一场完美的战斗。作为介入国的中美两国来说,伤亡率之高,以及士兵们忍受的严寒和“骇人的折磨”。而战后,朝鲜半岛上的这块铁幕比德国的柏林墙还要厚要高,达到了民族主义和核试验都无法攻破的程度?
 
从国际背景的角度分析,朝鲜战争又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它同时也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韩半岛)的体现。美、苏、中三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作为冷战中的一场“热战”,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向韩国发动进攻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法理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1950年6月25日上午4时40分,朝鲜战争爆发了。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和韩国方面的军事力量对比为:兵力2:1,火炮2:1,机枪7:1,半自动步枪13:1,坦克6.5:1,飞机6:1,朝鲜人民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毛泽东预先曾得到过通告。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六个星期前曾飞到北京,告诉他莫斯科同意发动一次军事进攻以重新统一这个半岛。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撂下了这么个条件:金日成必须首先得到毛泽东的赞同。“假如你在那边碰了壁,”这位苏联领导人对他说,“我连一只手指头也懒得抬的。”这一暗示把毛泽东逼上放弃这班朝鲜人的死胡同。在与中国的讨论中,金日成忽略了这部分的谈话内容。
 
在北京,这场战争极端不受欢迎。不仅存在美国将如何反应的不确定性,而且中国人连自己也处在进攻台湾的准备阶段。对金日成所说斯大林“同意”的信息,毛泽东深感狐疑。他说,最后的决定,必须由“中国和朝鲜的同志”共同做出。如果中国不同意,决定就应当被推迟。这使得毛泽东无法做出真正的选择。10万名朝鲜人在东北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过。他怎么能开得了口对金日成说,你不必争取“解放”你自己的国土?这位北朝鲜人得到了中国的默许。
 
但双方的不信任还在继续。金日成下令不可让中国人知道攻击的确切日期,还把他们排斥在军事决策之外。
 
对蒋介石来说,这场战争真是天赐良机。六个月前,杜鲁门曾明确表示,台湾如遭攻击,美国将不会出面干涉以保护国民党人。4月,中国军队曾在广东省外海的海南岛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陆海空登陆,在两星期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抵抗,并造成3.3万名国民党士兵的伤亡。
 
这看起来好像也确实是进攻台湾本身的一场彩排。下一步是进攻金门岛和其他沿海岛屿,接下来将会发动对台湾的总攻击。
 
朝鲜战争改变了这一切。美国从一种延续下来的对中国内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干预改变了。美国6月27日宣布说它将派军队支援南韩的李承晚,并且,作为额外措施,美国第七舰队将保护台湾海峡的中立。由此,毛泽东进攻金门,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了。甚至还包括琉球(冲绳)的最终归属问题。
 
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的最初反应是有限的,至多是立足于三个军的“未雨绸缪”。然而,到7月底,随着北朝鲜继续其胜利的南进,毛泽东开始坐立不安起来。他看到了,正如金日成所看不到的那样,朝鲜人的战线拖得过长且极易受到一次美军的反击。8月4日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军队不得不直接卷入战争以援助北朝鲜人的可能性,甚至谈到,即使是以美国的核打击为代价,他对同事们说,问题是,如果美国人打赢了,他们的胃口就会大开。中国就会面对美军对东北和华东沿海城市的空袭的威胁;国民党部队越过海峡反攻大陆;甚至有可能出现法国军队越过中国南部的中越边境打击胡志明军队的配合行动。
 
8月中旬以后,毛泽东的担心加深了。周恩来的一位军事参谋相信,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就要在朝鲜半岛狭窄腰杆上的北纬38度线南侧的仁川采取行动,那一条线是南北两部分的通常划分线。毛泽东抬眼看了一下地图,这位年轻的参谋让他信服。他命令解放军再调动50万部队部署在东北边境一带,并开始计划一场为时一年的战争。
 
