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终身教育使孩子拥有世界顶尖的素质

芬兰的终身教育使孩子拥有世界顶尖的素质

谈到国外教育,我最喜欢也最讨厌提及芬兰及爱尔兰。喜欢是因為他们没什麼自然资源,也没有辉煌的歷史,但都靠投资教育而成功。更难得的是,主政者在国家贫穷时就知道要投资教育;讨厌的原因是不免感慨── 我们不是穷国,但為何孩子享受不到类似的教育?
 
芬兰的教育成功,可由二○○三年OECD 针对四十一国的十五岁学生所做的PI SA 测验成绩中看得出来。芬兰学生「阅读能力」及「科学」排名第一,「数学」及「解决问题」第二。由於教育成功,其他方面表现也很优异,例如两次的环境永续指标评比均是世界第一、水质第一、世界竞争力第一,连政治透明度也是世界第一。
 
芬兰一年上课一百九十天,国小低年级生每天最多上课五小时,中、高年级最多七小时,时数比国内学生少很多。据一份瑞士的调查,我们是工时第一的国家,国内学生的正式上课时间已明显多於芬兰,若加上辅导课、课后补习等,恐怕台湾小孩的「学时」也是世界第一。让资优生花较多时间演练解题,可能提高数理成绩,但很难提昇阅读写作及创意思考能力,甚至可能抑制学生发展。
 
芬兰把教育视為人民的基本权利,不因经济或其他因素影响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教育使学生素质整齐,例如OECD 测验中,虽然「数学」低於香港六分,「解决问题」输给南韩两分,但南韩及香港学校间的差异明显,变异数高达四十七及四十二,而芬兰学生程度整齐,变异数只有五。
 
芬兰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午餐、医疗等也免费。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的孩子都完成义务教育,可能是中輟生最少的国家。九成四升学至高中职,午餐及学费仍全免,但得负担材料费。大学也免学费,但须付费加入学生会,以获得优惠膳食、医疗等福利。
 
发展较慢的孩子本应得到较多照顾,但东方国家走精英教育,资质较好的学生学习资源较多,不平等教育无法全面提昇国民素质。芬兰正好相反,在 OECD 测验中表现较差的学校,反而得到较多资源,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优质教育。芬兰约有两成六的学生因身心障碍、成长迟缓等原因,接受免费的特别教育。
 
国内曾提出「建构式数学」,平心而论,这套教法能提昇学生思考。但导致失败的错误关键,是强迫每名教师使用同一套教法,更糟的是多数教师不会教。
 
芬兰的做法是先确保教师品质,除幼教教师外,都至少有硕士学位,然后订定评估学生的国家标準。国家只管学生品质,不管教师如何教;為了让学生各方面都能成长,教师的教法自然趋向多元化并以学生為主。教育部管得少,但教学品质反而高。
 
芬兰的教育指导制度更值得一提。他们鼓励孩子自我成长,与自己比,成功率高,学习是快乐的。国内则强迫孩子与精英比,压力当然大,学习兴趣低。例如从二十分进步到四十分,可说是成功的教育,学生的未来也可能无可限量,应该给与鼓励,但国内却往往忽视这种情况。
 
我常想,「要犯」陈进兴及张锡铭都不笨,但因家庭弱势,教育制度及社会又放弃了他们的成长;蒋勋教授也曾问过,為何让陈进兴在那种环境成长? 若能享受类似芬兰的平等教育,我相信他们不会走上不归路。
 
在台湾,技职教育已愈来愈看不到未来,但芬兰的高职与高中生人数约六比四,技职生较多。技术大学是一九九二年才设立,但每年入学人数已超越一般大学。
 
芬兰不但希望达到「一个都不能少」的平等教育,更希望让每个人一生都不断成长,很多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成人的基本技职教育是免费的,高中职及较专门技职教育则会收费,但工作满十年以上即可得到政府补助。
 
教育应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在校时间不短,但不在校的时间更长,每个人一生都应该有权利享受学习的乐趣。周联华牧师七十岁才开始学电脑,或许我们四十岁想学室内设计、五十岁想学写新诗、六十岁想学画漫画..如果抽出时间学会某样东西,十年下来一定可以享受到成长的乐趣、贡献所学。(资料来源:欧洲教育资讯网路及芬兰教育部网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