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经济学》第八章的知识介绍
有一首歌唱道:“生活像一条路,也有那不平坑坑洼洼,生活像一杯酒,包含了人生酸甜苦辣。”经济学拨开了生活的迷雾,帮我们点亮了人生前行的精神灯塔。
第八章 生活的经济学
我每天都在掐着指头算,看什么时候出生最好。春天阳光明媚可是风沙太大,夏天万物昌盛可是太阳毒辣,秋天有收获的喜悦,可是万物凋零又让人感到悲凉,冬天冰清玉洁却寒风刺骨。即便每个季节的缺憾我都能忍受,可我总得选择一个吉日吉时出生吧?结果有吉日没有吉时,有吉时又没有吉日……于是我就一直呆到现在了。
娘肚里不肯出生的孩子
在QQ上网友给我发来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18岁时便怀上了孩子,但是到她80岁死的时候,孩子还是不肯出生。到了阴间,母子俩又见面了。母亲埋怨孩子:“你为什么到死了还不肯从娘的肚子里出来?”孩子却很委屈地说:“不是我不出来呀。我每天都在掐着指头算,看什么时候出生最好。春天阳光明媚可是风沙太大,夏天万物昌盛可是太阳毒辣,秋天有收获的喜悦,可是万物凋零又让人感到悲凉,冬天冰清玉洁却寒讽刺骨。即便每个季节的缺憾我都能忍受,可我总得选择一个吉日吉时出生吧?结果有吉日没有吉时,有吉时又没有吉日……于是我就一直呆到现在了。”
当然这是一个笑话,可是笑过之后却让人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总会陷入到娘肚里孩子的那种艰难的选择困境中去。比如美丽的女人难出嫁,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一种现象。在爱情面前,一个是大款却文化程度不高,一个满腹经纶却很穷酸,所以美女亦像娘肚里的孩子一样,犹豫不决。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才华横益又腰缠万贯者,该满意了吧,谁知她又担心这样优秀的男人在外边被别的女人宠,自己要吃亏。就这样比较来比较去,直至无情的岁月催得她人老珠黄,美丽不再,只好随便找一个匆匆嫁掉。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第一个公司符合自己的专业,但却是民营企业,没有保障,第二个是合资企业,但是竞争激烈,怕自己受不了,第三个是国营企业,专业对口,工作轻松,又有三金,但是薪水太低……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一同毕业的同学大多都升迁了,他还在还在到处找工作。我们常常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到底该往那里走……
经济学上把人假设为理性人,即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人在对每一项事情进行决策时,都在把实现收入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或者其他利益的最大化做为追求的目标。人们在进行选择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人们按照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思路进行决策,总希望把自己能够与各样风光都占尽的资源进行配置,所以娘肚里的孩子选择自己的出生季节,无疑是想占尽四季的美妙,美女找丈夫也是要找个既有才又有财同时对自己非常忠诚的男子,当然个头高、长得帅、会体贴人、无婚恋史亦是一项也不能少。但是世界上各样风光都占尽的资源是不存在的,一年有四季,没有那个季节会完全满足人的需要,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男子是完美者,人生的路,也没有哪一条路没有坎坷。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困境并不是由于资源有限造成的,而是资源相对丰富而导致的结果。如果那个妇人生活在四季不分的热带或者寒带,那么她肚里孩子面临的选择便会只有两种,一是出生,二是永不出生,单一的环境不会让她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美女择婿,也是周围男子太多的缘故,这个献玫瑰,那个送面包,令美女眼花缭乱,不是昏了头,就是太自负,终于耽误终身。这也大概是红颜薄命的一个缘由吧,那些丑女,无法吸引男人,也只好死心塌地从一而终,反倒会过得安宁幸福。如果摆在一个人面前的路有许多条,往往会让人在无所适从或者犹豫不决中蹉跎了岁月,一事无成,但是那些往往是仅有一条路可走的人,反而会“一条道跑到黑”,“背水一战”,事业有成。有一种人,想法很多,眼睛一眨,一个点子,脑子一动,一个创意,但是他仍然在想有没有更好的路子可走,最后他成了空想家,而另一种人,自己有了一个想法,赶快实施,他成功了,还有一种人,自己没有想法,他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个办法,赶快自己去做,结果也成功了。
现代社会,人们精神自由了,物质丰富了,但人们面临的麻烦与困惑也多了。比如过去由于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加上环境封闭,可供人们选择的机会很少,所以婚姻相对稳定,而现代社会,婚姻自由了,社会开放了,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异性,可以说人们随时都有重新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所以现代婚姻的稳定性越来越差,离婚率越来越高。过去买一本书,到书店里一付钱就走人,可是现在,你就得大半天时间选择,一种书几十个版本,同一内容的书,编辑体例不同,装帧不同,出版社不同,如果是外国书,翻译者也不同,这一本书有这一方面的特点,那一本书又有那一方面的优势,比来比去,每一本书都不想放弃,但是又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买回去。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瓜地挑瓜,越挑眼越花”,如果地里只有一颗瓜,直接摘下来就完了,怎么会生出挑来挑去的麻烦?
尽管如此,却并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现代社会人们权利的扩大,自由的增加,物质的丰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面对更加宽松的个人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形形色色的精神欲望与物质欲望,经济学的主张的是如何在个人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劳动成本等各种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合理的取舍,而不是像某些社会学者的哀怨与逃遁。那么如何进行合理取舍呢?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的满意化原则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西蒙曾经讲了这样一个经济学寓言:一个人需要一根针来缝补衣服,但是缝衣针却都散落在了干草垛里,并且那些针在尖锐程度、粗细、长短等方面都存在着些许差异。这个人要完成缝衣服的任务,如果遵循最优化原则,他无疑要翻遍每一棵干草,将所有的缝衣针都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光洁、最尖锐、手感最好的一根针,但是从干草垛里要找到那样的一根针,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太浪费时间了,得等到何时?如果遵循满意化原则,情况就变简单多了,他只要寻找到一根能用的针,实现缝衣服的目的就行了。
遵循最优化原则,付出了大量成本,但是收益却并不大,而遵循满意化原则,成本低而收益高,所以西蒙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遵循满意化原则进行决策的。事实上,人们在面对众多资源需要选择配置的时候,很多时候要寻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案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选择取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消耗时间、精力和资金的过程,当决策消耗的成本比寻找到理想的方案节约的成本还大的时候,这个最优化的决策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满意化原则其实也是有用性与实用性原则,不求最好,只求有用并且实用。那个娘肚里的孩子,他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出生,无论那个季节,都能达到他出生的目的,美女择婿,重要的是给自己找一个靠得住的男子,而不是最好的男子,如果能够将决策的标准改变一下,娘肚里的孩子也不至于憋死,红颜也不至于薄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的路有万千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现实中“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却大有人在,今天换公司,明天换行业,结果一事无成,而那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人,却总是受到成功的青睐。把眼前的机会抓住了,把手头的事情办好了,就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成功。
人们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除了遵循满意化原则,还要追求一种平衡原则。平衡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不同的资源之间的配置达到一种平衡后,也就达到了一种稳定状态。比如两个人做买卖,卖方要10元钱,买方出5元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8元成交,双方就达到了平衡与稳定状态。
平衡原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能力与所选择配置的资源之间的平衡,比如在美女择婿的过程中,美女无疑具有优势,但是也有比美女更优越的男子,美女看不上身边条件稍逊的男子,但是更优秀的男子却看不上美女,这就是美女和更优秀男子之间的不平衡,即使美女主动出击,勉强成功了,但由于二者之间不平衡,所以两人不能达到一种稳定状态,最后美女成为怨妇的结局可以预料。有些人,自身素质一般,却非要把自己当成未成功的比尔·盖茨,先期能力与欲望的不平衡,后面能力又没有提高,失败的结局可想而知。中国有一句古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提醒人们,要能够准确的估价自己,要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一顿能吃几碗干饭。
娘肚里的孩子和美女择婿,要做出的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娘肚里的孩子一旦选择在一个季节出生,就不能选择在其他季节出生,美女择婿也一样,一旦选定一个男子,也不能再和其他男子婚配。但是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每个人还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即在多种资源之间进行一种平衡,这是平衡原则的另一个方面。比如每个人都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选择,是追求家庭幸福还是事业成功,这种选择不是为了一个而放弃另一个,而是在两者之中寻求一种平衡,现实告诉我们,家庭不和谐的人难以事业有成,一事无成的人家庭也难以幸福。在人际关系中,也不是为了一个朋友而得罪另一个朋友,会平衡的人朋友就多,而不懂平衡的人,朋友就少。在上级和下级之间,平衡决定着一个人的仕途,只走上层路线的人,基础不牢靠,只走群众路线的人,向上的路不畅通。工作与业余爱好之间,也需要一种平衡,那些把副业当主业的人,生活总是很糟糕,比如许多文学青年痴迷文学,最后文学没搞成,连饭碗也丢了。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而选择又是一门艺术,一个人对这门艺术领悟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他人生和谐与生活幸福的程度。
可是等我们领到那黄票以后,才知道是兑奖券,心就凉了半截。兑奖结果揭晓,三三两两的人兑到的是优惠的毛巾、香皂、锅碗瓢盆之类,彩电出来了,仅有一台。我和妻子连一条毛巾也没有兑到,搭上了半天时间不说,还遭受了精神损失。可是我们能找电器城论理吗?不能,人家早已说过了,“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连消费者的话语权也剥夺了个精光。
明天吃饭不要钱
一家饭店打出招牌,说明天吃饭不要钱。于是到了第二天,那家饭店宾朋满座,食客如云,好不红火。酒足饭饱之后,人们起身离席,准备出门,店主却叫住大家说:“请各位不要忘了买单!”人们的兴奋之情一下子烟消云散,纷纷指责店家不讲信用。可店主却一脸无辜地说:“我说的是明天吃饭不要钱,可你们是今天吃饭呀!”
