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你的学术浮躁证,让埋在地里的种子发芽
(2006-05-17 10:29:11)
刘根生 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术浮躁症比起学术道德失范更令人担忧。因为害此病者人数更多,浪费之大更难以估量。把科研当竞技,就是学术浮躁症一种突出表现。就如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所言:现在很多科研项目,还没有上马就等着拿奖,墨迹没干就送去评奖,把获奖作为终极目标,把科研当成竞技来处理。
有个道理很简单:一颗种子埋在土里,不能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发芽了没有;苗冒出土后,也不能拔苗助长。一个科研项目也是这样。但如今在科技界,恰恰是“一颗种子埋下后,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各种评价及考核太频繁,一味要求“一年有眉目,两年出成果,三年如何如何”,逼得很多科研人员不得不“低层次重复,干小儿科”。为什么许多人总感叹难出大成果?就因为刚有点小成果,就赶紧写论文发表了,或拿去评奖了。
把科研当竞技,一个直接后果便是“职称型科研”泛滥成灾。《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河南省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九成竟然是“零专利”。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优良科研条件和大批科技人才,但科技创新产出之低,实在令人惊讶。其中一个致命原因就在于,为了评职称,为了获个奖,有点小成果就赶紧写论文发表了。
把科研当竞技,也使得“垃圾专利”大行其道。所谓“垃圾专利”,说白了就是没什么应用价值的专利。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每10件申报发明专利中,只有不到2件能被授权。其他都不能被授权,自然更无法应用于生产中。如果我们有几千项专利,前后就得花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大量专利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浪费了国家大量钱财。
提倡自主创新,无疑须先治学术浮躁症。“欲速则不达”是个规律,急功近利,只能制造大量泡沫。为避免科研领域“种子埋进土里,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最需要用足够时间来检测成果价值。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至少是10年甚至是20年、30年前的公开成果。这些成果可谓久经考验,经得起时间评价。但我们在科技评价中,往往总是片面强调所谓“最近最新”,这岂不是在鼓励人急功近利?实际上,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两个突出成果就不错了。如果科技评价不再苛求“最近最新”,而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标准,以经得起相应时间检验为标准,我相信,必会有更多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努力追求“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原载周末报】
(编辑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