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的详细注解
前言: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无为的含义:通过无为产生有为。比如说“不尚贤”,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让人民自己去创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计划经济或国有企业。政府主要是搞个好制度,为百姓服务,宏观调控,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间能做的事情尽量让民间去做。苏南模式比不过浙江模式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政权力量的触角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无孔不入了,但是无为而治就是自由的说法并没有过时,想解决腐败问题吗?那就不要进行言论管制,让公民拥有充分的舆论监督的权利;想解决矿难欠薪等问题吗?那就不要干涉各种维权活动,让劳工们享有自发组织工会和参加集体谈判的权利;想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吗?那就公平的私有化,国家不要再去费思劳神;想建设公民社会扩大民主吗?那就不要一天光想着怎么领导人民,而是还公民结社、自治的种种权利……只有从有为开始,损之又损,不断扩大无为而治的范围,公民的自由度才能逐渐扩大,政府才能靠公民的自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靠公民的自治实现无治而无不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政府在反腐败、欠薪、国有企业、失地、矿难等等问题上事倍功半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无为而治不仅是还公民们以自由,也是还政府以自由;不仅是还民间以自由,也是还官方以自由。司马迁说:“道家无为……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古代汉唐盛世已经证明,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就已经证明,中国未来的命运也必将证明:“自由就是无为而治”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俗译】
有网友批评说,应该这样解释:道如果可以说明就不是我要说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真正大道。名如果可以称呼,就不是我要说的真正的天地开始时的“名”。
“道”是可以进行论述和说明的,然而本文所要专门讨论的“道”是“非常道”。“名”是可以进行命名和称呼的,然而本文所要专门讨论的“名”是“非常名”。“无名”可以认为是天地的开始,“有名”可以认为是万物的来源。所以,可以用“常无欲”的方式去观察天地万物的“妙”也就是“小”,可以用“常有欲”的方式去观察天地万物的“徼”也就是“大”。“常无欲”和“常有欲”或者说“小”和“大”其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这个来源可以叫做“玄”。然而,“玄”之中还有“玄”,这就是“众妙之门”:所谓“众妙”就是造成天地万物的种种最微小的因素;所谓“门”,是比喻这些种种最微小的因素所必然经过的路径。
【导读】
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俗译】
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与“恶”作了比较的缘故。人们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与“不善”作了比较的缘故。“有”与“无”这两者因来源而得到比较;“难”与“易”这两者因成因而得到比较;“长”与“短”这两者因长度而得到比较;“高”与“下”这两者因高度而得到比较;“音”与“声”这两者因鸣响而得到比较;“前”与“后”这两者因位置而得到比较。所以,(从与他人相比较的观点来看)圣人做事是以“无为”(以“心法”达到“无”的境界)作为自己的方法和准则,教人则是教“不言”(以逻辑思维进行思索)的方法:万物默默地(在心中)开始运作,可生可长,然而处于“不有”的状态;可有作为,然而却不依仗工具;大功告成,然而却不会居留下来。正因为不会居留下来,所以才处于“不去”的状态(也就是说,这方法永远属于你了)。
【导读】
老子在本章介绍了比较的方法,指出比较要有参与比较的两个方面:本体和比较体。除此之外,老子指出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方面:比较需要有一个比较的载体或者说比较的空间,这就是“人心”,也就是人的逻辑思维。人可以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与宇宙的逻辑产生同一性,从而从逻辑上再造宇宙,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除此以外别无他法。这种方法应当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以为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来找到宇宙的始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方面,宇宙的诞生是早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现象,属于人不可能看到的现象,这就好比每一个人不管如何追溯也不可能亲眼看到自身的诞生过程,更不可能亲眼看到自身父母的诞生过程一样;第二个方面,人不管使用任何实验的手段,都不可能在整体上消灭或再生人本身赖以存在的宇宙。这些简单的理由表明,关于宇宙整体的起源的研究,注定不能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关于宇宙整体的起源的研究首先只能属于哲学、逻辑学和数学的范畴,其后才属于(理论)物理学的范畴。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俗译】
