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练气功?

如何修练气功?

气功,古称“吐纳”、“炼气”、“服气”等,至晋朝题名为孙逊所著的《灵剑子》中始有“气功”之称。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气功无非是一种通过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的保健运动。
 
气功的作用和功理
 
气功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它视为保健延年的基本手段。葛洪《抱朴子·杂应篇》就认为那些透彻了解养生之道的人,往往练气功从不间断,早晚坚持不轰辍,从而宣散气血,运动营卫,获得健康长寿。
 
古代养生家多半认为气功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宣通经脉,活动关节,运动内脏,保养精神,使真气机能运行通畅,生命力得以旺盛,从而发挥养生延年的神奇作用。
 
气功修炼的要素
 
调身、调息、调心被视为气功修炼的三大要素。
 
气功的调身是指练功时要按照练功方法的要求和个人的具体情况,相应地调整身体姿势,以适应气血和经络系统的形态变化。无论是会式、站式、或是卧式,练功者的体态姿势,都要求全身放松。
 
气功的调息是指练功时要按照各种练功方法的要求,来调整呼吸的频率、强度、间竭时间等,以影响人体内气的交换和运行。调息的方法主要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停顿呼吸法这三种。
 
气功的调心是指通过运用意识去掌握和控制自己身体和心理状态,这是气功锻炼中的主导部分。调心的基本方法是以一念镇万念,使意识售中,守于一处;或外视景物,或内守身体的某一部位,从而达到入静状态。
 
应该指出的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者是气功锻炼的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练功时不可截然分开,特别是调心与调息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养生效果。
 
气功的流派和功法
 
中华气功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和功法。以流派而言,既可从学术渊源上划分为儒、道、释、医四家,也可从功理上划分为吐纳派、禅定派和导引派三家。现按《实用中国养生全书》的划分方法,对中国气功流派作一简单介绍。
 
吐纳派。这是一种以调节呼吸为主的气功流派,古称:“吐纳”、“练气”、“服气”、“调息”,与道教气功关系较为密切。根据调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纳气法、吐气法、胎息法三大支派。
 
禅定派。这是一种以意念存想为主的气功流派,与佛教气功关系较为密切,又称静坐或坐禅,要求思想的敛,凝心意守。为了达到入静目的,古代气功家又创立了各种各样的诱静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包括观息法,存想法和壁观法三种类型。
 
导引派。这是一种强调以动功为主的功法,又称行功,特点是以意气结合、身心合一的操练方式进行练功行气。该派功法又可分为套路式、分行式两种类型。
 
除了流派繁杂之外,中华气功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还形成了难以胜数的养生保健功法。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概况,现选择几种影响较大的名家功法介绍如下。
 
静功。这是一种在保持一定练功姿势之后,以调心为主,调息为辅,或不作调息,只要求排除杂念以进入入静状态的气功锻炼方法。
 
内养功。这是唐山气功疗养院的普及功种。本功主要调整肺、脾两脏功能,对练功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养生作用。
 
站桩功。站桩姿势可根据体质强弱采取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种不同功架。
 
空劲功。本功法基于少林寺达磨的“摩掌疗法”,属动静结合的近代流行功法,分初、中、高三个阶段。
 
保健功。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气功基本功法,它既不同于静功,也不同于动功,而是以自我按摩为主,结合局部动作为特点的功法。
 
四春功。全套功法包括站、坐、卧、跪、滚、爬、蹲等七大类功法,内涵导引、胎息、按矫、房中、元和等成分;就其作用看,可以祛病强身、补肾造精、还精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