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最好地养胃?
众所周知,在现已被公认的养生法中,除了精神养生外,要算饮食养生最为重要,而饮食养生与补益养生,又是算“养胃”为重要。为什么养生法中最重视养胃呢?那是由于“胃乃后天之本”,是一个人赖以维持生命,提供人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防衰老的营养物质。“养生先养胃”之说不仅为古代中医学家李东恒在《脾胃论》所论证,而且也为潮州人的饮食文化所重视。故有“民以食为天”之俗语,
住在市区西新路男少年李伟龙是位小学三年级学生,早产儿,体弱多病,因而弱不禁风,容易感冒,眼眶发黑,眼中乏神,上课精神不集中,夜尿多。给他看病的医生都说他脾胃肝肾都虚,体质弱,免疫功能差。但他“虚不受补”,父母给他炖洋参、红参服后反“浮火”。后来,笔者诊后告诉他父母,这位“奴仔”身体虚,必须重视养生,但应该重在养胃。为什么要重在养胃?因为肾虚乃先天所致,而由于小伟龙的病已累及脾肾肝三脏,而补益肝肾之药因脾胃功能弱而致补药难于吸收,只有通过养胃益脾,做到“先天不足后天补”,等到脾胃功能恢复,消化能力好了,再来补肝益肾,自然就会吸收。于是,笔者给他开了一首异功散(即用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加减,调理1个多月后,小伟龙胃肠功能好了许多,再给党参、枸杞、黄精、熟地之类补益肝肾之药给他服,2个月后,小伟龙面色红润,不再容易感冒,上课也集中精神。他母亲深有体会地说:“真是养生重养胃”啊!
住在市区城新路的饶女士,是位独身老处女,身体赢瘦,百病丛生,到了更年期,更是体弱多玻她经常找笔者看病,一会儿说心脏悸动,心血不足;一会儿说多梦失眠,头目昏眩;一会儿说肝痛易怒,口苦咽干;一会儿说腰痛“败身”(即白带),月经不调;一会儿说胃部胀痛、无有胃口。弄得医生难下药石,后来笔者经过对她一次“试药”后,发觉她的病症如此复杂,用药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抓住了“病久必虚”,而诸虚必需重视脾胃之虚。以“养生重养胃”的思路,给饶小姐以自创“胃炎灵”和“健脾丸”内服,果然出现了较好疗效。那饶女士服了一个疗程之后,果然在改善胃肠消化的前提下,其它症状也随之缓解。胃肠一好,眩晕与腰痛也轻得多,后再加补肾养肝之药,以及药膳调治,果然改善了许多。这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其它矛盾迎刃而解”的哲学原理。
笔者在市老干部大学担任中医老年保健课教学。一次课堂,有位老学员说,为什么你在老年疾病的诊治中,少不了要问饮食?我告诉那位老学员,问饮食是中医问诊中的重要内容,因为饮食代表一个人的胃肠消化功能,胃肠功能好了,疾病比较容易治愈。而胃肠功能不好者,容易诱发许多疾病,同时也直接影响其它病的发生。笔者举例,班里的一位老员,平时食量少,又患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一旦咳嗽就服抗生素和止嗽药,虽然症状得到控制,但容易复发。后来,我告诉他,他的病必定是脾胃不好,使肺气也虚,必须用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即是要治肺与气管疾病,先补脾胃。于是,笔者先给他以参苓白术散(党参、茯令、白术、扁豆、陈皮、莲只、砂仁、苡仁)补补脾胃,再用补脾养肺益肾之人参蛤蚧散(洋参、蛤蚧、桑白皮、浙贝母、知母、杏仁、茯苓、甘草)制成丸给他服,果然起着“养肺重养胃”的效果。
老弱体弱者,都会有一病兼百病的情况。在治疗上一定要重视“先养胃”,胃肠功能一旦恢复,其它脏腑器官就会随之恢复;对于老年人养生,不必动辄就用参茸峻补之品,还是先养胃气,用一些食疗或药膳进行调补。
笔者在《潮州药膳大全》就介绍了养胃药膳方:
1、石斛玉竹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60克。先将石斛、玉竹煎水取汁,入大枣与100克梗米同煮成粥。以上药粥能养胃阴,用于口易渴、胃虚火,或用于一些中老年肺肾阴虚者。是一条养胃阴之好药膳。
2、内金砂仁粥:鸡内金6个,砂仁3克,陈皮3克,粳米50克,前三味研末;粳米加水煮成粥;粥成后再将以上药末投入,加白糖适量调服。以上药可对胃肠消化较弱者作“健胃养胃”之用。
在《潮州食疗宝典》一书中,笔者介绍了养胃食疗法:
1、红枣糯米粥:以红枣12枚,糯米100克加水煮成粥,加适量白糖。用于温养脾胃,提升“中气”。这是潮州人常用的“甜糯米粥”,对于因胃肠虚寒者,是很好的养胃食疗方。
2、猪肚粥:将未熟透的猪肚切片100克,放入煮好的白粥中,再煮至猪肚熟烂,加油与调味。用于调理气滞厌食者。可达到养胃健体的目的。
选自:陈锦荣医学园地 copy Bookmark http://ngotcm.com/bbs/?8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