“不尚贤”,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不过份标榜贤名或搞举荐贤人,挖掘贤人那一套,这是使民众不致于你争我夺的办法。不过份看重稀有之物,这是使民众不致于要去偷盗的办法。不去看引起非份欲望的东西,这是使心不乱的办法。圣人“治”的办法是:心要谦虚,腹要充实,其志要弱,其骨要强。其“常”法(﹦确切的办法或规则)是使民众知“无”且欲“无”。如此,则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敢乱来了。用“无为”的方法,则一切没有“治”不好的。
【导读】
在老子的时代,君王甚至极有权势的官僚有将“贤人”养起来以备后用的风气,而选“贤人”的方式也并不严格,没有确定的标准,人们为了得到养尊处优的生活和地位,因此造成争讼。显然,老子以“不尚贤”表明了他不赞成这种“养贤”之法。老子认为要造成社会平等,并认为圣人探索宇宙起源的基本方法是以逻辑思维去达到“无”的境界,人的社会也应该达到“无”的境界,也就是没有乱象发生。老子认为应该让所有的人都懂得达到“无”的境界的方法,不管是对自然还是人类社会,若依循“心法”的“无为”的理性规则,则一切就可以进入理性的“治”的范畴。
无知无欲:可以将词序颠倒过来成为现代人说话的次序,即:“知无”和“欲无”。为无为:以“无为”作为处理一切的基本方法。“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人以反溯的逻辑方法去找到事物发生之前的状态。若人一旦能运用“无为”的方法,就有可能避免不利于人的情形,把事情引导至有利于人的方面去,这就是老子在本章所说的“无不治”的含义。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俗译】
“道”是以“冲(中)而用之”,也就是用“中”的办法得到的,但“或”(或许可以说)有“不盈”也就是不完满的时候:这时候的“道”如“渊”一般浑沌而已,却象是万物的祖宗。(在心中)把其“锐”挫掉,把其“纷”解开,把其“光”掺和,使之如同尘埃一般微小:这时候的“道”如“湛”一般深远而已,仿佛存在,仿佛又不存在。我不知这个“道”是谁的孩子,象是先于“帝”的存在。
【导读】
说的是以心法达到宇宙的初始状态的那种境界。老子所介绍的是“中而用之”的“中庸定律”:一切都有中点。但是,有一个例外,宇宙在其源起时却没有所谓中点。老子认为,利用心法把一切(万物)拋弃,就可以找到这种没有中点的状态,使一切从这种没有中点的状态再产生出来。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俗译】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是不是很象风箱呢?风箱中间空荡荡的,但总有用不完的气,你动一动,就有气出来,你愈动,气出得愈多。这种无限出气的情形即使用计数的办法也难描述,不如恪守“中而用之”的定则。
【导读】
圣人对待(宇宙学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则是按规律来加以处理,且这种规律也是“天地”的规律。规律与规律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相同的。老子以风箱来作了比喻: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在不停地被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老子以此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的方面。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谓“中而用之”。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俗译】
“谷神”是“渊”中的“道”,若其不死掉,就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就是产生“天地”的根源。“道”,通过这个“门”,变成了可以不断生长的道,变成了我们用也用不完的道。
【导读】
“谷神”指的是宇宙源起时的动的信息。这个动的信息产生之后在没有其对手的情形下就一直延续下去。这相当于关于运动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实验的结论:一个没有阻力干扰的动点会一直延续下去【1】。但是,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其从所有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发生着关系,以该定律作为其观念的基础;而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虽然后来成为所有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然其本身却缺少理论基矗按照实际观察而得到的关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描述,一切都有一个始点也有一个终点。所以对于最初出现的“动”也就可以假设其有一个终点,如此“动”就转变为了一个在有界的轨迹上的运动,虽然“动”的趋势可以是无限的,其“动点”(老子在二十二章中将其称之为“信”)的运动范围却被转化成了“有限”。“道”正是凭借这样的观念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可以无限膨胀的(有界)宇宙模型。
“玄牝之门”等于第一章的“众妙之门”。老子表示所有的玄妙(微小)因素都通过“门”产生而后发展起来。“门”是古中国人在表述宇宙起源时用得最广泛的形象比喻。“牝”指的是女性生殖器,老子是在以母性的力量来形象地比喻宇宙生生不息的现象。老子在其整本书中都贯串着对徫大的母性“生”的力量的赞美和尊崇。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俗译】
