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中医者必读
百度首页 | 百度空间| 登录
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纪实—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
查看文章
反对废除中医中药!!! ——李蔚普:给初学中医者的十封信(上)
2007-04-16 13:05
摘 要:李蔚普:给初学中医者的十封信及下载。李蔚普专家寄语: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产,在这几年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一方面是中医大量带徒弟.继续培养 新生力量,一方面是许多西医同志也纷纷的学习中医。因此在整个中医工作中,教学工作成为为最突出的-面。 无可讳言:中医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也缺少-套系统的,可供初学参考的教材。以比较通俗的陈修园氏『医学三字经』而言,它的形式虽 然 可说是『喜闻乐见』,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医学三字经』还存在很多缺点,并不很适合初学参考。首先是它对中医的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断、 药理等)只字未提,单纯从临床方面提了几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这对初学中医的人员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它对中医学术中的几个大问题如外感与杂并伤寒与温 病,八纲与八法等都未着重介绍.使初学中医的人读了三字经以后,仍然不知道中医学术的轮廓,再次陈氏对唐后医学著作的批判,不能反映历史的辩证发展。所以 我认为它对初学中医的人,还是不够理想。 一九五五年底,我院部分护士要求学习中医的一般知识,刚在初中毕业不久的-些知识青年,也来信要求 指导学习中医的门径,我反复考虑这些要求,我认为专指定几本书给他们看,并不是好办法。我们曾先走一步的人,对于初学者的重要职责,似乎在于指导他们以正 确的学习方法,只要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乎自己要求的中医书来学习,这样似乎切实得多。『十封信』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陆续写 出来的。 『十封信』每封信介绍了一个中心问题,每封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虽然它扼要地介绍了中医学术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它着重提出一些学习方法,因此它不等于『中 医基本知识讲座』一类的书,,不能完全代替中医有关基础和临床的各种著作。 这十封信提出的-些问题,是学习中医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了适应学习中医的广泛需要,内容力求深入浅出,行文力求生动活泼,但限于作者水平,虽经 多次修改,仍觉未能充分满意,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再版时订正。 相关专题:废除中医中药?
李蔚普编写
江西人民出版社
目 录
自 序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3)
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7)
三、怎样学习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的知识?…………………………(13)
四、中医的病因、病理值得学习吗?…………………………………(18)
五、从把脉谈到中医的诊断问题……………………………………(24)
六、谈外感和杂病……………………………………………………(29)
七、不要为伤寨、温病之争所困惑……………………………………(33)
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37)
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41)
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46)
自 序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在这几年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涨。一方面是中医大量带徒弟.继续培养新生力量,一方面是许多西医同志也纷纷的学习中医。因此在整个中医工作中,教学工作成为为最突出的-面。
无可讳言:中医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也缺少-套系统的,可供初学参考的教材。以比较通俗的陈修园氏”医学三字经”而言,它的形式虽 然可说是”喜闻乐见”,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医学三字经”还存在很多缺点,并不很适合初学参考。首先是它对中医的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 断、药理等)只字未提,单纯从临床方面提了几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这对初学中医的人员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它对中医学术中的几个大问题如外感与杂并伤寒 与温病,八纲与八法等都未着重介绍.使初学中医的人读了三字经以后,仍然不知道中医学术的轮廓,再次陈氏对唐后医学著作的批判,不能反映历史的辩证发展。 所以我认为它对初学中医的人,还是不够理想。
一九五五年底,我院部分护士要求学习中医的一般知识,刚在初中毕业不久的-些知识青年,也来信要求指导学习中医的门径,我反复考虑这些要求,我认为专指定 几本书给他们看,并不是好办法。我们曾先走一步的人,对于初学者的重要职责,似乎在于指导他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 条件,选择合乎自己要求的中医书来学习,这样似比切实得多。”十封信"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陆续写出来的。
