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沿线风景的详细介绍
细数青藏铁路沿线风景 发布时间: 2006-8-20 13:29:00 被阅览数: 91 次 来源: 三峡在线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随着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的临近,进藏旅游成了很多人新的梦想,那么就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藏线上有那些值得期待的景色。
高原门户和金银滩
到了西宁市就算到了青藏高原的门户。这里海拔2260米。西宁已有一种高原的感觉,天空呈现出高原特有的湛蓝,空气凉爽通透,这和进入青藏高原的另一个门户——成都湿润厚重的空气截然不同。在火车站你就可以领略到中国西部的人文风光和异域情调。但是西宁还不算是真正的高原,这里是湟水河流域的农业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我们这次穿越雪域高原的列车起行后,沿途风物就渐入佳境,像是一曲壮美悠远,节奏鲜明,情感强烈的交响乐,各个乐章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但又都统一在高原特色这一主题下,直到最后以圣城拉萨作为此行最完美的结尾。出了西宁市,火车要经过的地方是海北藏族自治州。越往西走海拔就越高,植被就越少,人烟也越稀,直到快靠近青海湖,完全变成了草质优良的高原牧常在距西宁120多公里的西海镇周围,紧挨着青海湖东面的草原,就是有名的金银滩草原。列车将穿过这里,金银滩也许不是青海最好的草原,但却是青海最有名的,因王洛宾那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此地名扬天下。据说,王洛宾说过就在这片金银滩上,当时还曾放映过露天电影,我们的诗人和那位好姑娘共骑一匹白马,在夜色迷离、空旷辽远的草原上,躲开众人,互相依偎在白布银幕的背后看电影。这是很浪漫的画面:草原,电影幕布,骏马与情人……
青海湖
火车从青海湖的北岸驶过,有些地方适宜耕作的地方有成片的农常青海湖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这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环湖生活的主要是些藏蒙游牧民,沿途经过的一些县城,你可以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牧人和农民。火车上可以看到青海湖很大,有人说,如果没有远处湖面上的雪山映衬,青海湖完全呈现出一种海的面貌,所以在藏语中青海湖称作“错温博”,意即蓝色的海。青海湖最美是在七八月,那时湖边大片的油菜花都开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油菜花田和深蓝湖水相映,加上高原那种热烈阳光,会让你误以为闯入了某幅印象派油画中……
关角山隧道和德令哈
过了刚察县就渐渐离开了环青海湖牧场,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着就会通过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海拔最高的隧道——关角山隧道,海拔3690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修成前,这里曾为中国海拔最高的隧道。过了关角山隧道,植被更加稀疏了,隐隐呈现出戈壁的景致来。到了乌兰县,又现出大片的农田,县中的建筑和西宁周围的农村很相似。过了乌兰县,一直和铁路相伴的315国道就分开了,直到下一站德令哈市。德令哈市距西宁530公里,西距格尔木387公里,海拔2982米。“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原野”。快到德令哈时可以见到一些零零星星的小盐湖:柯柯盐湖、尕海等。德令哈解放前是青海蒙古族封建王公的驻牧地,仅有40多户人家,1万多头牲畜。列车快接近德令哈市时就能看到郊外数万顷的良田和道道林带翠绿一片。德令哈市有一处旅游胜地,就是位于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克鲁克湖和托素湖,青藏铁路恰好就从这两湖之间穿过。在夏秋季节,夕阳映在湖面,湖中五彩缤纷,与湖岸的野花牧草、岸边觅食的牛羊、鸟岛栖息的候鸟构成一幅迷人的画面…… 这座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高原城市,像一颗夺目的夜明珠,镶嵌在浩瀚的戈壁滩上。
戈壁和万丈盐桥
察尔汗盐湖的盐结晶