天可以称为长,地可以称为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而且久是因为天地不是为了自己长久而长久,所以最终能够长久。所以,圣人其身处“后”,却可以将身分置于“先”;其身处“外”,却可以将身分存于“内”。不是圣人没有私,而是圣人能做到“无私”,所以最终能够成就其“私”。
【导读】
“长、久”为非常道的范畴,“自生”为常道的范畴;“后其身”、“外其身”、“私”为常道范畴,“身先”、“身存”、“无私”为非常道范畴。老子指出的是,人虽然处于常道范畴,但要以心法的逻辑思维使自身能进入非常道范畴的境界。非常道与常道的次序是按其各自发生的先后来确定其次序先后的。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俗译】
“上善”也就是道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仿佛就如同水一样不再受形体的拘束了。水善于利用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呆在人们不愿呆的地方,这样的性格,几乎和道没有两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就会有如下的表现:“居”善于与“地”联系起来;“心”善于与“渊”联系起来,“与”善于与“仁”联系起来,“言”善于与“信”联系起来,“正”善于与“治”联系起来,“事”善于与“能”联系起来,“动”善于与“时”联系起来。只有能够做到“不争”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
【导读】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法(逻辑思维)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人因为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老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谓“不争”,就是要拋弃万物的意思。拋弃万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范畴。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拋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忧”。所谓“忧”,指的是宇宙中的种种因素。而第一个“忧”出现时,就可以被认为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其实就是宇宙的始点。“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俗译】
杯子中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打造的利器太锋利,反而容易折断。满屋的金银财宝太多,反而容易被夺走。富贵时骄奢淫逸,就是为自己留下祸患。功成名就,其身则退,这是“天道”的方法。
【导读】
本章是在宣扬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观念。探索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庞大工程,一个人耗尽一生可能都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要想有点成就,就得做到适可而止,使一切恰到好处。探索宇宙起源之所以困难,在于“数”太多太大,属于大数和素数的研究范围。“功成、名遂”是要进入非常道范畴,“身退”是指从非常道范畴退回到常道范畴。另外,老子认为,把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观念引伸到社会生活的范围也同样是适用的。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俗译】
把营和魄(也就是魂和魄)合而为一,能达到以“无离”(也就是互不分离)为标准吗?研究“气”的最“柔”,能达到以“婴儿”(也就是如婴儿般的纯洁质朴)为标准吗?要将心中洗净淘空以观万物,能达到以“无疵”(也就是无一疵点)为标准吗?爱民治国,能达到以“无为”(也就是道)为标准吗?天门开阖,能达到以“为雌”(也就是找到天地之母)为标准吗?明白四达,能达到以“无知”(亦即“知无”也就是无为)为标准吗?所以,凡道所产生的,便被德所畜留。生长,然而处于“不有”的状态;可为,然而却不依仗工具;壮大,然而却无所主宰。这就是“玄德”。
【导读】
凡产生了的东西,就需要有让其存在的空间。为了让种种东西有存在的空间,心法的基本方式就是要首先让心“空”起来,也就是达到“无”的境界,然后让种种东西在心中有序地安排起来。老子以反问的形式列举了几种使心达到“无”然后再进行处理的事情。这种列举可以是无限的,然而方法就只是使心达到“无”的境界一种而已。“无”的境界与宇宙产生前的境界在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民治国:“爱”字在构字上是用手把一切抓到心中的样子。“民”是“国”中的基本元素。“国”指的是宇宙大方,“治国”则是推演宇宙大方的意思。“玄德”指的是隐藏在深处的产生宇宙一切的本质规律。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俗译】
车轮要留出空处来装车轴,车才能使用。用陶土做器具,要使中空,才能盛装东西。建房子要空出地方来造窗户,房子才能使用。这些空出来的地方什么都没有,却能为我们所用。所以,“有”对我们来说为“利”,“无” 对我们来说为“用”。
【导读】
“有”因为有物质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取用这些物质,这种情形对人而言就可以称之为“利”。“无”虽然没有物质存在,却有空间供我们使用,这种情形对人而言就可以称之为“用”。古人崇尚以心法达到“无”的境界,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境界。实际上,现代科学也广泛使用“无”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虚功原理”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可惜的是,现代科学一直不敢将“虚功原理”推向宇宙整体,以致于在解决宇宙起源的问题上一直滞步不前。古人将“有”作为宇宙整体,将“无”作为宇宙整体的对立面,解决了宇宙起源的问题。“无”虽然是什么都没有,却是宇宙学中的宇宙天枰上的不可或缺的砝码。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俗译】