"十封信"每封信介绍了一个中心问题,每封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虽然它扼要地介绍了中医学术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它着重提出一些学习方法,因此它不等于”中医基本知识讲座”一类的书,,不能完全代替中医有关基础和临床的各种著作。
这十封信提出的-些问题,是学习中医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了适应学习中医的广泛需要,内容力求深入浅出,行文力求生动活泼,但限于作者水平,虽经多次修改,仍觉未能充分满意,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再版时订正。
李 蔚 普
19**年6月6日
一,中医难学还是容易学
亲爱的读者们:
在祖国号召向科学大进军的时候,有许多朋友选择了或正在考虑学习中医的道路,立志要把几千年的祖国医学遗产继承下来。一方面为了扩大卫生队伍,充分满足人 民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的医药卫生要求;另方面要把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使它融为一体,更加发扬光大起来。这是一件十分可喜,可敬的事。
人们当感激党鼓励学习中医的同时,不能不想起以往几十年来反动统治的岁月里,中医所受的严酷逼害。
中医是祖国历史上无数人民从实践中累积起来的经验,是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中医学术里面,虽然夹杂着一些不够科学的残滓,但它主要 的,和最基本的方面,乃是客观实践的结晶;而反动统治者却在奴化、置办的思想指导下,抹煞中医的疗效事实,给中医扣上”封建、迷信、不科学”的大帽子,处 处给中医以打击,企图消灭中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著名中医师的宝贵经验被白白地散失而无人过问,许多有效的单方、秘方、草药也失传了,许多著名的中医 典籍被散失了,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一种不可挽救的损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医才被当作一份宝贵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几年来党不但提出 了”团结中西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方针,而且吸收了许多中医参加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开办了中医学院、中医进修学校、中医班、中医院,号 召西医学习中医,鼓励中医带徒弟,这种种措施,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有资格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种措施,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广大 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党对中医的关怀、重视更加使我们感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大责任。不仅目前我们这一代中医应该更进一步钻研中医学术,应该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经 验,传授给下一代,而且我们这-代有条件的青年朋友,也应该主动的抓紧时机,找好老师,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系统地承受下来,并加以充实提高。
应该肯定,许多立志学习中医的朋友,是有着远大目标和正确的着手方法的。但在学习中医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人觉得学中医是很简单的,认为只要熟读”药性 歌”、”汤头歌诀”,就可以开处方,当医师了。他们仅从一些对中医学术造诣不深、文化水平不高的中医来衡量学智标准。同时也有许多同志认为中医此什么都难 学。他们认为:中医书文字古奥,语言不易懂,理论复杂,难得系统地循序渐进,而且中医书籍太多,不知从何下手,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们就谈谈学习书目 的问题。
学习中医,应该从那些书入门,先看那些书呢?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两种主要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主张先从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 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主张先从这里打好了稳固的基础,再来学习其它方书(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各个专科(内科、妇科、儿科、 外科等),名家医案等;另一种看法主张先从浅近的中医著作如”医学三宇经”、”本草备要”、”汤头歌诀”、”脉诀”等入手,从这里大略了解-些中医学术的 梗概,然后再求深造。这两种意见那种比较正确呢?依我看,主要应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来决定。如果是一个具有初中文化的人,那就以采取后一种办法较为合适。 如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那就又以采取前一种办法较为合适。所以这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够全面之处。读书 不是为了装门面,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必然要经过一番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连啃都啃不动,怎样能谈到消化、吸收呢?