与此同时,毛泽东向金日成发出一项紧急警告。
 
他说,从战略上讲,美国确实是一只纸老虎。但从战术上讲,“美国又是一只真老虎,而且要吃人的”。朝鲜人应该重新集结准备打退一次登陆袭击:“从战术的观点看问题,有时撤退比进攻更好……你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不要忘记,你正在同帝国主义首领作战。要做好最坏情况的准备。”
 
金日成没有理睬。斯大林也是如此。9月15日,仁川登陆开始了,北朝鲜军队土崩瓦解。平壤一片恐慌。金日成派了两名高级助手到北京求助。斯大林也加入进来。允诺如果毛泽东肯派地面部队去防止北朝鲜人的没顶之灾,他将提供空中掩护。
 
这是毛泽东自从1945年日本投降后遭受重创的那几个月以来,接连几个星期中又一次面对的最险恶情况。他几乎不眠不休。一方面,他对他安置在东北负责战备的高岗说,似乎无法避免直接干预了。另一方面,自从清王朝倒台以来的近四十年中,这个国家饱经战乱。中国既急切地需要和平以从事经济重建,工业是一片废墟;城市里有大批的人失业,中部平原饥馑横行缺,甚至在和平解放的北京,食品供应也很短。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得去收复西藏和台湾,并且在内陆据估计还有100万土匪正流窜乡野,加上国民党特务的暗中破坏事件大量增加。否则,这个新生政权结束以国民党人的统治、稳定通货和恢复基本秩序为手段所取得的信誉投资也将毁于一旦。
 
然而,到9月底,该来的和不该来的还是都来了。
 
毛泽东的军事计划人员预测说,在头一年,中国将会有6万人死亡和14万人受伤的损失。美国人拥有优势武器装备,但解放军受到了更好的鼓动,具有更大的人力资源库,并且在没有一条稳定战线的情况发生时更擅长“拉锯战”。中国军队因此应采用传统的“集中优势兵力击破弱小之敌”和打歼灭战的毛泽东主义的战略,以最大限度地造成美军的伤亡,并腐蚀美国公众对继续进行战争的支持。他们得出结论说,中国人最佳的介入时间是在美军跨越北纬38度线进入北方之后,因为在这一点上美国人的供应线将会延伸到最大限度,中国军队将可以接近其后勤基地,在北方作战,以稳定政权,并且在政治上中国的介入也会更容易经受公众舆论的批评。
 
9月30日,第一支南韩部队跨进了北朝鲜。24小时后,正当中国领导人庆祝人民共和国建国第一个周年纪念日的时候,金日成派一个密使乘专机到北京送来一条消息,承认他面临崩溃的边缘。“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他阴郁地说,“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
 
第二天,毛泽东在一个书记处(1950年的书记处还是作为政治局常委会的服务机构。除毛泽东本人外,它还包括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第五位成员任弼时因突发中风于是年晚秋去世,后为陈云所继任)扩大会议上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应该与否而是应该如何迅速派兵去朝鲜。一天的差异将会是决定性的……今天我们要讨论两个紧迫的问题:解放军何时进入朝鲜,以及谁来当这个司令员。
 
但对毛泽东来说,如果介入已无可避免,也不是说领导层其余的人都会立即赞同他的看法。当10月4日政治局全体成员与会时,多数人都反对他,并且同样是出于他8月里曾经掂量过的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原因。即经济上的承受度和政治上的引火烧身。
 
林彪特别显得多疑。他争辩道,如果金日成被打败的话,中国就在鸭绿江沿岸建一条防线,让北朝鲜人以东北为基础打游击战以恢复失地好了。毛泽东不为所动。那样的话,中国就要放弃主动权了,他回答道,“我们就得在鸭绿江上一年又一年的等下去,永远不知道敌人何时会进攻。”
 