沉溺于“色”使人难有远大目光,沉溺于“音”使人难有广阔见闻,沉溺于“味”使人难有宽大胸怀,沉溺于玩猎使人骄狂,沉溺于玩物使人行为不良。所以,圣人注重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升华,而不注重身外之物的占有和享受。故,去外在的“彼”,取内在的“此”。
【导读】
老子在此章继续列举防碍心法达到“无”的事例,要注意的是这种列举可以是无限的,而不仅仅是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所以这种列举方式实际上已衍变成了一种行文的方式而已。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们处于常道之中,所以把常道作为“此”。然而,老子因为专门研究非常道,所以老是呆在非常道里不出来,并且把非常道当作“此”,把常道当作“彼”。当然,老子的这种结果是由其心法所成就的。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俗译】
得宠也惊,受辱也惊,是可贵的,这样的人可以面对“大患”,因为“大患”上身也不过是受惊而已。所谓“宠”,就是尊在高位;所谓“辱”,就是卑在低位。得宠也小心翼翼,失宠也小心翼翼,这就是“宠辱若惊”的意思。我所说的“大患上身”,是因为我有那个“身”的缘故,如果我没有那个“身”,也就是说,如果我将“身”置之度外,那“大患上身”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伤及一个无身之身而已。因此,要“贵”那些能为“天下”献身的人,则可将“天下”寄予他们;要“爱”那些能为“天下”献身的人,便可将“天下”托付他们。
【导读】
“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构字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在古中国人的易道八卦学说中,“龙”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因为宇宙大方是靠六个龙头的不断延伸才得以成就的。要做“龙的传人”一定要知道这一点才行,否则就不知道是在传什么了。
关于“龙” :
易经说:“时乘六龙以御天”。这句话表示时间依靠驾驭着“六龙”的方式控制(或成就)了整个宇宙空间。所谓“六龙”,指的是“宇宙大方”的六个面的中心有一开一合的现象,合的时候,其形象就是一个完整的“方”形,开的时候,“方”形的六个面的中心就出现一个“箭头”,此即为“六龙”(即x, x‘, y, y‘, z, z‘),且六个“箭头”头部的“信”就是“六龙”的“龙头”。宇宙整体就这样不断地因“龙头”的延伸而得到膨胀。六个“龙头”之间的感应构成“方”,且“龙头”的延伸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而“龙头”之间的感应所构成的“方”的交点则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辱”字的构字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所谓“一马”也就是指“道”。如此,“惊”字也就可以看作是“敬道”。所以,“宠辱若惊”是指“宠”和“辱”都要以“道”为其归依。“大患”是“无”的境界,这是站在万物的立场来看待结果的缘故:万物都被拋弃了,这个“无”的地方对万物而言当然就是“患难”之地了。“患”字的构字是心中有“玄之又玄”的样子。对于那些决心投身于研究宇宙学“道”的人,老子认为有两点是要尽量去做的:一是“寄天下”,二是“托天下”。所谓“寄天下”是指将宇宙模型推衍出来让那些人看,“寄”字是宇宙的“可大”(可以膨胀开来)的样子。所谓“托天下”是指将宇宙模型言说交代出来让那些人知晓,“托”亦可作“託”,是以口言说或以手送交的意思。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俗译】
(在“渊”这样的环境里)怎么看也看不到东西,这种情形叫做“夷”;怎么听也听不到东西,这种情形叫做“希”;怎么抓也抓不到东西,这种情形叫做“微”。“夷、希、微”这三者,已没有办法再做更多更深地“致诘”了,也就是说,“夷、希、微”这三者都成了“一”种没有办法再做更多更深地探究的东西,所以说这三者可以混而为“一”。往上也不知是什么,往下也不知是什么,既无所谓光明,亦无所谓昧暗,反正就是不可名状而已。这样的情形,就叫做“复归于无物”。这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状态的状态,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现象的现象,可以称之为“惚恍”,既看不到它有前,也看不到它有后。拿古远的“道”,可以与我们今天的“有”作比较。能知最古远的始点,就叫做“道纪”。
【导读】
老子在本章描绘了以心法所达到的“无”的境界,指出了“无”的境界是一种没有任何现象的现象。然而,一切却可以从这种“无”开始,且其始点也就是再生的宇宙的始点,也是“道”的始点。宇宙的始点就是这样被找到的,因为这个再生的宇宙作为一个宇宙模型在逻辑上等同于现实宇宙。古人认为这是人在逻辑上所能达到的至极点,因为人的逻辑已与宇宙的逻辑本质完全一致了。这也被古人称之为“天人合一”的现象。这个始点在数的方面被表述为“一”,此后每增加一个点就加“1”,如此,一个关于数的宇宙模型就因此可以建立起来了。
不断往过去追溯的问题被人们总结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中国民间中把这种问题称之为“盘古”。“盘”为“盘问、盘诘”之意,在现今仍然是广泛使用的词义。有“盘古开天地”之说,指的是“盘古可以开天地”而不是“盘古”这个“神”开了天地,把“盘古”当作“神”是建立在误解上的神话。所谓“开天地”,指的是人使用“心法”(逻辑思维)从宇宙的第一个点开始再造宇宙,实际上就是在逻辑上建立起一个宇宙模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俗译】