这当然是一则笑话,其实笑话不仅仅是博人一笑,它更是用让人发笑这样一种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映。这则笑话反映的现实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遭遇到一些“温柔的陷阱”,让你一步一步身陷其中,而且哭笑不得,有口难辩。有一次,从报纸上看到某电器城国庆节的大酬宾活动,说是每天有50台的300元彩电,售完为止,真的让人很心动。那天早上我和妻子四点多就起床了,到了电器城,门肯定是没有开,可是队伍已经排得很长了。但我们还是排在了后边,心想前面的人不可能都是买电视的。三个多小时后,电器城终于开门了,工作人员开始准备,身后的队已经看不到尽头。又等了一个多小时,队伍开始往前行,返回的人手里拿着一张黄色的票。我想那可能是购买券。可是等我们领到那黄票以后,才知道是兑奖券,心就凉了半截。兑奖结果揭晓,三三两两的人兑到的是优惠的毛巾、香皂、锅碗瓢盆之类,彩电出来了,仅有一台。我和妻子连一条毛巾也没有兑到,搭上了半天时间不说,还遭受了精神损失。可是我们能找电器城论理吗?不能,人家早已说过了,“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连消费者的话语权也剥夺了个精光。
如果商家把超低价限量销售、打折销售、赠送礼品、购物返券等等的优惠酬宾活动,作为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扩大销售额,争夺消费者,提高利润的一种手段,也是广大消费者应当为之雀跃的好事,但事实上却是不少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名为让利消费者,实为给消费者设置温柔的陷阱。超低价销售,往往是实际销售数量大大低于广告销售数量,而且商家在广告中一般都不说明销售程序,而在销售中去大玩把戏,给消费者设置购买壁垒。就像上面的销售50台彩电,其实只销售了一台,还把自然销售变成了有奖销售。有的则来得更直接,也不搞那么的程式,你一来,人家只一句抱歉的微笑,“对不起,已经售完了”,就轻松的将你打发了,而你却直悔恨自己怎么就没有抢在前头呢。
打折销售,更是宰你没商量,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只有天知道。只要你注意一下,打折商品一般都是杂牌服装和人们日常很少用的冷物,而那些名牌的商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等,人门都知道其价格,很少见到打折的。但是商家还得靠日常生活用品来吸引人,于是他们就把油的价格降低一些,而把面的价格又提高一些,可是在广告中,却只宣传价格动心的油,绝不说价格提高的面。一般人都不可能在这个超市买油,又到那个超市再买面,消费者还是让商家给捉弄了。
至于赠品,大都是一些价格低廉的东西,要么就是质量不好的东西,但是却确实达到了诱惑人的目的。比如买个空调,赠个简易风扇,买个彩电,赠一桶饮料,相信商家也赔不到那里去。如果赠品是货真价实的商品,也是商家的一份心意,礼轻情意重嘛。可是如果赠品是水货,或者商家在赠送前已经将原商品的价格提高了,那消费者可就真正成了一只让人随意从身上剪毛的羊了,给羊的草料再多,反正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购物返券,门道更多,首先,返券的的起始线是有限制的,比如满100元返100,如果你只买了99元的商品(有些99元的商品价格其实是商家有意定的),你就一定不甘心,会再买1元的东西获取那100元的返券。另外返券的使用范围是严格限制的,只能在商家限定的商品范围内购买,并不是说你拿到返券以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般来说日常消费品并不会出现在返券限定的购买范围之内,比如油盐米面天天都少不了,多多益善,可用返券并不能购买这些东西。当你好不容易挑选好了一件并不想买的东西后,返券只能占商品价格比例的一部分,你还得付一定的现金。我曾得到过一张50元的返券,可是挑来挑去,觉得只能买一副羽毛球拍了,其实我并不打球,但我想儿子大了兴许还能用得上。球拍的标价是30元,可是当我用返券付帐时,人家告诉我,返券只能抵球拍价格的60%,我还得再付12元钱。而剩余的20元返券,如果不买其他东西,他们也就不再找了。另外返券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旦超过了他们规定的时间,返券也就作废了。所以购物返券让商家起到了促销的作用,而消费者却并没有得到实惠。如果商品是货真价实,也就罢了,全当双方进行了一场游戏,但问题是,返券购买的商品,其中的劣质品多,不予退换,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的钱就等于是打了水漂,而商家却理直气壮,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购物返券的优惠,他们也就不再给你实行三包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商家虚高商品的原价,然后再进行返券,给消费者形成一种大幅让利的假象。总之不论是那一种情况,孙猴子都难以逃出如来佛的掌心。
在买卖双方中,商家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朝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但是为什么在他们之间的博弈中,消费者总是处于劣势呢?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对商品掌握的信息的多少和深入程度不一样。在商家和消费者对商品所了解的信息中,商家总是比消费者要多得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家没有卖家精”。一般来说,消费者了解到的只是商品的款式、颜色、大小等外观特点,而对于内部情况,则就无法知道得那么细致了,只能通过商家的宣传来了解。你如果要更多的了解商家和商品的信息,你就会付出很高的成本,即便你最后能使自己了解的信息和商家能够达到对称,但你也是得不偿失的。你不可能为了买一个空调,而去专门研究空调,等成了空调通之后再去买。另外促销是商家的专职工作,一门心思揣摩消费者的心理,而消费者则不可能一门心思专门研究商家的行为。你不可能为了在一次促销活动中获利,而专门研究那次促销活动。所以消费者始终都会处于信息劣势,商家完全会制造虚假信息,或者使用模糊信息蒙骗消费者,给消费者制造一个温柔的陷阱。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消费者永远弄不清商家的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这场博弈中的败局其实是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说商家让利消费者可能是为消费者设置陷阱,那么是不是那些价格很高的商品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呢?人们也常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实际上我们常却常会买一些价格很高但质量很差的东西回来。为什么面对很高的价格,消费者仍是趋之若骛呢?这种越高越买的现象在经济学上叫做“吉芬现象”。19世纪,吉芬爵士在爱尔兰发现,人们由于贫困,买不起面包,只好买价格便宜的马铃薯充饥,但是后来马铃薯涨价了,人们害怕以后再涨得更高,便只好买更多的马铃薯而积存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越高越买,有时是相信价格高的东西一定是质量好的东西,有时是商家制造谣言说以后价格会涨得更高。但无论是那种情况,都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不知道商品的真实信息,如真实的质量,真实的供求关系等,便只好盲从于价格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遭遇到的许多“温柔的陷阱”,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据报载,西安书院门一家工艺店,招聘景泰蓝制作人员,不收押金,培训期间,免收培训费,只收材料费,如果是残疾人,材料费还优惠。并说工艺简单,一周之内即可学会上岗,计件工资,条件诱人。求职者纷纷前往,但最后才发现是一场以招聘为名,卖材料为目的的诱骗活动。求职者只所以会被骗,是因为不懂景泰蓝,对于普通的工艺品,一般人经过短期培训都可掌握,但是对于景泰蓝这样国宝级的工艺,几天之内可以掌握,简直是开玩笑。如果是一个懂景泰蓝的人,则不会上这个当。还有那些神奇的医药广告,不是包治百病,就是对治疗疑难杂症有奇效,作为患者,都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但是患者却并不了解医药知识和医疗动态,所以往往就相信了那些虚假的广告宣传。出门时,我们对陌生人并不了解,所以往往会轻信他们热情好客的一面,而上当受骗。
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总会处于博弈的劣势。我们常常把上当受骗归结为受害者的主观因素,说他们是贪小利而吃大亏,在利益面前失去了理智。但是在经济学上却不能这么说,因为在利益面前,任何人都会心动的,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永远不会失去理性,即永远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做出选择,他掌握的信息达到什么程度,他便会做出和他掌握的信息相一致的选择。比如你和一个美女一见钟情,就是你被美女表面信息(美丽动人)所打动,但是结婚后才发现她好吃懒做,而且蛮不讲理,如果你早早就知道她的这些信息,你是绝对不会爱上她的。你在市场上碰到一种东西,了解到的信息是价格既便宜质量又好,你必定会做出买的选择,但是你如果了解到的信息是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质量很糟糕甚至根本不能用,那么你肯定会不买,白送都不会要。没有出过门的人总会接受陌生人的热情,是因为他认定那个陌生人是好人,但是如果他早早就知道了这个人对他没安好心,他肯定会躲得远远的。所以一个人上当受骗,不是因为他愿意受骗,或者贪图利益而受骗,是因为他掌握的信息处于劣势。
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一天你真碰上了免费的午餐,那么可千万要提醒自己,你除了知道这顿午餐“免费”的,还应该再想办法了解一下其更多的信息,比如是什么人请你吃饭,他为什么要请你吃饭,是欢乐宴还是鸿门宴,你了解的信息相对全面了,你作为一个经济人的理性就会升华,从而正确选择该不该去吃。
当你去看病时,医生总是对你问这问那,平时吃什么呀,在家里吃还是外面吃,地摊上还是大饭店,喝酒吗,什么酒,抽烟吗,什么烟,干什么工作,看病来前吃的什么药……问得这么仔细,这么关怀备至,但你不要感动得太早。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不同价?