铁路出了德令哈后,沿途完全是一片戈壁荒漠的景象,很长一段都见不到人烟,只有偶尔孤零零的几座道班工的小房子。大部方地方都生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荆棘,被称为“骆驼草”,一丛丛互不相连,其间布满尚不太厚的黄沙,远处山脉起伏,山上隐隐现出血红的色调,景象苍茫浑荒,幸运时还可以见到一群群的野骆驼。绕过铁路左方的海拔4040米的阿木尼克山,铁路开始向南行驶,在此之前一直是向西。215国道又渐渐与铁路并行。下来就可见青藏线最壮观的景象之一—“万丈盐桥”,万丈盐桥坐落在距格尔木60公里的察尔汗盐湖上,全长32公里,桥的两面分别是东达布逊湖和南北霍鲁逊湖,这一段铁路的路基完全由各种盐的结晶体铸成,是一种难得一见的奇观。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盐湖之一,面积5848平方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海拔2670米。据说湖中储藏着的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多年。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盐湖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白茫茫的、晶莹光滑的盐海一眼望不到边,铁路从此之上笔直平坦地架过,似梦似幻。在盐湖上行使时,会经过格尔木盐场和察尔汗钾肥厂,这里出产被誉为“盐湖之王”的珍珠盐,也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年产100万吨。
格尔木和将军楼
再往南沿着注入东达布逊湖的格尔木河逆流而下,我们就来到了青藏铁路沿线除拉萨、西宁外的又一大重要城市——格尔木。“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众多的地方”。其距西宁845公里,距拉萨1200多公里,海拔2800多米,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缘中段,是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被人们称为柴达木盆地的明珠,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城。1984年7月30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就在这里交付使用。格尔木在西周厉王时代(公元前845年前后)就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族。663年,吐蕃进兵青海,格尔木地区的羌部族逐步融为藏族。1238年,成吉思汗的后裔阔端率部进军西藏,蒙古族进驻柴达木盆地。由于雪山、戈壁、盐湖把这里同外界隔绝,当时在辽阔的土地上只有零零星星的牧民帐房,四处芦苇丛生,野兽出没,直到1952年格尔木和平解放后建政时还不到1000人。1953年,慕生忠将军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和筑路民工来到这里筑路、种树,第二年青藏公路通车后,逐渐形成城镇。当初,这里没有一条马路,机关、学校、商店全住帐篷,人称“帐篷城”。1980年成立了格尔木市。当初人们说这里是“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可现在一座现代化的、林木繁盛、人烟稠密的城市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时常的沙尘暴提醒这是在柴达木盆地的腹心,会以为自己正置身内地的某个城市。在格尔木市西郊还可见到首次修通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将军住过的“将军楼”。说是“将军楼”,其实就是座很简陋的砖瓦小二层楼。这个不起眼的小楼,就是格尔木当初唯一的建筑。
格拉段起点和纳赤台
火车出了格尔木市30公里的地方就是南山口车站,从这里开始就是2000年始建青藏铁路格拉(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零起点。南山口是一个见证了几代中国铁路人心血重要车站。南山口往南就驶离了柴达木盆地,进入昆仑山脉。下一站就是纳赤台站,“纳赤台”藏语意为“沼泽中的平台”,其是青铁格拉段沿途要停靠的八个站之一,火车在每个站停靠20多分钟,以便游客欣赏沿途的重要美景。闻名遐迩的昆仑泉就位于纳赤台,距格尔木90公里,海拔3700米,是一眼四季不冻的冷泉。昆仑泉被传作是天宫的玉液琼浆洒落人间幻化而来,有“人间圣水”的美誉。其泉水从地下迸涌而出,长流不息,清澈甘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纯天然的优质饮用矿泉水。
昆仑六月雪
从格尔木一出来直到翻越唐古拉山口之前,109国道就一直和铁路并行。火车继续深入昆仑山脉中,从车上看周围的山已不再是之前所见的绵延起伏,而是高大雄浚过了纳赤台就是玉珠峰站,在此可以看到也被称作“可可赛极门”峰的玉珠峰, “可可赛极门”是蒙语,意为美丽而危险的少女。该峰耸立于格尔木西南侧约170公里处,主峰海拔6178米,周围有1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由东向西排列,远眺犹如玉龙腾飞。山顶上终年不化的冰川和雪,也造就了一道“昆仑六月雪”的奇美景观。而与他遥相对望,相距25公里的另一个海拔6500多米的雪峰——“玉虚峰”,就是道家的圣地。飘逸潇洒道家的圣地近在咫尺,给人一种清凉冰爽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