上古之时,有善为“士”(“士”= 推十合一)的人,他们能认识宇宙的“微”和“妙”的状态,能完全理解宇宙最本质的奥秘。这种人已被深藏在故去的历史之中,因此现在几乎已无人知道这种人了。正因为现在几乎已无人知道这种人,所以我将之免强形容一下:仿佛象冬天赤脚过河一般小心翼翼;仿佛象生怕惊懮四围邻居一般谨小慎微;仿佛象做客一般恭敬和蔼;仿佛象即将消融的冰雪一般玉洁冰清;敦厚温仁仿佛象朴质无华的原木;心胸旷达仿佛象山川渊谷;不谙世侩仿佛浑沌浊水。谁能使浊水止而静之?徐徐自清而已;谁能使安静久而动之?徐徐自生而已。有这些道行的人,从不自满。正因为他们从不自满,所以在认识上才不受蒙蔽,不断有新的成就。
【导读】
“道”的宇宙学并不始于老子,而是始于更为古老的年代。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伏羲氏的时代,与老子所处的时代相距至少三千年。而我们与老子那个时代相距两千五百年。伏羲氏以“结绳记事”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极其优美的数字化宇宙模型,也就是其所创制的八卦体系。其所用的种种记号后来便演化成文字。许多当时创制的文字现代人仍然在使用,因此还可以从文字结构窥探到古老的宇宙学体系。这种研究文字的方法甚至优于仅仅依靠少数存留下来的文献和地下的出土文物。在伏羲氏的时代有“苍诘造字”之说。“苍”为“苍天”,指的是宇宙模型,“诘”为“问”,表明古人是问“天”(宇宙模型)而造字。在伏羲氏的时代另有“女娲补天”之说。由于当时所用的绳索可能极易损毁,当时的女人“女娲”便大量从事于“补天”也就是修补宇宙模型“天网”的工作,并练石取色,将“天网”染色以便于分类。这和现代科学家为“夸克”上色相映成趣。建立宇宙模型的“事”被称之为“士”。按孔子的解释,“士”是“推十合一”(《许慎?;说文解字》)的样子,而“推十合一”就是建立八卦体系,是把宇宙模型配上数字。宇宙模型“天网”甚至在完成后不久就损毁了,其成果后来大致是以所创制的文字和以口头依靠“圣人”将宇宙学的成果流传下来。“圣”字的构字为“耳、口、壬”:表示“圣人”是用耳去听,用口去传;而“壬”是在“士”字上加一撇,表示怀有关于“士”的任务。在老子的时代,圣人所传的宇宙学也式微了,所以老子才专门以此章来描述圣人的风范。
关于“士”:《说文解字》说:“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又,关于“十”【注】,《说文解字》说:“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关于孔子所说的“推十合一” :所谓“推十合一”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把“十”合并成“一”。从空间构成而言,所谓“十”,就是宇宙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所谓“一”,就是宇宙整体,也就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另外,从数字构成而言,“十”就是自然数数字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它们构成所有的自然数,即一个自然数的整体集合,这个集合就可以称之为“一”。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俗译】
让自己的心空虚到极致,然后静静守望着:让“万物”在自己心里面同时运作起来,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能做到“观复”。所谓“夫物芸芸”,指的就是“万物”,而“万物”被放到心中“并作”之后就应使其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使其以运动而来的相反的轨迹而运动,此为“各复归其根”之谓。用“观复”的方法,芸芸“万物”各自最终都会回到叫“根”的那个地方,也就是回到各自的出发点。“万物”归根的结果是“静”。归根的这个过程可以叫做“复命”。“复命”的这个过程就可以叫做“常”。所谓“常”,是逻辑思维的万能公式(“一”):懂得使用“常”这个逻辑思维的万能公式就叫做“明”;不懂得使用这个公式就叫做“不知常”,是“妄作”,也就是妄想,这样做不好,有害。懂得使用“常”这个逻辑思维的万能公式(“一”),就能够达到“容”的境界,也就是无所不至,无所不包的境界。容也就是公,公也就是王,王也就是天,天也就是道,道也就是久,也就是宇宙的整个过程(“一”)。一个人能不断地用上述方式来了解道,了解万物,可以说是终生受益,无所遗憾。
【导读】
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做到“观复”。宇宙从始点运行到每一个“我”的整体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根我”;而每一个“我”反溯至宇宙始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我根”。轨迹“我根”与轨迹“根我”若能够重合起来就可以说达到了“观复”的目标。如果人能在逻辑上完成“我根”的轨迹,又能够再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根我”的轨迹,就可以叫作“复命”。“命”指的是宇宙的“根我”的轨迹,也可以称之为“始终”的轨迹。宇宙的运行在逻辑上就只有“始终”(命)一种方向。然而,人的逻辑却可以在“始终”的轨迹上反反复复。如此反复不但能使人找到宇宙始点,还能最终认识到宇宙整体的情状。宇宙整体可以用“道”字来统称,这个“道”字也可以用其它字来作“等量代换”,即有:常﹦容﹦公﹦王﹦天﹦道﹦久。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俗译】
译文之一:“道”可以按层次分为不同的阶段,最上的阶段可称为“不知有”,接下来依次为:“亲”、“誉”、“畏”和“侮”。【译文之二(“道”的比喻说法):君王可分为四等:最好的,人们过日子仿佛不知道有君王存在;第二等,人们因为觉得君王有功德业积而亲爱赞誉;第三等,人们因为酷刑污吏而对君王感到畏惧;最次的,人们一提起君王,就会骂骂咧咧。】