上个月,给老婆1800元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时尚手机,她爱如至宝,一有空就拿在手上把玩。这是我和她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跑了大半个城市的手机店,挑来拣去,反复比较,总算让她称心如意,价格低,款式和功能又好。看着她的高兴劲儿,我的心里也充满了阳光。
可是她走了一趟朋友家,回来的高兴劲儿就消失得全无影踪了。她说她那朋友最近也买了一款同样的手机,才花了480元,另外每月还赠15元话费,赠20个月,等于手机只有180元!听到这个消息我也大吃一惊,天下那有这样的好事?弄明情况,原来是老婆朋友的儿子今年上了大学,那款手机在他们学校进行助学活动,只要凭学生证购买就能享受到如此优惠。老婆朋友的儿子上学前才买了一部新手机,但又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就买了给他妈。
为什么同样一部手机在校园里和柜台上的价格差别竟这么大呢?难道真是商家慈悲为怀,进行助学活动吗?企业的性质是赢利,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慈善机构,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商家有这种崇高动机的存在,但其主要还是为扩大市场,提高利润的一种价格策略。这种价格策略在经济学上叫“价格歧视”,即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却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话说白了,也就是同样的东西,给不同的人卖不同的价钱。咋一看,还真有点让人费解,这不明明是在看人下菜碟吗?没错,商家就是在看人下菜碟,这种行为表面看来很不合理,但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却能够达到商家提高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效果。
还拿卖手机来说吧。手机对学生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学生一来经济不独立,二来手机属于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如果价格过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不用,这样商家会失掉很大市场,所以商家给学生的价位极低,这样看似以成本价甚至不足成本价卖学生,但却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实际上商家仍能获利。只要你买了手机,你就要打电话,产生话费,况且大多数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异地求学,有了手机会更频繁的和亲人朋友联系,每月的话费将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商家还实行了一些辅助策略,如每月赠送话费等,以刺激你多打电话。这样商家扩大了市场,提高了利润,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实惠。而对于像妻子这样的社会上的人,对手机的需求弹性相对就小,现代社会,工作、交际离了手机简直就寸步难行,所以尽管价格高一些,你还是会买的。商家这样做,并不害怕你说他不公平,更不怕你向消协投诉,他们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规律,而且还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妻子不高兴归不高兴,但也毫无办法。
其实只要多加留心,生活中商家对我们实行“价格歧视”的现象随处可见。电对于企业和家庭是完主相同的商品,但是工厂要开工,没有电是万万不行的,贵一点也得买,而对于家庭来说,电费贵了,就少用一点,贵得实在到了用不起的地步,点蜡烛算了,如果便宜了,就会多用,甚至做饭连天然气都替代了。所以电力公司卖给工厂的电就贵一些,而普通家庭就便宜得多。再说工厂用电是投资,家庭用电是消耗,倒也合情合理,所以工厂用高价电,工厂没话说,家庭用低价电,需求也不会下降。这样一来,电力公司的总利润就增加了。
航空公司也常常采用价格歧视,公务乘客办公事赶时间,不得不乘飞机,而私人乘客办私事却并不一定非要乘飞机,所以同样航班,同等舱位的机票,公务乘客的价格就高,航空公司为了把打算坐火车的私人乘客拉来坐飞机,就用低价吸引。飞机起飞前你急匆匆来买票,说明你有急事要办,价格就高,如果你通过旅行社提前定票,旅行社以团体形式定票,价格就低。我们平时坐车,儿童半票,老年人可以凭老龄证优惠,成人全票,这也是价格歧视,因为成人因工作、办事等必须坐车,对坐车的需求弹性小,而儿童和老人的需求弹性就大。同样的电影,电影院一般对儿童实行“半票”,舞厅为了拉拢舞客,常常只对男士卖票,女士免费,这些仍是价格歧视。有些医生、律师、画家等也在对自己的顾客实行价格歧视,对有钱的顾客收取很高的费用,而对于一般的顾客则收取较低的费用,尤其是画家,在这方面更加明显,对于那些有钱企业家,一幅画可以要到几万十几万,而对于一般的普通人,给一点润笔费就行了。
还有一种价格歧视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量来确定的。消费得多,价格就低,反之价格就高。水果市场上的摊主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我们却常常听到他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元一斤,五元六斤!”其实这并不是摊主发善心要多送你一斤水果,而是诱惑你多买,以便他多中取利。有些商尝超市实行会员制,会员买东西比一般的消费者优惠一些,如果累积达到一定的购物量,还会获得奖励。商场在会员和普通消费者之间实行价格歧视,其目的也是为了拉拢顾客,增加利润。
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够实行价格歧视。能够实行价格歧视的商品,一般都是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价格高了需求量就小,价格低了需求量就大。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如油盐酱醋等,人们对其需求弹性很小,不管你价格高还是低,人们的消费量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基本见不到对日用品实行价格歧视的。而对于飞机等就不一样了,人们对其需求弹性很大,机票贵了可以坐火车,所以对那些需求弹性高的商品,价格歧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实行价格歧视的商品必须是难以转让的,要不然有人就会以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家庭购的电显然不可能再倒卖给工厂,盗卖机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手机低价卖给学生,必须凭学生证,并且一人一机随机附号,盗卖也不好操作。文章开头的例子也只是学生买了让自己的母亲用,没有盗卖嫌疑。也正因此,商家才可以放心的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价格。
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价格歧视策略顺利实施,商家总是要花大力气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人群进行调查,如发布广告调查问卷等,以识别哪些人对其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低,哪些高,哪些人对价格无所谓,哪些人对价格非常敏感,从而制定合理的歧视额度。那些医生、律师在这方面的手段更是高明,当你去看病时,医生总是对你问这问那,平时吃什么呀,在家里吃还是外面吃,地摊上还是大饭店,喝酒吗,什么酒,抽烟吗,什么烟,干什么工作,领导还是员工,看病来前吃的什么药……问得这么仔细,这么关怀备至,但你不要感动得太早。作为一个医生,关心病人的饮食起居是应该的,但关心过度了,就多半是在识别你的经济实力。如果你说烟抽大“中华”,酒喝“人头马”,一点小感冒就要用人参补,那么你这次的感冒可能要被当癌症来治了。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商家的价格歧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就有利于我们识别商家的行为,有意识地让商家把我们也“歧视”一下或者避免被“歧视”,以最大限度的让我们少花冤枉钱。愿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走到人行道上,年轻教授忽然发现地上有张100美元的大面额钞票,便快步上前,弯下腰去捡。这时老教授也看见了掉在地上的钞票,连忙对年轻教授说:“别捡了,这钞票是假的。”年轻教授停下来,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钞票是假的?”老教授说:“如果是真的,早就被人捡走了。”
掉在地上的钞票没人捡?