林彪本来是毛泽东想像中的中国介入部队的首选指挥员之一,但他也以以健康不佳为由拒绝了。
 
此时毛泽东转而提议由彭德怀去指挥。彭德怀乘飞机从西安赶回来,很晚才出席会议。但他同意毛泽东的分析,让步是不会让美国佬止步的。第二天下午继续开会,彭德怀的支持有助于保证赞同采取军事行动的一致性。
 
两天后,在美国敦促联合国批准了以朝鲜统一作为最终目标后,美军的首批部队,美国第一骑兵师跨过北纬38度线。
 
10月8日星期天,毛泽东发表一项正式法令,创建一支中国志愿军以援助北朝鲜,以强调此项使命属于一种基于共产主义团结的道德讨伐的实质,而且更重要的是,维持这样一种设想,即北京的干涉乃是非官方的,从而不让美国人针对中国城市的报复找到理由。该军打算10月15日开始跨过鸭绿江。
 
随后,在远征就要开始的三天之前,毛泽东突然命令整个部队的调动停下来,急召彭德怀回北京“重新考虑(介入)问题”。
 
问题像往常一样又是出在莫斯科。在苏联的军事支持上又冒出了一场危机。10月1日斯大林从他正在休假的索契黑海别墅打电话给毛泽东:“我明白,我们的朝鲜同志的形势处于绝望之中了……我认为你们应当调动至少五到六个师,立即赶赴北纬38度线。”在毛泽东的心目中,这又传递出一项警告。问题不在斯大林的请求本身,而是毛泽东担心中国同意出兵后,这位苏联领导人绝口不提苏联人在仁川大恐慌的日子里所曾做出的承诺,提供苏联的空中掩护和军需供应。
 
对此,毛泽东说,政治局多数委员反对介入,他打算派周恩来前来紧急磋商。
 
10月10日,周恩来在索契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告诉斯大林,中国遵重苏联的希望。如果苏联人愿意提供空中掩护和大量武器装备,中国人就将介入。否则,毛泽东就依从斯大林的判断,下令取消一切准备。使周恩来发毛的是,斯大林只是点点头说,如果中国人感到太困难,无法介入的话,北朝鲜就只好放弃了。他大体的意思是,金日成只得求助于以东北为基地的游击战争了。
 
周恩来彻底发毛了。接下来十小时的谈话以凌晨5时结束的一次酒会作为收常周恩来把一份他和斯大林共同签署的电报传送给毛泽东,在这里他所能获得的最新保证是,苏联将提供必需的武器与对中国城市的空中防卫。但是将不会有朝鲜上空的空中掩护,至少在头两个月内是如此。斯大林的借口是苏联空军需要时间做准备。事实上他是丧失了信心,他认为,即使有中国人的帮助,北朝鲜也一样会被打败,或对一个不能统一的朝鲜半岛丧失了信心。如果苏联飞行员加入进来,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生冲突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对毛泽东来说,这一仅仅在数星期前刚做出的军事承诺上的背信弃义的决定,是斯大林的全部背叛中最为苦涩的一次了。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对斯大林抱怨最多的。
 
1936年在西安和1945年在东北,那些全都是与一个正在为夺权而奋斗的中共的政治利益得失相关的。但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主权国家,苏联是条约同盟国。“一边倒”与否,毛泽东得出结论,苏联决不是一个值得中国信赖的伙伴。
 
一如以往,中国领导人最终不得不屈服。中国已泥足深陷,想改变历史进程已经没有任何真正的可能。政治局最后还是决定了。10月13日,星期五,毛泽东打电报给周恩来说,介入无论如何只有干下去了。这让斯大林也为之动容。
 
“这么说,中国人真正是好朋友!”其言后来被广泛引用。
 
毛泽东的麻烦还没有完结。在东北的军队将领们为他们的部队在没有任何空中掩护地暴露在美军的轰炸之下的前景深为忧虑。17日,他们联名给彭德怀写信,提议将中国介入战争的时间推迟到次年春天。但随着韩国的军队已经兵临平壤城下,此事已经无可选择了。第二天,在听到彭德怀的报告后,毛泽东对同事们说:“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不应该改变我们的决定,也不应该推迟它。”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会议同意,19日晚志愿军在夜幕的掩护下开始进入朝鲜。30小时后的午夜左右,总参谋长聂荣臻通知他说,军队正在按计划跨过鸭绿江。几个星期以来毛泽东第一次美美地睡了一整宿。
 