总是自己先在“言”方面诚信不足,所以才会有不信任的“言”存在。“信”的最可贵之处是在于“言”,或者说,“信”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可以由“言”表现出来。功成业就,也就是说,事情处理成功了,诸事顺遂,老百姓就会说,事情自然就应该这样埃
【导读】
老子在本章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知有”。“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老子把“信”作为宇宙的最小信息单位元,也就是宇宙的最小动态单位“动点”,并用第二十一章整章来作了说明。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俗译】
“大道”没有了,就有所谓的“仁义”之规则。“智慧”出现,“大伪”亦现。六亲不和,就会有所谓的“孝慈”之恻隐;国家昏乱,就会有所谓的忠臣。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不相信你看,当大道难行於世的时候,才显出仁义的可贵。大道普行的时候,反而现不出仁义在什麽地方,也不知什麽叫做仁义。就好像上古时代人心纯朴,顺天行事,大道普行。到中古时代,大道就渐渐难行於世了。因此至圣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废弃的时候便大力提倡仁义。这也是大道废弃以後,才出现的仁义呀。一旦到了社会越文明的时候,人心越奸巧虚伪。到那个时候,人民也不遵守仁义道德了,因此投机取巧,欺诈攻讦的事,也就层出不穷了。当六亲和的时候,虽然有孝慈的人,但因为六亲祥和,就显不出有什麽孝慈。而且因为人人孝慈,则不知谁是孝慈,一旦在六亲不和的情况下,倘若有人还能守孝慈的事,这就难能可贵了,更显出这个人的孝慈。有忠臣必有奸臣,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就显不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一旦到国家战乱的时候,奸臣则卖国求荣,忠臣便尽其无私之心,舍身报国,成为万古不朽的忠臣之名,因此是国家昏乱有忠臣。
【导读】
老子反对仁义、孝慈、忠臣之类的东西,他认为这是大道消失后产生的东西,有大道就不必靠这些东西。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俗译】
不搞圣智、仁义、巧利那一套。如此则民众会获百倍之利益,民众就会回到“孝慈,,如此则连盗贼都不会产生。笼统地用一句话来概括:诚实朴素,少私心,绝贪欲。弃除智巧的心机,顺其自然。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骗人,那麽其他的人就不会起盗贼之心了。持守朴素纯洁少思寡欲回复到纯真的本性。
【导读】
把“圣智、仁义、巧利那一套私”和“欲”减少,最终结果就是回归到根部的“素”和“朴”的状态。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俗译】
免除所谓的学,断绝智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没有分别计较的忧愁。则可以免除世俗之忧,也就是与世俗的“忧”隔绝开来。谁能搞清楚唯若与喝斥有多少差别?谁能搞清楚善与恶有多少差别?别人说可畏,就认为不可不畏,这样岂不荒唐?但世俗之风总是这样没完没了。看看周围,人人都在追求享乐,如盛装赴大宴,如登台赏春景。而我却认为那未必就是享乐,对此我象还不会说话的小孩一般,痴痴地,无所适从。人人都在追求财富,我却无有余财。我如同一介蠢人一般,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世俗之人好象个个能干,我却好象昏头昏脑,世俗之人好象个个精明,我却好象懵里懵懂。世俗生活,如无垠的海洋般变化万端,如倏忽的飘风般无有止境。人人都好象有了目标,而我却有点顽固,对这些目标不以为意。为什么我显得那么不同于众人?这是因为,我全部精力都在专注于寻找我们这个宇宙的母亲。
【导读】
老子的生平已难以考察,然而这一章却可以认为是他的自我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章看到老子从事于“道”的研究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可以窥视到老子生活上的单调和拮据,其情状尴尬堪怜。 老子对于所谓专研“学”的人是反感的。主张断绝智巧的心思,以免除世俗之忧。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怳唯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俗译】
当“德”小到如同一个极小极小的“孔”一样的状态时,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变成“道”。“道”的状态难以描述,唯有用“恍忽”或“忽恍”来形容。虽然“恍忽”或“忽恍”,然而,这个微之极的“道”已具备了“象”的特征,也已具备了“物”的性质。这个“道”既深远又暗昧,然而其中已有了“精”,也就是造成其后“天地”的趋势。这个“精”是极为真实的,因为其中已有了“信”,也就是造成其后所有一切的性质。从古到今,这个“道”都在领引“众甫”──宇宙的种种发端因素。我怎么会知道“众甫”的情状呢?就是因为这个“道”。
【导读】
古中国人的“道”法的徫大之处在于发现了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宇宙中的种种状态,不管是多么简单,也不管是多么复杂,只要从整体上来看,就都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这就意味着,宇宙的最大态可以是一个箭头,宇宙的最小态也可以是一个箭头。虽然都是一个箭头,然其每一个箭头的具体内涵却各有不同。老子的方法是舍大求校本章讲的就是宇宙中最小的箭头。而且老子将这最小的箭头作了进一步的解析。这种解析比现在所流行的超弦理论来得更为细腻。现代超弦理论的眼光着眼于“物”,而老子的眼光已超越了“物”的羁畔。从这一点而言,可以把老子的“道”称之为“前超弦理论”。
老子是把“怳忽”放到一个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可分为五个阶段的“道”的过程,即:
道 ﹦怳忽 = 象 ← 物 ← 精 ← 真 ← 信。
上述的排列次序是我们为了找到“道”的搜寻次序,是人的逻辑次序,人的逻辑思维的推理次序与自然的逻辑生成次序刚好相反。自然的次序为:
信 → 真 → 精 → 物 → 象 = 怳忽 ﹦道。
“信”是宇宙背景“愚”的一个偶然发生的异质,是宇宙的始点,是宇宙的第一动,这个动的过程的结果便产生了一个“箭头”的轨迹,且确定了宇宙此后的发展都是以“箭头”为其基本形式。老子的道就是从分析“信”的动态着手的。可以说,“信”是宇宙产生时的最早的且唯一的确定性。所谓确定性,是指动的信息,动的趋势。正是由于这个“信”已经具有了确定性,所以它可以被划属“真”的范畴,也就是存在的范畴。存在总有其体现,也就是有其具体性。“真”的具体性就是“精”。凡体现出了确定性和具体性的就可称之为“物”。其实,所谓体现,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象”。但是,必须理解清楚老子这里所说的象的含义。“象”有两大类,一为“现象”,一为“抽象”;“现象”与人的感官相联系,“抽象”与人的思维相联系。实际上,抽象也有其确定性和具体性,因为抽象可由人的认知成果体现出来。人们常常以一些极简单的图形来具体说明抽象的观念,可以取得极好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将老子所说的“信、真、精、物、象”以一个简单图标“箭头”表现出来(见图)。
古中国人将这个箭头称之为“一”。这个箭头是关于动的趋势的“信”的运动结果,是“信”的运动轨迹。这个箭头同时也是“真”,因为这个箭头已被显示出来,已是一种确定性的表现;这个箭头同时也是“精”,因为这个已被显视出来的箭头已具有一种具体性;这个箭头同时也是“物”,因为这个已被显视出来的箭头已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这个箭头同时也是“象”,因为这个已被显视出来的箭头在其整体上已成为一个图象。由于这个箭头,表像和抽象之间的界限得以突破,客观与主观得到联系和沟通。老子在第一章就指出了“妙”与“徼”也就是小与大同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在宇宙源起时,也就是在第一个“信”出现时,宇宙的小就是那个“信”,宇宙的大也就是那个“信”,宇宙的表像是那个“信”,宇宙的本质(抽象)也是那个“信”。动的信息从一开始就被名为“信”,被名为“道”,而直到如今,仍然处处是“信”,仍然处处是“道”。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万物中都有“信”的存在,我们当然就可以依靠研究“信”的变化来了解万物了。老子以一个“信”来表示宇宙的最小单位很有深意,因为“信”字是“人言”的意思,这显然包含了“天人合一”的信念:当人的逻辑最终与宇宙的逻辑弥合为“一”时,才能称之为“信”。而所谓“言”,是人以“口”或“舌”说关于“一”的事情。老子是要说明,只有人才能通过逻辑思维知道并说出宇宙的始点“信”。
关于“孔”:为宇宙的最小状态。当宇宙处于其始点状态时,“孔” 既是宇宙的极小,也是宇宙的极大。
众甫:“甫”为“父”之意,“众甫”指最早出现的种种因素,他们是后来其他各种因素的源起因素。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俗译】
委曲反而得以保全,受压反而得以挺直,低洼反而得以盈满,衰敝反而得以更新。守少反而得道,贪多反而迷惑,所以圣人可以少到以“抱一”为得道的公式。所谓“抱一”是说,圣人以“一”为宇宙的万能公式,所谓“一”也就是“道”,或者可以明确地将“一”表述为:
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这个道“一”,自己看不见,反而处处被看见;自己什么都不是,反而处处都是它;自己从不炫耀,反而处处有功;自己从不争长争短,反而天长地久。正是道“一”自己从不争长争短,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之相争的。道“一”可以“曲成万物而不遗”,所以上古之时的人就总结说“曲则全”,这句话并非虚言。实际上,宇宙的整个过程来来去去,全可归于“道‘一’”,或者说“道‘一’”可以成全一切。
【导读】
老子认为,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动态是永不停息的,并因此造成种种曲曲折折,然而这些曲曲折折却表述了宇宙的全部信息。从整体上来看,宇宙的全部信息仍然可以用“一”来表述,用一个“道”字统将起来。
“曲则全”实际上是“龙”的活动过程。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俗译】
即使说到自然又怎么样呢?(或,人们爱谈论自然,那就说自然吧):狂风难吹上半天,骤雨难维持整日;谁造成的狂风骤雨?天地。天地做事尚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呢?所以凡有志于道的人,得到道的,其相同之处都在于道;得到德的,其相同之处都在于德;与道德错失机缘的,其相同之处都在于失。其相同之处都在于道的,道也就乐得与他们相同;其相同之处都在于德的,德也就乐得与他们相同;其相同之处都在于失的,失也就乐得与他们相同。总是自己先在“信”方面有所不足,所以才会有“不信”存在。
【导读】
老子在本章说到了自然现象易变,并认为人的活动更易变,因为将一种现象持续下去不容易,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不变的。然而,人要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得到了“道”,并可以因此与“道”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那些看事物已接近于事物的本质“道”的,就相当于是得到了“德”,并可以因此与“德”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那些既看不到“道”也看不到“德”的,就叫做“失”,且不得不与“失”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人若要达到“道”和“德”的高度,得持续不断地去追求“道”才能做到。凡不去追求“道”的,也就是说,凡不去追求事物本质的人,就只能总处在事物本质以外的范畴“失”之中。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俗译】