多年前,美国经济学界曾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位学富五车的经济学老教授和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一起外出吃午饭。走到人行道上,年轻教授忽然发现地上有张100美元的大面额钞票,便快步上前,弯下腰去捡。这时老教授也看见了掉在地上的钞票,连忙对年轻教授说:“别捡了,这钞票是假的。”年轻教授停下来,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钞票是假的?”老教授说:“如果是真的,早就被人捡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好事能轮到你头上吗?如果是好事,早有人做了!”老教授的话和我们这句比较经典的国语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是掉在地上的钞票,但也有着许多暗含其中的规则,不是谁想捡就能捡的。在老教授看来,是年轻教授的经济学学养不够,才会弯腰去捡那掉在地上的钞票。
在道诚信缺失、欺诈之风盛行的今天,除了老教授说的是假钞外,还有不敢捡的因素,如果你捡了,你便会落入到某一种圈套。据报载,有个乡下人进城,看到地上有一扎百元钞票,赶忙捡起来装进自己包里,即刻就有人跟上来说,发财了就分一点吧,要不然就告你。乡下人穷惯了,害怕到手的钞票又飞走,为了息事宁人,赶忙从口袋里掏出自己进城办事的1000元盘缠打发了那人。到了一个安全地方,乡下人拿出钞票来看,才发现除了上下是两张百元面额的钞票,中间扎的全是白纸,乡下人当即晕了过去。
当然掉在地上的钞票之所以没有人捡,还有看不见、看不上、捡不起来等诸多原因,现实是复杂的,老教授并没有把所有的方面都考虑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掉在地上的钞票多的是。大家都急匆匆地往前赶路,谁会注意掉在地上的钞票,没有人会看见,钞票当然还仍就躺在地上了,如果钞票掉的地方比较隐秘,被人捡走的几率就更小了。有时看见了,但数额太小又看不上,也仍然不会有捡。有人就说过,有一万美金掉在地上,比尔·盖茨看见了也不会去捡,因为当他弯腰捡钞的那一刻,他会赚到比一万美金多得多的美金。过去看见掉在地上一分钱,总是有人捡起来,拾金不昧者会交到警察手里,自私的人则趁人没看见装在自己腰包里偷着乐。但是现在,一分钱亮锃锃的躺在那儿,看见了也没有人去捡,看不上,捡一分钱太有点掉身价。
其实也正是这样,好多赚钱的机会就明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却让它白白地溜走了。我们总是做着捡大钞票的梦,却不愿捡身边的小钞票,或者压根就看不出小钞票就是大钞票。前几年我在一家效益还不错的公司上班,很有一种小有成就的感觉,因为和我同时毕业的还有不少人一直找不到工作,像浮萍一样在这个城市里漂来漂去。我住的村子里有一个蹬三轮车的中年妇女,早上卖油茶,下午卖菜。我每天一大早上班前喝她一碗油茶,晚上下班回来买她的菜做饭。她看我每天早出晚归蛮辛苦的,有一次问我一个月工资多少钱,我说将近一千元。我原以为她会很羡慕,没想到她说,划不来,她说她每天最少赚七八十,最多可赚到二百多。我非常吃惊,当时我们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每月工资两千元,总经理每月五千元,看来都不如一个蹬三轮车的,他们并不比蹬三轮车轻松。其实身边这样的钞票很多,就是你能不能看得见,也能不能看得上。人家比尔·盖茨看不上是因为不划算,我们看不上是要面子,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应肯给父母伸手要钱,有些甚至背地里去干一些不光彩的事,也不愿意玩腰去捡掉在地上的一分钱。
掉在地上的钞票,还有捡不起来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有能力将它捡起来,它也就只有掉在地上了。走进人才市场,那里有一个百万年薪的岗位,展牌是会场里最大的,颜色是最鲜艳的,字迹是最醒目的,多诱人哪,这可不是一张,而是堆成山似的花花绿绿的钞票哇,相信大多人都能看得见,也都能看得上,但是你能捡得起来吗?怕是大家也只有看着流口水的份。我认识一个企业的老董,我问他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岗位空着没有人来干,我说是你给人家发的银子太少吧,他说不是太少而是太多,银子少的岗位人都在抢着干,银子多的岗位来者却很少,来了的也大都没有福气拿走那些银子。我明白了这位老董的意思,他掉在地上的钞票是没有人的力气足够大,捡不起来,所以就一直掉在那儿。
有些时候,钞票数额很大,但它不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太远,仍是没有人愿意去捡。相反身边的钞票,尽管数额不大,可大家却高高兴兴的玩腰在捡。比如,下班前老板对大家说,今天大家晚走一会儿,加个班,完了请大家去吃肯德基,大家一片欢呼,耶!如果老板非常郑重地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给大家许诺说,大家好好干,三年后如果咱们公司利润翻一番,公司给大家每人一套房子。老板给我们在远方掉的这一堆钞票,多乎哉,可大家也未必愿意去捡。一方面,捡这样的钞票用的时间太长,费的力气太大,一般人怕都没有这样的人性耐性,干脆就把它放在了脑后;另一方面,即便你有耐性,花了很大力气捡起来了,可到时老板说,装到他口袋吧,你捡了也是白捡,你到时拿到的,也许只是老板给你的一点捡拾费,所以捡起来不能保证装到自己口袋的钞票也是没有人愿意去捡的。在我国现在这样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眼下的工资都是能拖就拖,能克扣就克扣,何况许诺三年以后的房子呢。也难怪有人把西方的股票期权制搬到中国,不大受职业经理人的欢迎。
掉在地上的钞票没有人捡,有兴趣的人若再进一步挖掘,也许还能找到更多的理由。但我的话就到此为止,我要说的主要意思是,掉在地上的钞票其实很多,而且在大多情况下都能看得到,关键是我们如何才能把它捡起来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本是同一个男子,为什么女孩儿眼里的男子和妻子眼里的竟是两番天地呢?我们说这是由于女孩对男子的了解不全面,这种“了解不全面”,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信息不对称。妻子所了解的男子,既有成功才俊的一面,又有平凡琐屑的一面,是相对全面的那个男子的信息,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信息对称;而女孩所了解的那个男子的信息则非常片面,我们叫做信息不对称。
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曾经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人到中年、容颜渐老、经历过沧桑岁月的妻子,面对青春逼人、才情出众、执著无悔的丈夫的倾慕者,良久无语。最后,她沉默地取出笔和纸,对女孩儿说,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那个我们都爱的人是什么样子吧。
女孩儿不假思索地在纸上写道:高大、英竣体贴人、上进、有事业心……所有成功才俊的影像都在里面了。妻子却让岁月的印痕留在纸上:有些胆小,害怕打雷;胃不好,不能吃过硬的东西;记性差,常常丢三落四;晚上睡觉会磨牙,打小呼噜;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早出晚归;动手能力差,不会洗衣做饭、不会修理电器……还有每天要人接送的孩子,年事已高身体不好需要人照料的双亲。
这些让年轻女孩儿的如水柔情一点点变冷。妻子在她的诧异里却沉静似水:是的,我们写的都是他,只不过,你看到的远远不是她的全部,也不是你们未来的全部生活。
本是同一个男子,为什么女孩儿眼里的男子和妻子眼里的竟是两番天地呢?我们说这是由于女孩对男子的了解不全面,这种“了解不全面”,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信息不对称。妻子所了解的男子,既有成功才俊的一面,又有平凡琐屑的一面,是相对全面的那个男子的信息,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信息对称;而女孩所了解的那个男子的信息则非常片面,我们叫做信息不对称。
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对称总是相对的,而信息不对称却是绝对的,在交易双方中,总有一方掌握的信息多,而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在爱情市场上,女孩仅知道男子高大、英竣有事业心的一面,却并不知道男子胆孝动手能力差的一面;在家电商场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家电款式新潮、时尚的一面,而对其内部结构、材料、性能却并不了解;在自选超市里,我们能够看到包装豪华高档的烟、酒、食品,却并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在水果市场上,我们能够看到又园又大的西瓜,却并不知道那瓜到底是熟了没有,味道到底如何;在人才市场中,主考官能够看到的仅仅是求职者的学历、面试时的谈吐举止,而对求职者真实的工作能力却并不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信息不对称,并不总是“买家没有卖家精”,在许多情况下,买家也可能是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比如一个普通人有一个祖传文物,但是他并不知道其真正价值,但是古玩市场的那些买家,却非常精通。
由于经济学家眼里的人都是理性人,即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买卖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向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仅提供优势信息而隐瞒劣势信息,或者干脆虚构信息欺骗拥有信息少的一方。我们常常在购物的过程中买到假货,看病时走进黑医院、去找黑医生,那些涉世未深的少女遭遇到爱情骗子,都是信息优势的一方对信息劣势方的欺骗。另一方面,信息劣势的一方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信息优势方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也总是持一副怀疑的态度,即所谓的逆向选择。比如你在自由市场上要买一件皮衣,店主说这是一件上好的皮衣,至少8000元,而你却并不懂皮衣,总觉得店主在骗你,所以你只肯出3000元,最后生意难以成交。有人向你求婚,本来对他绝对真心,但你却认为求爱者的话并不是真的,所以不肯答应,最后错过一段姻缘。信息虚假,会使交易双方中的一方的蒙受损失,从此受损的一方将不会再与另一方进行交易,即我们常常所说的“吃亏上当就一回”,“一锤子买卖”,而逆向选择,一方始终以一副怀疑的眼光看待另一方,同样也将导致正常的交易难以进行。现实生活中,那些骗子和疑心太重的人总是难以和人相处,或者难以达成交易,最后退出市常
那么正常的市场交易是如何进行呢?这就涉及到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问题。首先是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的原则问题。由于信息发送的目的是让接受信息的一方相信自己,购买自己的商品,所以信息发送的原则必须是有用并可信,即发送方发出的信息对于接受方来说必须是有用的,而且是可信的。比如对于西瓜这样的商品来说,买家主要在乎的是其口味,所以卖家的发送的信息就要在口味上做文章,而不要说我的西瓜是市场上最大的西瓜这样的废话。大学生找工作,企业最看重的是他的能力,所以他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向企业展示自己能力方面的信息,而不要在穿衣打扮上耗费过多心力,本末导致。而信息筛选者的目的是为了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所以信息筛选的原则是真实性,即分辨信息发送者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而不是辨别其信息的好与坏。比如你买西瓜,卖瓜者说他的瓜很甜的话有很多种说法,你的原则是辨别他的话是真话还是假话,而不是辨别他的演讲本领是优美动听还是措辞拙劣。企业招聘人才,主要是通过求职者的言谈举止辨别他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辨别他装扮的好坏。求爱者向你示爱的方法也有很多种,而你的原则也是辨别他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而不是辨别他说的“我爱你”是很悦耳中听还是结结巴巴,给你献玫瑰的动作很潇洒浪漫还是一股子平民气。