一旦决策完毕,战争本身倒是极其简单的。
 
在10月末和11月初最初的小型自卫性冲突发生后,彭德怀下令总撤退。随后在“回家过圣诞节!”的口号下,麦克阿瑟发动了一次直抵鸭绿江的全面攻势。如同美国人很快就发现的那样,毛泽东又在用他的“诱敌深入”的老把戏了。11月25日凌晨,中国人反攻了。十天内造成敌人3.6万人的伤亡(包括2.4万名美军),彭德怀的军队夺取了平壤。
 
这并不是一场完美的战斗,志愿军的伤亡也很高,士兵们忍受着严寒和食品匮乏的骇人折磨。随着战争期间取得的成功,斯大林改善了军事补给,开始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于是,毛泽东下令继续推进,在介入战争后的数星期内,彭德怀的志愿军事实上收复了整个北朝鲜。
 
此时,彭德怀提议休整到翌年春天,12月13日,毛覆电:“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彭德怀裹足不前,向毛泽东要求停下来:“目前部队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随修随炸。”但在毛泽东的敦促下,勉强下令在美国圣诞除夕发动新的攻势。
 
五天后,志愿军和北朝鲜军队占领了南韩的首都汉城,此时这里已然是一片废墟,颓垣败壁,瓦砾遍街。并迫使美国人进一步向南退缩约130公里。但到那时为止,彭德怀又驻兵罢战了。对此,金日成暴怒不已,分别向毛泽东、斯大林抱怨。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支持了金日成,而斯大林转而支持彭德怀,说“真理在彭德怀一边”,他认为,“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及再次攻陷南韩的首都汉城,企图统一整个朝鲜半岛是错误的?
 
果不其然,圣诞节过后,美国人发动反攻了,彭德怀提议撤兵,以土地换时间,这是遵照毛泽东的教诲并曾经在共产党人反对蒋介石和日本人时颇为适用的一句名言。但是毛泽东却不予理睬。他想坚守汉城与北纬38度线以南,占领它们已经成为红色中国新兴力量的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象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如此。
 
彭德怀在一封接一封的电报中试图解释为什么这是不现实的。“靴子、食品和军火尚未得到补充。”他告诉毛泽东,“战士们不能赤着脚在雪地里行军打仗。”随着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成千上万的人冻馁而死。
 
在毛泽东的长期生涯中,这是他第一次让政治考虑蒙蔽了军事判断。他突破了北纬38度线,也企图统一朝鲜半岛。结果不但汉城得而复失,而且连带北纬38度线的东侧及其向北的一长条领土也被放弃了。在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内,中国志愿军损失了14万人。由此,美国人沿北纬38度线建立了一条坚固的堡垒式防御线,战争进入了围绕着双方现有阵地的拉锯战。
 
1951年6月,和谈开始,但双方都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受够了。直到两年后斯大林去世和艾森豪威尔当选为新任美国总统,美国人和中国人才准备不顾双方在朝鲜半岛的被保护人的反对,结束这场流血,签署一项三方(联合国与朝鲜及中国志愿军)停战协定。
 
彭德怀和其他从朝鲜归国的中国将领,对先进的军事技术的效果有了第一手的体验,相信战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后五年中,作为国防部长,彭德怀花费了大量精力改造解放军,试图使之成为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
 
毛泽东却不是。对毛泽东来说,装备较差的中国军队同美国军队的精华打了个平手的事实,只能使他关于意志力而不是武器决定战争胜负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那年秋天,他喜不自胜地说。
 
