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散杂文16篇集锦

古代经典散杂文16篇集锦

广南子 整理
 
读经典古文好处多多,能培养一个人思考和做事的章法.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散杂文16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结晶啊!
 
唐前--古训《增广贤文》,愚公移山,三字经
 
唐朝--师说,滕王阁序,小石潭记
 
宋朝--岳阳楼记,爱莲说,赤壁赋,醉翁亭记
 
魏晋南北朝--出师表,诫子篇,桃花源记,归去来辞
 
明朝--养兰说
 
清朝--厚黑学
 
古训《增广贤文》
 
作者: 佚名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祝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
 
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豹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风凰池。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希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腾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玻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树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条,民有和约。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
 
只此程式,万无一失。
 
愚公移山
 
作者: 佚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字经
 
作者: 佚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
 
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
 
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师说
 
作者: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滕王阁序
 
作者: 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石潭记
 
作者: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
 
作者: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於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爱莲说
 
作者: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赤壁赋
 
作者: 苏轼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醉翁亭记
 
作者: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出师表
 
作者: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诫子篇
 
作者: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桃花源记
 
作者: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归去来辞
 
作者: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养兰说
 
作者: 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
 
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
 
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厚黑学
 
作者: 李宗吾
 
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得,求之诸子百家,与夫廿四史,仍无所得,以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秘,不过吾人生性愚鲁,寻他不出罢了。穷索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有了这样本事,当然称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刘备,他的特长,全在于脸皮厚:他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为耻,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维妙维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功,所以俗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称双绝;当著他们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一个心子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一堂晤对,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环顾袁本初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此外还有一个孙权,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他们三个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开来,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时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为三。
 
后来曹操、刘备、孙权,相继死了,司马氏父子乘时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刘诸人的薰陶,集厚黑学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妇孤儿,心之黑与曹操一样;能够受巾帼之辱,脸皮之厚,还更甚于刘备;我读史见司马懿受辱巾帼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归司马氏矣1所以得到了这个时候,天下就不得不统一,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马懿还是没有办法,他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终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呕血而死,可见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敌手。
 
我把他几个人物的事,反复研究,就把这千古不传的秘诀,发现出来。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贯之:“厚黑而己。”兹再举汉的事来证明一下。
 
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咽鸣叱吒,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笑!他失败的原因,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庄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又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念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真是大错特错!他一则曰:“无面见人”;再则曰:“有愧于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长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我们又拿刘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记载:项羽问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请问笑谢二字从何生出?刘邦见郦生时,使两女子洗脚,郦生责他倨见长者,他立刻辍为之谢。还有自己的父亲,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亲生儿女,孝惠鲁元,楚兵追至,他能够推他下车;后来又杀韩信,杀彭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请问刘邦的心子,是何状态,岂是那“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项羽,所能梦见?太史公著本纪,只说刘邦隆准龙颜,项羽是重瞳子,独于二人的面皮厚薄,心之黑白,没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
 
刘邦的面,刘邦的心,比较别人特别不同,可称天纵之圣。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于厚字方面,还加了点学历,他的业师,就是三杰中的张良,张良的业师,是圮上老人,他们的衣钵真传,是彰彰可考的。圮上受书一事,老人种种作用,无非教张良脸皮厚罢了。这个道理,苏东坡的留候论,说得很明白。张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经指点,言下顿悟,故老人以王者师期之。这种无上妙法,断非钝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记上说:“良为他人言,皆不省,独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见这种学问,全是关乎资质,明师固然难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寻找。韩信求封齐王的时候,刘邦几乎误会,全靠他的业师在旁指点,仿佛现在学校中,教师改正学生习题一般。以刘邦的天资,有时还有错误,这种学问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见了。
 
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礼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几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灭,汉家的系统,于是乎才断绝了。
 
楚汉的时候,有一个人,脸皮最厚,心不黑,终归失败,此人为谁?就是人人知道的韩信。胯下之辱,他能够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刘邦之下。无奈对于黑字,欠了研究;他为齐王时,果能听蒯通的话当然贵不可言,他偏偏系念著刘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说:“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后来长乐钟室,身首异处,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讥诮项羽是妇人之仁,可见心子不黑,作事还要失败的,这个大原则,他本来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这里失败,这也怪韩信不得。
 
同时又有一个人,心最黑,脸皮不厚,也归失败,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增。刘邦破咸阳,系子婴,还军坝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计,总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刘邦仿佛;无奈脸皮不厚,受不得气,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归来至彭城,疽后背死,大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动辄生气的道理?“增不去,项羽不亡”,他若能隐忍一下,刘邦的破绽很多。随便都可以攻进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项羽的江山,一齐送掉,因小不忍,坏了大事,苏东坡还称他为人杰,未免过誉?
 
据上面的研究,厚黑学这种学问,法子很简单,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刘邦司马懿把它学完了,就统一天下;曹操刘备各得一偏,也能称孤道寡,割据争雄;韩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时,偏偏与厚黑兼全的刘邦,并世而生,以致同归失败。但是他们在生的时候,凭其一得之长,博取王候将相,炫赫一时,身死之后,史传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后人谈到他们的事迹,大家都津津乐道,可见厚黑学终不负人。
 
上天生人,给我们一张脸,而厚即在其中,给我们一颗心,而黑即在其中。从表面上看去,广不数寸,大不盈掬,好象了无奇异,但,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无限的,它的黑是无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贵、宫室妻妾、衣服车马,无一不从这区区之地出来,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议。钝根众生,身有至宝,弃而不用,可谓天下之大愚。
 
厚黑学共分三步功夫:
 
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起初的脸皮,好象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最初心的颜色,作乳白状,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蓝色,再进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都不愿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刘备就是这类人,连曹操都拿他没办法。深于黑学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曹操就是这类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倾心归服,真可谓“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还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求。有人问:“这种学问,哪有这样精深?”我说:“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人,要讲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总之,由三代以至于今,王候将相,豪杰圣贤,不可胜数,苟其事之有成,无一不出于此;书册俱在,事实难诬,读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径,自去搜寻,自然左右逢源,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