专学中医某一科或某几个秘方、单方、草药,是不是也要读很多中医书呢?我们的看法:如果老师只擅长某一科或某几个秘方、单方、草药,可以先把他的经验很好 的继承过来,然后逐渐学习有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运用和发挥这-部分经验。如果学了几个秘方,几样草药便停止不前,是完全错误的。它并不符合学习 中医的深远目的。
如果找不到老师,是不是可以自学呢?答复是完全肯定的。过去有不少著名的医学家都是自己刻苦钻研成功的。当然自学并不等于"万事不求人",遇有疑难问题, 可用通讯的方法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是很必要的。也有一些疑难问题经过自己多看几遍,多找些参考材料而自己逐步得到解决的。过去还有许多人是先经过自学的 过程,基本上掌握了中医理论后,再去投师学习临床经验的。这种方法现在似乎还值得推广。
如果找的老师文化水平低,或是有经验而讲不出道理来,或是老师讲的和书本上讲的、别人讲的有很大出入,这怎么办呢?究竟听谁的话呢?我以为学习中医,主要 是学习老师的经验,不应该从老师的文化水平来衡量。如果老师讲不出道理来那也不要紧,可以慢慢来体会、提高,古话说”青出于蓝”,那就是说,学生从老师这 里学到一部分知识,再经过自己的钻研,是很可能比老师高明一些的。这也完全符合人类知识累积的客观规律。如果”一蟹不如一蟹”,那还谈什么发扬光大呢?至 于老师讲的和书本上讲的有出入,这倒不是奇怪的事,中国历史那么长,中医学家那么多,中医执业地区那么辽阔,这就必然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学术见解,对这些 不同见解,开头要鉴别谁是谁非是有困难的。我以为在没有具备鉴别、批判能力前,主要是听老师的话。而随着知识的累积提高,有了分析批判能力时,发现老师的 话确有错误,再来虚心地向老师提出来,这样比较恰当些。
中医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专门语言,这些理论和语言和我们现代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因而显得陌生一些,这并不是什么奇 怪的事,只要我们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先掌握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医学术的基本纲领(包括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等),然后根据自 己的文化水平,选读一些适合的书,逐渐提高,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朋友的磋商,就会渐入佳境。
总之,现在学习中医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优越得多。一方面是党的关怀重视和积极领导;一方面是老师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了,不会再有”传子不传女”” 十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等等保守思想了。这就为我们学习好中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再加上中医医疗、教学、研究的机构分布全国,可以随时通讯请 教,许多用现代语言写的中医著作,可供初学参考,减少文语字言的障碍。这样只要有决心信心,积极努力,虚心而诚恳向中医老师请教,是一定可以学好中医的。
最后,预祝你们学习成功。
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
朋友们:
我们在第-次通信中,曾简单地提了一下学习中医学术发展历史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氏写的一本通俗中医书”医学三字经”,开头也是讲历史的。医史 不但说明了医学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通过它去进一步了解学术本身,而且历史还带有一点故事性,对于初学的人容易接受。所以在学习中医的开始,先学习一下 中医学术发展史是有好处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想把中医学术发展史,粗糙地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包括神农时代以至商殷。?成熟阶段。包括周、春秋战国及秦代。?壮大 阶段。包括汉、晋、隋、唐。?新学勃兴阶段。包括宋、元、明、清。现在把四个阶段重点说明如下:
(1)早期阶段:
相 传我国医药起源于伏羲、神农时代。这个时代离开现在大约有五千年左右,传说那时神农氏尝百草,一日曾遇七十毒。由于尝遍百草,逐渐累积了很多关于食用植物 和药用植物的知识,成为以后药物学发展的先驱。当然,神农氏并不-定实有其人,也不可能在-天遇上那么多毒药,但却形象而具体地反映了那一整个时代医学知 识的累积过程,和那一整代医学知识的中心内容。同样,所谓”伏羲氏制九针,除民夭枉”,那只是石器时代一些用以作为切割手术使用的石针、竹针,逐渐发展为 用野兽坚硬骨头所制成的骨针等,它不可能是一种像现代所使用的金属制的金针一样,这是可以断言的。