其次是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的保障机制,这也是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什么是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机制呢?比如水果市场上的卖瓜者,说他的瓜很甜,他为了让人相信而买他的瓜,他会让人品尝,如果你要抱一个整瓜回家,事先不能切开看和品尝,卖瓜者会说,抱回去,不好了再来换。作为卖瓜者来说,他用这样的办法来保证他说的话是真实的,没有虚假信息,这一次让你买了,下一次还想让你再来买;而作为买瓜者来说,你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则要判断这个卖瓜者是一个固定瓜摊还是一个流动瓜摊,如果是一个固定瓜摊,你就可以放心的购买,如果是一个流动瓜摊,你则要小心购买,如何瓜摊是固定还是流动,可以看大小,如果是堆积如山的大瓜摊,流动不方便,一般是固定瓜摊,而登一个三轮车的,大半是流动的,虽然卖瓜者说不好了可以再来换,但是当你来换的时候,卖瓜者可能已经从城北转到城南去了。这就是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的保障机制,即信息发送者能够保障他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信息筛选者也能够保证他筛选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些家用电器等昂贵商品都有三包合同,我们总是到比较大的店面买东西,购买品牌商品;在爱情市场上,双方总是要先交往一段时间,彼此了解后再确定关系;人才市场上,一般都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这些都是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的保障机制。也正是因为有了保障机制,现实生活中卖家才能够顺利推销自己的货物,买家才能放心购物,各种交易才能够顺利进行。那些不懂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的人,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立足。
在我们做人的过程中,信息发送与信息筛选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总是被人骗或者总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一定是你的信息发送与筛选失去了原则,亦或是保障机制出现了问题。向美女求爱,你光说“我爱你”,她多半是不会答应的,你还要在她面前进行表现,比如体贴她,给她送东西,表示你的真心;与她谈你的工作,你的理想,表示你很上进,保证将来让她有饭吃;带她到你的家里去,去会你的朋友,表示你的家庭很好,你的人际关系很好,说明你做人成功,等等,这些保障措施做到位了,你自然会抱得美人归。
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送信息者的本领有高下,筛选信息者的能力也有大小,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卖,会取得不同的销售业绩,而同样多的钱,不同的人买,也会买回质量有别的商品。所以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货物,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不断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推出独特的广告策略,提升自己的营销竞争力;消费者为了花最少的钱而买到最好的商品,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他们也在揣摩商家的营销心理,了解商品的相关常识,树立自身的维权意识。也正因此,市场经济才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而又千变万化。
最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买卖分析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接着斯坦福大学的迈可尔·斯彭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也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经济研究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2001年,他们三人因此而获得了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受到人们的高度尊重和赞誉。
其实信息不对称并不仅仅才市场交易中发挥作用,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信息发送者,同时又是信息筛选者。在许多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源,比如夫妻之间的相互猜疑,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代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朋友之间的误解,上下级之间的矛盾,真正的人才得不到施展的舞台,都是由于彼此信息的不对成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缺乏沟通。在这里,沟通就成为信息发送与筛选的保障机制,也只有沟通,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化解各自心中的疙瘩。所以如何发送有用的信息给别人,让别人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又如何筛选真实的信息,使自己正确认识别人,是一个人做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现在的信息和未来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说反正别人经这样做了,我也这样做,如果碰着了,自己会和别人一样获利,即使错了,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也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
跟风的经济学
2004年8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及其夫人共同拥有的家族基金“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 在香港股市看中了中国内地的海域化工,并斥资2400万港元,购入了2556万股海域化工股份,占海域化工已发行股本的5.38%。海域化工主要从事化学品加工、生产和贸易,在珠海和香港设有工厂。该公司此轮上涨之前的市值为4.66亿港元。从海域化工的股价走势图上可以看出,平时海域化工的成交非常清淡,但随后盖茨的行为很快便有了很多追随者,活跃买家中包括中银和汇丰金融。海域化工在沉闷的香港股市一枝独秀,飙升了37.75%,收市报1.35港元,升0.37港元,成交1906万股。受海域化工的带动,由叶剑波担任主席的海域集团周一也劲升了7.89%,成交782万股,收市报2.05港元。
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跟风现象。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去,尤其是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干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跟随者就更如潮涌。在现实生活中,跟风现象随处可见,比如一部电影火了,类似题材的电影就会一轰而上,前几年。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走红后,影视界立刻刮起一阵“野蛮”风,什么《我的野蛮老婆》、《我的野蛮同学》、《我的野蛮天使》、《我的野蛮老师》等相继亮相银幕。图书市场的跟风情况更是令人咋舌,一本书畅销了,紧接着关于此类的书曾出不穷,铺天盖地,我曾经在西安一家中型书店数了数,“小故事大道理”的书就有36种之多。自中国留学政策宽松后,海外留学也很快成为一种风气,各种留学组织层出不穷,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上洋学校。现在早期教育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家长们一轰而上,纷纷让孩子学钢琴、学书画、学拳击,全面发展。总之,只要有人在干什么,就会有人跟着干什么,似乎自己不跟着干,就是落伍。
为什么要跟风,其实是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在里边的。经济学家眼里的人都是理性人,即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要进行选择决策的,而选择往往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选择本身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时间,犹豫、焦虑的心情等,另外还有机会成本。关于机会成本,我们在前边第三章中《刘翔为什么不去考大学》专门讲过,就是为了去做一件事情而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事情,放弃的事情就是为要做的事情所付出的机会成本,通俗的说,就是这一事情没干成,还把其他事情给耽搁了。如果选择不慎出现失误,不仅要付出时间等成本,还要付出机会成本,你选择的失误越大,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所以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总是要想方设法避免选择失误,降低成本。
但是信息经济学认为,人们对一种的事物所掌握的信息和其本身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判断失误的重要因素。当人们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对一件事情判断不清的时候,往往就会看别人是怎们做的,并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如果别人都已经做了,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则很快就会有人效仿,比如前面说的影视市场和图书市常别人做了,在还没有看到效果的情况下,也有人跟风,比如买股票。
