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流透视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方法步骤
如何从现金流透视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近几年来,审计结果表明,被检查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上市公司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人为操纵利润、长期投资管理混乱以及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等。作者试图从现金流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及利润质量做一些探讨。便于综合研究和判别上市公司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以达到识别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伪的目的。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的具体表现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表现为公司的财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其具体表现为: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所不允许的违法行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资产置换等操纵利润;关联交易的非货币性交易的货币化操纵利润;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利用费用的摊销或混淆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降低本期费用;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减少费用的提取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粉饰业绩等等。
无论上市公司会计人员造假手段多高明、多高超、多隐蔽,都会露出蛛丝马迹,必有破绽可寻。笔者认为从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高低等,来综合研究和判别公司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便于初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有作假账的可能性。
从现金流看上市公司利润质量
从现金流看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利润的构成、利润的真实性、利润的稳定性以及利润的变现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剖析。
利润的构成:利润的来源可以分为经营性利润和非经营性利润,经营性利润源源不断的流入,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持续性利润;非经营性利润的来源是暂时性的或者是偶然性的,是非持续性利润。利润的持续性越强,利润质量就越高,反之,利润质量就越低。其评价指标为: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净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营业利润是持续性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是非持续性利润,而投资净利润既可能是持续性利润、又可能是非持续性利润。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高,公司利润的持续性可能就越强,利润质量就越高。反之,利润质量就越低。
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是公司主营业务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是企业净利润的主要源泉,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充分体现,因此该指标是衡量利润质量的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把握公司利润质量,连续的考察可以判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利润的真实性:利润的真实性必须以客观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在核算中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是利润质量的基矗其评价指标为:
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下核算的经营成果,当期实现利润中,由于公司的销售方式、信用政策的改变、会计政策的调整、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利用“资产置换”等产生一部分利润,可能有相当部分未收回现金;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在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成果,真实地反映现金净流量。该指标可大体上反映会计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该比值越高利润质量越好。若该指标比值太小,则应关注公司利润的真实性,是否有人为的操纵利润之嫌。例如:ST银广夏2000年年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24亿元,净利润4.17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仅为0.29,说明该公司净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较差,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利润质量也较差;ST红光利用会计政策的调整、会计估计的变更,虚构产品销售收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虚增产品库存等手法将1996年年度的实际亏损1.3亿元虚报为盈利0.5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并未增加,只是虚增利润而已,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利润质量同样较差,而且是严重造假的违法行为。
净利润营运指数=经营净利润÷净利润=(净利润-非经营利润)÷净利润。净利润包括经营净利润和非经营净利润。经营性净利润是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是持续性利润;非经营净利润表现为证券交易,资产的处置取得的,属于非持续性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净利润质量越高;反之,表明公司利润对非经营利润依赖程度较高,净利润的稳定性和质量较差。通过净利润营运指数的历史比较,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利润质量。例如,2001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从1997年开始净利润逐年大幅上升,而经营利润1996年营业利润率为21.15%,到2000年已跌至6.22%,2001年第一季度只有1.59%,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该公司的利润越来越依靠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
利润的稳定性:利润的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动的波幅及趋势,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商品结构等稳定性。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操纵一时利润的目的,但却很难在几个会计年度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入量。其评价指标为:
利润期限比率=本年度利润额÷相关分析期年度平均利润额。该指标可以揭示本年度利润水平波动幅度,若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利润稳定性较差,利润质量可能较低,应引起关注。例如:根据ST银广夏1999年年报,当年前所未有的实现每股盈利0.51元,而2000年年报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的基础上,每股盈利0.827元,利润波幅异常。现已查实ST银广夏1998、1999、2000年分别虚增利润1776万元、17782万元、56704万元。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净流量却很低。
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量。现金流入总量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该指标比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现金能力越强,利润的稳定性较强、利润质量较好;该指标比率越低,说明公司通过经营活动实现现金能力较差,过分依赖投资和筹资活动来获得现金,说明公司财务基础和获利能力持续性较弱,利润的质量较差。例如:韶钢松山2004年年报应收账款为11.86万元,货款回收率100%以上,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量占公司现金流入总量的81%,说明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现金能力越强,利润的稳定性较强、利润质量较好。
利润的变现性:利润的确认是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的基础上,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核算得出的公司经营成果。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差异,利润的多少并不一定等同于现金净流入的多少,只有当应计的现金净流入成为实际的现金净流入时,才能表明利润的真正实现。利润的现金保障性,是判断公司实现利润质量高低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其主要指标为: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该指标反映公司销售的收现水平,该比率大于1,说明应计现金流入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收入质量越好;反之,该比率小于1,说明应收款项增多,变现收入低,可能有虚增收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例如:ST银广夏2000年年报显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近5.78亿元,销售商品总额9.09亿元,销售收现比率为0.64。现已查明ST银广夏通过伪造与德国诚信公司贸易萃取产品订货协议及出口报关单,虚挂应收账款,虚增收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根本谈不上什么现金的保障性。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利润+非付现费用)若该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利润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形态,而实物和债权风险大于现金,因此未收现的利润质量低于已收现的利润;也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公司为取得同样的利润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利润代价增加了,同样的利润代表着较差的业绩。例如:深中集2004年报虽然每股收益2.37元,但是公司的每股应收账款高达4.85元,现金营运指数却为0.4左右。说明该公司一部分利润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形态,而实物和债权风险大于现金,因此未收现的利润质量低于已收现的利润,同样的利润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高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判别。从现金流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及利润质量做出比较和分析,可以很好地评价上市公司生存发展、财务状况以及理财能力。通过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信息,来比较和分析公司利润的构成、利润的真实性、可变性以及变现性,更能综合研究判别上市公司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达到识别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