虽然伏羲、神农,只是一个时代医学内容的反映,并非实有其人,但伏羲、神农都在人民心目中成了不可动摇地医学鼻祖的形象,以后许多关于药物方面的文献都托名神农氏的发明或著作.就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黄帝及商代,我国医学已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汉代许多医学著作,都冠以黄帝名称,如”内经”称为”黄帝内经”,还假设黄帝君臣问答,说明黄帝对于医学的 关心和贡献。现在出土的商殷甲骨文,则使我们看到当时对于疾病已能按身体部位分类;”尚书”记载殷代君臣对话中,有一句”若药不暝眩(中毒状态的头昏眼 花),其疾弗瘳”。使我们体会到当时对于药物的性能及有效剂量,已有相当认识,甚至还传说商汤的厨师伊尹,发明煎药的方法,而被称为”汤液”的创始者。
(2)成熟阶段:
周代、春秋、战国及秦代,我国经济文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医学方面不仅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巳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
在当时”天人合一”、”人身一小天地”的思想指导下,医学在各方面都贯彻了整体观点。如在解剖生理学方面,强调脏腑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发病论上,指出气候、体质、情绪是疾病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内外环境协调的重要性。
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成就是重大的。当时已能善于从病人的各种表现(五色、五声、九窍、九脏之动等)以”探百病,决死生”。战国时代的著名医学家扁鹊,还发明脉诊技术,及运用针灸、按摩,药物等各种治疗方法而名闻天下。
由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高度发展,使我国古代医学家有可能对古代医学经验加以系统的总结,并运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的纲领。公元前 一世纪李柱国,校订当时流行的医学著作,得”医经”(讲医学理论方面的着作)七家、”医方”(讲治疗为主的书)十一家,其中包括”黄帝内经”、”扁鹊内 经”、”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等共四百多卷,可见当时临床医学或医学理论的成熟程度了。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都已经失传,只有”黄帝内经”等少数几 种,才被不断充实修正而保存了下来。
“黄帝内经”广泛讨论了解剖、生理、病理、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是祖国第-部医书。明代医学家李念莪氏,把它提纲挈领,归纳为”内经知要”一书,可供初步了解”黄帝内经”内容的参考。
在这个阶没,医学发展的程度,还在当时的行政措施上得到了反映,如”周礼”中记载了各种专职医生等,这些都说明了从周代以至秦代,祖国医学确已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3)壮大阶段:
从二千年前的汉代起至唐代止,这十个世耙中,我国医学空前肚大,并巳成为当时世界医学的中心,促进了世界医学的重大发展。到现在日本等地,还称中医为”汉医”,就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遗留痕迹。
这里举几个实际事例:
(1)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经过仔细的观察,明确指出了沙虱是傅染沙虱热的病源;对马鼻疽病,明确指出”先有疮后乘马”是-条重要的感染途径。并概括地指出”温疫”能”转相染着”,甚至”灭门、延及外人”(详葛氏”肘后备急方”)。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等集体编着的”诸病源候论”,分为六十七门,载症-千七百二十候,详实讨论了各种疾病的原因及具体症状,其中天花与麻疹的鏖别诊断, 是世界最早的文献;它写的”蛊毒”候,包括”乍冷乍热”、”手足烦疼”、”胸疼”、”咳唾脓血”、”乱下脓血”、”腹内胀满”、状如虾螟”等等症状,可能 即是血吸虫玻当时已知道它的病原是一种毒虫,会传播流行,并有-定流行地区。
唐代着名医药学家陈藏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动物试验,发现了”久食白米,可患软脚病”,虽猫、犬、马等也不能例外。这是世界有关维生素缺乏症的最早文献。
这几件事,反映了当时对于病原学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古代脉学的知识和自己亲身的体验,把脉形归纳为二十四种,详细讨论了切脉对于诊断的作用。他的著作”脉经”,不久即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地,推动了世界医学家对于心脏血管的研究。
(2)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氏所著”伤寒论”,对于许多急性发热病的发展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并能掌握这种规律,作为临床处理的指标。
张仲景因宗族死亡相继,发生死亡原因,多属”伤寒”(急性发热病的总称),因此对伤寒作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努力。根据他的研究,伤寒的发展规律, 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或类型-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个阶段有它的典型症状和治疗原则,奠定了后世”辨证论 治”的重要基矗