为什么别人行为的成败还没有结果,也有人跟风呢?因为现在的信息和未来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说反正别人经这样做了,我也这样做,如果碰着了,自己会和别人一样获利,即使错了,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也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尤其是当名人都这样做的时候,自己更应该跟风,一是相信名人的能力,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一般来说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高于普通人,出错的几率比较小,即使名人不慎错了,自己到时跟着失误了,自己也有台阶可下,人家名人都没算准,可能真是天不助我也。这很像我们平时那种“要好大家一起好,要坏大家一起坏”的心理。如果自己特立独行,到时错了,赔了钱财不说,更会遭到大家的耻笑,在周围人跟前颜面扫地。跟风既省去了选择之苦,也避免了失误后的尴尬,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跟风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对于股民跟风比尔·盖茨,有关专家分析说,盖茨的选择,说明了盖茨对我国内地经济的信心,不过,盖茨是电脑天才,但未必是投资天才,而且盖茨基金也是由他的基金经理打理的,因此投资者不必迷信盖茨。今天盖茨的选择还没有结果,我们也不便说东道西,对于前几年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投资网络一时成为风尚,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网络神话的破灭。还有那些书刊的跟风者,除了那些跟得最快最早的获得了一点小利,绝大部分的后来者出的书都进入了特价书的行列,有些还是刚刚印刷不久的新书,就进了旧书摊。一轰而上到海外去留学的,回来后由“海归”变成“海待”者并不是少数。家长们望子成龙,让孩子一回家就学这学那,结果是天才没培养出几个,诸如孩子基本生存能力降低、体质变差等令人担忧的消息,却不断传来。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喜欢跟风,那些心机不轨的人便利用跟风效应,愚弄投资者和消费者,牟取暴利。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完备,暗箱操作,庄家操控股价的现象非常普遍,股票的价格不是由市场的供需决定,而是由少数庄家控制,他们要涨就涨,要跌就跌,广大投资者的血汗钱打了水漂。目前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于是好多人便认为房地产投资是一本万利,但热的背后其实是投机商的操控,制造风气。他们一方面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另一方面虚构房子销售假象,把还没有卖出去的房子,尤其是位置好一点儿的房子,对外界宣称已经卖完了。这样风气形成了,跟风的人就有了,购房者汹涌如潮,房价不断攀升。那些假药、游医,他们虚构患者,上报纸,上电视,现身说法,还利用国家有关专家,甚至虚构专家,以取得在患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就是自由市场上的摊主也常常安排托儿,吸引人们来放心购买他的货物。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要过一片沼泽地,他试着穿过沼泽地,走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走第四步时陷进了淤泥里死了。不久又来了一个人,看到对面风景伊人,又看到有人过去的脚印,于是便踩着第一个人的脚印往前走,结果第二个人也掉进了淤泥里。之后又来了第三个,第四个……不断地有人掉进淤泥里。
跟风的结果是可怕的,尤其是那些为了面子的跟风者,面子是给别人看的,而钱却是要从自己口里出的。
谁都知道下煤井是很危险的工作,但是穷人还是义无返顾的去了,他们是想用自己的生命维系家人的生命。农民工常常是在干活要付出劳动成本,讨要工钱时还必须再次付出高昂的成本,有十年前干了活拿不工钱的,有以跳楼相威要工钱的,有施暴力要工钱的。而富人的钱,一般谁敢欠,有没有听说过白领人士跳楼要工钱的?
穷人的生活成本
小时候,每到年关,总是听父亲唠叨,穷人越是没有钱,置年货就越是要花大价钱。父亲说,富人有钱,总是提前就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好了,什么时候便宜了什么时候买。而穷人钱紧,总是到年关跟前,才不知咋样弄到一点钱,到大年二十九的那个集上买年货。那一天是旧年的最后一个集,东西飞贵,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你不买,年还过不?
小时候,并不大理解父亲话的意思。当我自己成了家,担当起生活的重担的时候,才有了深切的体会。因为我仍然是一个穷人,没有跨进富人阶层。靠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越是没有钱,越是经常要掏一些冤枉钱。
比如说买衣服吧,大都是到不得不买的时候才到市场上匆匆挑眩几年了没回老家,好不容易回去一次,总不能太寒碜吧?同学要聚会了,总得要像点样儿吧?儿子要上幼儿园了,总不能让他在幼儿园里受委屈吧?为了省钱,总是东挑西拣,比来比去,越比心越急,越比眼越花,到头来还是大价钱买了劣质货。这还不算反复挑选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可是有了闲适的时候,在街上东逛逛,西看看,却总会碰到一些特别漂亮的衣服,而且价格还不太贵,有时是名牌清仓,有时是新品促销。但这时却没有买衣服的计划,由于受到消费预算的约束,经济并不宽裕的我们只好走开了。
穷人为什么常常会掏冤枉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穷人买东西,都是到了不得不买的时候,其需求弹性很小,甚至没有需求弹性,再贵都得买。而富人就不一样了,各种东西多得用不完,自然其需求弹性就大,便宜了就买,贵了可以不买。
穷人干的往往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他们付出的成本是健康、人格、甚至是生命。没有人非常知道下煤井是很危险的工作,但穷人还是义无返顾的去了,他们是想用自己的生命维系家人的生命。农民工在干活时要付出劳动成本,讨要工钱时还必须再次付出高昂的成本,有十年前干了活拿不工钱的,有以跳楼相威要工钱的,有施暴力要工钱的。而富人的钱,一般谁敢欠?有没有听说过白领人士跳楼要工钱的?
穷人既然连维持基本的生活动辄就要以自己的生命做成本,那么旅游、购房等奢侈的生活消费穷人连想也都不敢想了。据报载,某市有两个家长带不到十岁的孩子去动物园,可他们只给两个孩子买了门票,让孩子进园去看动物,两人自己在园门口等孩子出来。结果孩子在逗老虎玩时,老虎将一个孩子撕扯进了笼子里,当场毙命。那个家长也许想到了省下一个人的门票,就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个月的营养,但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因此而失去了孩子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痛的事!景点门票飞涨,我想在西安打工的农民登过大雁塔的怕没有几人,在北京打工的农民进过故宫的也没有几人,本来文物古迹是穷人和富人共同的老祖宗留下的,动物园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公共物品,但是穷人要涉足,成本却太大太大。
穷人办事,成本很高。好些事情,富人只要打个电话,动一动嘴皮子,就搞定了。但是一到穷人手里,就要四处奔波,甚至求爷爷告奶奶。农村老家,年轻人结婚领结婚证,早早的就找熟人,托关系,给民政干事送礼,最后还要付以高达上百元的工本费才能领到结婚证。而富人们只要去,连工本费都不用掏,就把结婚证拿到了。富人走到人前,人们巴不得为他效劳,而穷人走到一个地方,往往遇到的是冷遇和刁难,让穷人的办事成本加大。这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和一个残疾的人,健康的人走路,轻而易举,可对于残疾人来说,则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穷人本来就没有几个钱,却常常要当冤大头,替富人买单。比如水的问题,就是穷人为富人当了冤大头。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是由于富人所为,他们兴建工厂,大肆截取河流水,抽取地下水,他们攫取了巨额利润,但是最后造成的恶果却也要让穷人来承担,比如饮用水涨价等。还有城市里的城中村,城乡结合地带的农民,他们在自己的家园一代代繁衍生息,但是好多城市为了建富人区、豪华别墅,开发商把农民从他们的家园赶出去,只给一点可怜的赔偿费,有的根本兑现不了,农民流离失所。似乎某一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只要富人看中了,穷人就得给富人让位。
一个人越穷,他所付出的生活成本也就越大,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穷人效应。穷人效应让穷人陷入到一种越发贫穷的恶性循环之中。比如出门办事,富人自己有车,或者打的,看起来费用较大,但是效率却高,节省了时间。而穷人挤公共汽车,或者骑自行车,同样的路,富人走几十分钟,穷人可能就要几个小时。买东西时为了省钱,反复比较,看起来是节省了一点钱,但是却浪费了大量时间。穷人买东西常常是买价廉而质劣的东西,劣质的东西短命,不能用了又得重新买,这样算下来往往比价格高而质量好东西更贵,还不算反复购买所支付的时间成本。穷人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节约上,创富的精力和时间无疑会大大减少。有赚钱的机会,穷人看到了,却很难筹到钱,而富人很容易筹到资金,所以就抢在穷人的前头。
这样穷人越是没有钱,挣钱就越难。挣钱越难,别人也越发不敢和穷人交往,并借钱给穷人。穷人越是没有钱,就越想省钱,结果为了省钱反而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富人有钱,不惜给儿女进行教育投资,这样富人的子女将来也有了致富的资本,而穷人整天在温饱上挣扎,那有钱用于子女的教育,所以穷人的后代也还照样是穷人。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富人蚕食,政策的偏差,某些官商勾结的欺诈,穷人就永远被锁定在了一种贫穷状态之中。
经济学家也在探讨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缘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认为,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主要决定于“出身、运气和努力”,而且“这些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他的学生布坎南又对他的理论做了扩展。布坎南认为,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除了取决于奈特所讲的三点之外,加上一个“选择”,即个人对包括职业在内的生活道路的选择。布坎南也认为,尽管“努力”而来的权利是最符合“公正”的价值,但在四种因素中也仅占最微不足道的份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家族,即使他再努力,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他仍然会穷。因为在客观现实中,往往是最穷的人在干最重最肮脏最苦的活,但他还是穷,大家只要想一想那些农民、建筑工、矿工、清洁工们的情况,其中缘由就不难理解。
也正因此,穷人在摆脱穷困的过程中,首先是想到的是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人的出身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但是他们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让自己进入到富人的环境里,即使自己达不到,也要让儿女达到。司汤达笔下的法国平民青年于连通过个人奋斗进入上流社会,现实社会里有些人不择手段的攀附权贵,其实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改变个人生存环境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育,古人说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现代中国农民勒紧裤袋让子女过“独木桥”,“跳农门”,足以说明教育对人的改变的重要性。在市场逐渐消解特权的现代社会,平民受教育已不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子女从乡下转到城里上学,想方设法到重点学校上学,这是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也是穷人觉醒。