“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毛泽东在冲突之初寻求速胜和戏剧化的战斗结果而表现出的缺乏耐心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既然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他便渴望重建古代的辉煌了。朝鲜,与越南一样,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纳贡国。1950年秋,中国卷入战争不只是为了防止一个亲美的敌国在鸭绿江对面的出现。国家安全,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需要宗主国关系的恢复。出于同样的原因,毛泽东也派遣军事顾问为胡志明的军队工作。越南当时也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朝鲜战争后,在毛泽东的著作中,美国已不再是惟一的纸老虎了。中国对待苏联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在制止北朝鲜的溃败上,中国助了苏联一臂之力。斯大林的继任人当对毛泽东的新政权刮目相看,恐怕还得带有一些忧惧才是。倘若一个虚弱的中国尚且能够如此英勇的行事,苏联的这个伙伴一旦壮大起来会有何许前程呢?对毛泽东来说,莫斯科的股票已经下跌。苏联人不仅那样不地道地诱使中国卷入一场它本想避免的冲突,而且他们还露出了靠不住和骨子里虚弱的老底子。
 
从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改变。中国拼命争取苏联的援助重建经济。在1950年的冷战中,它也没有转而求援的地方。但是,轻蔑仇视的种子已经播下了。
 
在中国公布比赛记录时,中国已经在朝鲜蒙受了近40万人员的伤亡,包括14.8万人的死亡,其中之一包括毛泽东当时28岁的长子毛岸英。值得思考的是,这场在西方通常又称为“被遗忘的战争”直至1995年才算揭幕,而中国方面至今仍然神秘。如,毛岸英被证实死亡外,志愿军到底有多少伤亡仍未有官方的准确数字。据美国1995年公开的数据(比1956年美国公布的数据,美联方军力增2.5倍,参战国由15个增加到医疗后勤44个,军事参战21个,秘密参战1个,计45个。中朝方军力增3.5倍,参战国2个,秘密参战3个,计5个):
 
双方投入总兵力300余万,联合国军120万,中朝方面180余万,朝鲜近50,志愿军130余万。
 
中国志愿军死亡77万,其中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主要是冻馁而死。朝鲜人民军死亡26万,中朝方面共计死亡103万。其中中国志愿军有14余万长眠于朝鲜。联合国军死亡近63万人,其中美军死亡54246人。
 
最后,说一说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他打从五年前自莫斯科回国后,他一直在当农民参加“土改”(如毛泽东所述,寻他中国的根),随后去了北京的一家工厂,在那里他成了党支部的副书记。1950年秋,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他报名加入了志愿军去了朝鲜。彭德怀拒绝了他跟随一个步兵团工作的请求,考虑那对他过于危险了,并转而任命他在自己的参谋部里担任一名参谋。1950年11月24日,就在中国军队越过边境不到五星期之后,在一处废弃金矿内的彭德怀的司令部遭受到美国轰炸机的袭击,彭德怀和多数参谋人员托庇于一条坑道而安然无恙。毛岸英和另一名军官因临时躲在地面上的一所木头房子里。房子被一枚燃烧弹击中,两个人都被烧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革命夺走了毛泽东的兄弟姐妹:他的堂妹毛泽健,1930年与杨开慧一道被处决;他的小弟弟毛泽覃,1935年在江西的一次与国民党军队的冲突中去世;二弟毛泽民,1942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他的另一个仅存的儿子毛岸青,精神上不很稳定。
 
毛岸英与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很亲密。毛泽东是一个爱发号施令的人,他坚持他的孩子们的行为要无可指责,并受到与其他任何人同等的对待。他的警卫员李银桥回忆到他曾对孩子们说“你是毛泽东的孩子,那可是你命苦的地方。”然而,自从这位年轻人回到中国,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多了。当毛岸英毛死在28岁年龄上时,那种可能可能在毛泽东的内心中唤起一种深沉的至诚之情的、硕果仅存的“人性”上的联系,也从此被永远地切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