一千多年来,单就研究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的著作。就不止四五百家,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了整个中医学术的指导思想,有人称他为”医中之圣”,也有人 称他的著作为”众方之祖,方法之宗”,可见他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深刻影响。其他如唐代孙思邈(着”千金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着”外台秘要”), 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流行的医学理论和方药。其中如对于糖尿病人的小便,知道”其味至甜”;对于黄疸病人能利用白布浸染小便,看颜色深浅以观察病情进退;对 血吸虫病分布,知道”东有句章、章安(浙江地名)、南有豫章(南昌附近),无村不有,无县不有”。基本上符合现有的流行病学知识。也说明了当时内科方面的 成就。
(4)新汉王莽,曾命太医尚方解剖过-些人体,”以竹筵导其管,知所终始”;汉代的外科鼻祖华陀,则作过多例腹部手术,甚至传说华陀要为曹操作脑科手术.可是当时对于外科手术也有了重大成就。
(5)药物学方面,汉初即出现了”神农本草经”,收藏常用药品三百六十五种,根据养生治病的不同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至梁陶弘景时,用药范围增加了 一倍;北齐徐三才依照药物性能,将中药分为”宣、通、补、泻、滑、涩、燥、湿、轻、重”十类,是世界药理学方面最早的分类法;唐代由政府主持修撰”新修本 草”,收载药品八百四十四种,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药典规模的书。
(4)新学勃兴阶段:
汉代医学的壮大,使医学领域内各种学说打下了巩固的基矗但同时由于交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民族体质的变化等,使各种学说又发生了新的分化。这些新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在”金元四大家”及伤寒、温病学派方面。
所谓金元四大家,系指金元时代刘完素(又名河间)、张从正(又名子和)、李杲(又名东垣)、朱彦修(又名丹溪)四人及其学派而言。他们在医学上各有不同的 主张,并不限于崇信古典医学。刘氏认为疾病多属熟证,善于应用寒凉药,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张氏强调汗、吐、下各种方法的作用,而被称为”攻下派”;李 氏认为‘肠胃道很重要,处处照顾脾胃,而被称为”补土派”;朱氏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处以滋阴为主,而被称为”滋阴派”。这几家学说都有很多 继承者,相互间争论很剧烈,对于中医学术的提高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家学说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李东垣氏生活在-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由于战乱带来的恐怖、紧张、饥胞失调,使肠胃道疾患病发数大大提高,李氏根据这一特点,强调”补脾益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伤寒和温病学派,也是金元以后中医学术界中巨大特点之一。金元时代若干学者对于盲目搬用”伤寒论”方法治疗许多急性发热病,曾提出尖锐的批评,明清两代学者在这一基础上继续钻研,把温病学说提高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地。
温病学派认为急性发热病属于”温病”范 围者最多,属于伤寒范围者绝少。指出:温病的病原由口鼻而入,伤塞的病原由皮毛而入;温病的发展是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伤寒的发展是由三阳而三阴;温病的 病理是善伤阴,伤寒是善伤阳;温病的治疗应从存津液着眼,伤寒应从救阳气着眼。这种学说大大地丰富了急性发热病的已有经验。
著名的温病学家有吴有性(即吴又可)、叶桂(即叶天士)、薛雪(即薛生白)、吴瑭(即吴鞠通)、王士雄(即王孟英)。重要著作有”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闻名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费时卅多年编着的,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纠正了一部分传统的错误。
此外,大规模地整理文献工作,在这-阶段也有很大发展。其中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都是好几百卷的医着。
以上简单材料,只给中医学术的发展历史,描写了一个极为粗糙的轮廓。
类别:普及中医中药,反对废除中医| 添加到搜藏| 浏览(5)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容:
验证码: 请输入下图中的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
©200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