我国政府也对穷人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向记者解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总理的穷人情怀让人感动。相信通过政府的政策和穷人的努力,我国穷人的命运将会很快得到改变,穷人的生活成本不会再无谓的加大,贫富差距将会逐渐缩小,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德国有个教授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毕业学生的求职信一式三份寄往各个公司。一份上面贴上漂亮的照片,一份上面没有贴照片,一份上面贴上一张丑陋的照片。结果,贴上靓照的那一组求职信得到公司回信的比率是92%;没贴照片的回复率是67%;而贴上丑照的回复率不到20%。这说明,美貌的确影响着企业的雇佣决策,更美的容貌的确可获得更大的机会。
美貌的经济学
朋友的妹妹小琳,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高才生,今年就要毕业了,现在正开始找工作。前几天,她非常自信的走进一家公司去参加面试,面对几位主考官的轮番提问,她从容自如,对答如流,主考官们纷纷点头称是,说是三天之后给通知,并且很友好的将她送出面试大厅。她胜券在握,只等着去上班了。可是她等了一个星期,仍不见通知来,便心急起来。她通过该公司内部熟人打听了一下,原来在这次面试中,和她条件同样优秀的女孩还有一个,公司负责人认为她不如那个女孩长得漂亮,就录用了那个女孩。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小琳这样经历过“容貌尴尬”的求职女生并不是少数,而“美女”更容易得到职位也成了不争的事实。这使得许多女大学生在毕业之际,不惜重金走进美容院,以此作为求职的敲门砖。
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足以让人愤愤不平。但是现实并不以人的道德准则而发生变化,我们常常说不要以貌取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一个公司在进行招聘时,看到一个长相十分漂亮的女生,人事主管总会放大双眼,希望她留在自己的公司里面。不要说企业单位,就是政府部门,以貌取人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几年前某省招聘公务员,曾公然要求女性应聘者的双乳对称,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我自己就曾吃过貌丑的亏,我个头不高,长相憨厚,五年前初到西安,到一个大型房地产公司应聘内刊编辑,招聘人员打量了一下我,连一张登记表都没有给我,就说本岗位已经招满,将我歉送出门。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美貌与个人在社会中竞争力的关系。德国有个教授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毕业学生的求职信一式三份寄往各个公司。一份上面贴上漂亮的照片,一份上面没有贴照片,一份上面贴上一张丑陋的照片。结果,贴上靓照的那一组求职信得到公司回信的比率是92%;没贴照片的回复率是67%;而贴上丑照的回复率不到20%。这说明,美貌的确影响着企业的雇佣决策,更美的容貌的确可获得更大的机会。
容貌不仅对个人求职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与个人收入关系密切。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海莫默什和比德尔,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美貌与劳动力市撤的文章。在那篇论文中,他们运用有关调查数据研究个人相貌与收入的关系,发现貌丑者比中等相貌者的收入低,中等相貌者比貌美者的收入低。在学历、家庭背景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貌美者比中等相貌者的收入高出约5%,而中等相貌者比貌丑者又高出约5-10%。
后来,这两名经济学家又研究了容貌与个人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在1998年,对1970年毕业于同一个法学院的一批律师进行分析,结过发现5年后,美貌律师比相貌丑的律师收入高,15年后的差距则进一步拉大。
为什么容貌美丽的人容易得到雇主的青睐,他们的薪水也比普通相貌者高?难道雇主们一个个都是好色之徒?其实现实情况并不是雇主公司喜欢美色,而是顾客们以貌取人。以上两名经济学家对私营律师部门和公共律师部门进行研究,结果迥然相异。由于私营律师部门雇佣的大都是俊靓的律师,而公共部门雇佣律师时则不做要求,随着时间的流逝,期间的差别就逐渐显示出来。私营部门的律师由于长得靓而更容易招徕顾客,因而生意红火,律师的薪水相应也高。荷兰经济学家波士曼,通过对广告企业进行研究,同样发现员工仪表特别出众的公司,比员工长相平平的公司得到顾客的光顾更多,业绩的增长也更快。因而他得出结论,美貌的员工不仅是写字楼里的靓靓摆设,实际上也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事实上有些职业,比如空姐、模特、广告演员等,很显然难看的人是不能带来很好的收益的。而另外一些职业,比如秘书、服务小姐、促销小姐等,也肯定是美貌的人比相貌一般的人具有更多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漂亮的女人总是受到更多人的注目和关照,人们购物,也总是愿意购买那些漂亮的营业员的东西,想要吃饭,也总是下意识地走进里面有长得漂亮的服务员的饭店去。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东西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效用,顾客从美貌的人那里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因而美貌的雇员更容易让顾客接受。如果让卡西摩多当服务员,顾客都吓跑了,更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
由此,美貌就成为一个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笔财富,难怪企业在招聘中以貌取人,也难怪现在的大学女生是那么执著的扮靓,都是经济使然,而不是传统观念所认为的虚荣。经济学家在对上海女性的调查和研究中还发现,收入越高的女性为美丽所付出的开销也越大,因此美貌和收入也进入到一种互相影响的良性循环之中。
不以貌取人,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以貌取人,则是一种经济准则。长得靓,是一个人的幸运,但长得丑的人也不要悲观,因为美貌可以通过后天的投资来增进。那么如何来增进美貌呢?一般人都会想到梳妆打扮,皮肤不白,可以搽点脂粉遮掩一下,眉毛不精致,可以修整一下,身材有点胖,可以穿显苗条的衣服,个儿太矮,可以穿高跟鞋弥补一下。人常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鞯”,只要服饰得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身的一些缺陷。加上现在医疗技术的发达,通过整形、美容技术来增进人的美貌,也逐渐得到普及。
另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增进美貌的途径,那就是后天气质的培养。有些人原本长相一般,但在与其相处的过程中却总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比如有人谈吐不凡,有人举止潇洒,有人落落大方,有人幽默,有人深刻,这种感觉就是气质。一个人气质的表现是他的修养、谈吐、性情、举止及处理事情的方法。一个单纯是漂亮的女人,在人们的眼里只是一个花瓶,有些女人虽然很漂亮,但是一说话就显露出粗俗不堪的一面,她连花瓶都不如。而一个既漂亮又有气质的女人,她就是有魅力的。长相一般的人经过后天的培养也是可以美丽的,这种培养主要是气质的培养。
一个人后天对美貌的增进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外貌的增进,即穿衣打扮、整形美容方面主要是经济投入,只要有经济支撑,一般较容易做到。但是气质的培养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一个人气质的迷人与否与他掌握知识的多少及受教育的程度关系很大,他的学识、涵养以及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到他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及做事风范。这些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受教育来获得的,而学习与受教育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需要艰难而持久的努力,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更有意志和毅力。中央电视台有几个主持人,长相并不出色,但是他们的形象和气质却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们在台下流过的汗水到底有多少,谁知道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何收益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也许正是因为气质美比外貌美的获得更加艰难,付出的成本更多,所以气质美比外貌美在人际关系与职场竞争中也更具魅力。
记得小时候家乡农村,劳动之余,坐在田间地头,两个人,画个方格子,一个用小柴棒,一个用土疙瘩,进行“狼吃娃”的游戏,就可以玩得津津有味,且围观者众。但是如今回到农村老家,这种游戏似乎已不再见到,人们都沉浸在打麻将那种高雅的休闲活动里了。而城里人,打麻将不到娱乐城的棋牌室,似乎就是一种落后。
休闲的,经济的
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材料:世界上有三个长寿地区,分别是巴基斯坦的丰扎、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贝尔卡邦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特别高寿,百岁老人的比例甚至高出其他地区的8—12倍。
当时,正在罗得岛告假的美国大出版商、纽约洛兰德出版公司的老板萨拉·何塞刚好看了这份材料,他当即认定,出版一套探讨这三个地区长寿秘诀的的书一定会赚钱。于是他停止休假,立即飞回纽约,并通知手下的六名记者立刻飞赴这三个长寿地区采访,两周之内赶回来交上书稿,三周之内推出这套关于百岁奥秘的丛书。萨拉·何塞先生果然眼力不错,这套书还没有上市,便已大受欢迎,很快就收到650万份订单,眼看财源就会滚滚而来。
但是,出乎萨拉·何塞先生的预料,因种种原因,六名记者没有在两周之内赶回来并上交书稿,书的出版被迫延迟,不得不赔付巨额违约金。萨拉·何塞先生因紧张焦虑,突发脑溢血,结果不治身亡,年仅52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套有关百岁奥秘的书在萨拉·何塞身后出版了,六名记者在书中详尽介绍了这三个地区人们的长寿秘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心态平和。
人们不禁要问:萨拉·何塞先生是因追随百岁奥秘而丧命的吗?显然不是,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玩命的工作。在当今社会,像萨拉·何塞先生这样玩命工作者大有人在,据日本媒体透露,在2005年,约330名日本人因工作过度劳累身患重病或者死亡,这个数字较2004年增加了12.2%。曾被我国媒体称为精英症患者的人士,也多是在玩命工作的情况下患上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超过60万!
诚然,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工作创造物质财富,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但是工作的另一面——休闲,对于一个人来说亦绝对不容忽视,因为只有通过休闲缓解紧张积蓄体力,人才能够重新获得劳动能力和焕发生命力量。所以工作和休闲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经济学家把劳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研究的时候,休闲活动也同时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
经济学家用劳动力供给理论来研究工作和休闲的关系: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天24小时。一个人要把时间资源配置于两种用途,即工作和休闲。工作是指那些有报酬的活动,比如上班或从事商业活动。休闲则是指一切没有报酬的活动,比如休息、娱乐、做家务等。一个人要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休闲,取决于劳动的价格,即实际工资水平。
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会引起两种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实际工资水平增加了,人们会用工作来替代休闲,即减少休息、娱乐的时间,而增加工作时间。因为多工作意味着多收入,人们便觉得休闲是一种浪费。比如你平时的工资是每天50元,但是节假日加班可以拿3倍于平时的工资,所以人们在节假日宁可放弃休息,而愿意在单位加班。这是替代效应,即用工作来替代休闲。实际工资变动的另一种效应是收入效应,即实际工资提高了,随着人们的收入的增多,人们便要减少工作而增加休闲,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娱乐。
对一个人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正好相反的两种效应,在一个人身上到底是那一种在起作用呢?这取决于实际工资增加的多少。一般而言,当实际工资增加水平不是很高时,替代效应就大于收入效应,一个人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即劳动供给增加,但是当收入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即收入非常高时,收入效应就会大于替代效应,一个人投入工作的时间就会减少,即劳动供给减少。
从劳动力供给的理论出发,似乎是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个关于工作和休闲的临界点,人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但是现实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以美国为例,尽管25年来工人的收入增长了一倍以上,但是周工作时间并未减少,相反还有所增加。我国虽然将人们的工作时间改为了5天制,但是人们并不是都想休息,在外边兼职的人反倒越来越多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希望拥有更多的闲暇相比,人们对拥有物质财富的期望,仍然居于首位。刚才讲到的那位萨拉·何塞先生,在他看到那份关于百岁老人奥秘的资料前,他就已经成为一个大富翁了,他不是没有钱休闲,而是想赚更多的钱,所以他宁肯停止度假而飞回纽约,继续投入工作。
看来那个临界点人们永远也不会达到,连大富翁萨拉·何塞也总是达不到,我们普通人的路途就更是遥遥无期了。难道劳动力供给理论错了吗?其实劳动力供给理论并没错,只是因为理论仅是一种静态的模型分析,而现实却始终在动态的变化着。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休闲不仅是对劳动的替代,更是和穿衣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们对休闲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新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需求的变化也会拉动供给的变化。
也许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也让自己的研究陷入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悖论,他们一方面研究工作与休闲的临界点,研究财富与幸福的关系,研究财富如何为人的幸福服务,另一方面却又看好了休闲蕴藏着的重大商机,使休闲这种本是让人肌体休息心灵休憩的活动,成为一种全新的创造财富的路径:大众休闲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会,对于失业者而言意味着新的工作岗位,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GDP的持续增长,因此休闲供给也随之上升为一种新的产业领域,得到全面深入地开发并推广,休闲的种类在迅速增加,质量也在迅速提高。休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创造和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当代发达国家,涵盖众多行业的休闲产业链的形成,已经使它跃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群。在我国,假日经济也空前繁荣,以至被誉为“黄金周”,总是有期间经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的捷报传进我们的耳中。
休闲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纷呈的生活世界,人们的眼前闪过一道又一道的亮光,人们觉得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豪华而体面的生活。记得小时候家乡农村,劳动之余,坐在田间地头,两个人,画个方格子,一个用小柴棒,一个用土疙瘩,进行“狼吃娃”的游戏,就可以玩得津津有味,围观者众。但如今回到老家,这种游戏已销声匿迹,人们都沉浸在打麻将那种高雅的休闲活动里了。而城里人,打麻将不到娱乐城的棋牌室,似乎就是一种落后。过去人花两块钱到大澡堂子里洗上一次澡,的确可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可是现代人似乎是只有到豪华气派的洗浴中心,才算得上品位。就是洗个脚,也好像只有到洗脚城去,才够得上放松。过去看一场露天电影,足以让人回味大半年,今天似乎只有去豪华影城看好来呜大片,才称得上时尚。过去锻炼身体,到马路上跑跑步,广场上做做操,就很舒适,今天似乎不到健身房,就算不得真正的锻炼。过去人过年,只要有白面白馍,就很满足,今天好象只有在外边定一桌年夜饭,年才算过得有意义。过去人旅游,只要能到省城转转,就是大开眼界,而今似乎不到海外,就算不得真正的旅游,据说美国有超级富翁花几千万美元坐宇宙飞船去太空旅游呢。好像只有高消费才是高休闲,高休闲才代表一个人有地位和品位。但是这种高休闲无不是用大量的物质财富筑就的,这种以物质享受支撑起来的休闲理念,更加激起了人们对财富的占有欲,人们把休闲当成一种物质拥有的象征,一种攀比的标准。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我们不得不得不成为工作狂人,不停歇地撅起屁股去挣钱,以获得更高的休闲资格,提高休闲的档次。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成功或者成名的欲望愈来愈强烈,速度也愈来愈快,整个社会都在一种急功近利之中。现代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用20——30年去成功,而都想在一瞬间就成绩斐然。比如大部头的文学名著,除过那些天才,大多数作家都是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才有不朽的作品问世,但是今天,作家恨不得一个月就写一部长篇而名垂青史。而国家的有关机构,名利之心亦非常迫切,近几年流行的签约作家制,周期仅两年,而在两年里要写一部厚重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不大可能。
在历史上,休闲与物质主义、效率主义等截然相反。休闲的精髓是宁静、平和及永恒,休闲是自由地安排时间,从事个人的喜好,自娱自乐,深入体验安宁、从容、超脱或者狂喜,忘却摆脱的生存的压力,使身心充实和愉悦。现代人给休闲活动涂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休闲也与工作不再是一个烙饼的正背两面,而糅合成一个面团。在许多情况下,你很难分得清你是在工作还是在休闲。比如你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却在打开手提电脑接收客户的邮件,当你睡得正香,却忽然接到上司的电话,问你工作上的情况。有时陪客人去休闲,却实际上是为促成签定一个单子。家长带孩子去玩,也会选那些科技管、海洋管之类,让孩子在游玩中学到知识,以增加将来赚钱的资本。业余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休闲的活动,但是现代人已很少有人愿意读那些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业余时间不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充电,就是读那些如何赚钱的书(这也许是纯文学市场持续低靡的一个原因吧)。两千多年前的古雅典人将沉思、诗朗诵、创作或者政治辩论等活动,视为休闲的精髓,而今天已经极少有人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
在多重利益的驱动下,社会一方面警示人们要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一方面又煽动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人们在休闲的同时,一方面想得到身心的休憩,另一方面又被更高的欲望所诱惑。可以说,由于经济的介入,休闲被彻底异化了。休闲的异化,则直接导致人精神的异化。休闲与经济联姻,不再是人类的福音,而是人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