蹎着脚尖的反而是立不稳的;跨着大步的反而是走不稳的;自以为看得最清楚的反而是看不清楚的;自以为最明白的反而是不明白的;自我夸耀最有功的反而是无功的;骄矜自大的反而是不长久的。懂道的人对于这些会说:“如剩菜剩饭,多余的行为。”所有这些甚至连“物”都不喜欢,所以有道行的人不会这么做。
【导读】
老子在本章列举了不懂道的人的几种突出现象,实际上这种列举是可以无限的,因为只要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就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老子把“物” 作了拟人化的处理,说“物”不会喜欢不懂道的行为。因为“物”总是按道的规律运行,所以根本没有不按道的规律运行的“物”。硬要“物”不按规律运行,怎么做得到呢?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物或恶之”的意思。凡是懂得了道的,当然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俗译】
有“物”浑沌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这个混成之“物”孑然一身,寂寞、寥落、孤独,然而却毫无懈怠地运动着,它就是天地之“母”。天地之“母”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只是笼统地将其称之为“道”,如要硬给她叫个名,可以叫做“大”。一切都在发展中的“大”的领域之中:“大”又可以叫做“逝”,“逝”又可以叫做“远”,“远”又可以叫做“反”。所以说,天地之“母”──“道”可以称为大;天也是道,所以也可以称为大;地也是道,所以也可以称为大;至于人(因为反映了这些“大”),也可以称为大。在整个宇宙过程中,道、天、地、人这四者都可以称为“大”,而四者之中人可居其中之一。说到底,人是地的运行法则所造成的结果,地是天的运行法则所造成的结果,天是道的运行法则所造成的结果,道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自然而然地运行所造成的结果。
【导读】
现代物理学,包括(超)弦理论在内,都是研究关于有形态的“物”的。但是,老子却注意到了“物”在造成形体之前有一个过程,并专门去研究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非常道”。所以,不妨把老子的研究称之为“前超弦理论”。有了老子的理论作为基础,超弦理论才有可能完善起来。
要注意的是,本章暗含了一个“我”的因素,而文字上的表述都是关于“我”的逻辑思维的结果。老子这里所说的“天地”指的就是“我”所处的环境,也许可以大致理解为我们今天所指的太阳系的范围。而老子这里所说的“物”,指的是宇宙的初始态。老子便将这初始态称之为“道”。“道”的不断发展被称之为 “大”,“大”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逝”,“逝”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远”,“远”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反”。“大、逝、远、反”的动态是由“我”的位置而被反映出来的。老子这里是用“大”作为宇宙整体的代称,而道、天、地、人都处于“大”的领域之中,成为不同层次上的现象。低层次受高层次的支配和左右。所以,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道,道受制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当人懂得了“箭头‘一’”的时候,就等于是理解了宇宙的本质了。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俗译】
重为轻之根基,或者说轻必须以重为其根本;静为动之君主,或者说动必须以静为其根本。所以圣人尽管终日忙碌,却时时注意做事要适静和稳重。对于侯王来说,即使自身贵为万乘之主,虽有豪华宫殿,后宫嫔妃,却仍然万不可轻举妄动。轻举则易丧失臣民之心,妄动则易丧失君王之位。
【导读】
一切事物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果把一件事表示为一个箭头,就必然有两个不同的端点。人做事情要懂得不轻易去走极端,而要尽量去找到其平衡点,也就是要守持“中庸之道”。人在看到“荣”时,要能超越这个“荣”而看到其对立面“辱”,在处于好的状态时,要能超越这个好的状态而看到不好的状态,并避免进入不好的状态。谨慎地守持“中庸之道”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即使是对帝王将相来说也一样适用。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俗译】
善于驾车的人行驶时几乎不留下车辙之迹;善于言语的人说话时几乎不留下让人指谪的把柄;善于计算的人计算时几乎用不着筹策;善于锁门的人几乎没有不能打开的锁;善于捆绑的人几乎没有打不开的绳结。圣人以道德济世,使人人各得其所,所以说“无弃人”;圣人以道德顺万物,使物各有所用,所以说“无弃物”。圣人这种以道德应万变的方式就叫做“袭明”。所以说,与人为善者可以是不与人为善者的前事之师,不与人为善者可以是与人为善者的后事之师。不注重可引以为师的资源,不爱惜可引以为鉴的资源,即使是最聪明(最有智商资质)的人也只能算是个大胡涂虫,这就是学习方法的要诀和奥妙。
【导读】
做什么事都有诀窍。在研究探索宇宙特别是宇宙的起源上,其诀窍就是要去掌握“道德”,因为“道德”是宇宙的本质特征。“道德”是宇宙的永不变更的本质规律,贯串于宇宙整体过程之始终,所以掌握了宇宙的“道德”本质,就能够站在不变的立场上分辨出千千万万的变化。“道德”又可以分开来说成“道”和“德”,代表着宇宙本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俗译】
已知“雄”,则可守着“雌”,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天下溪”的境界,也就是可以产生“天地”的那种状态。若有了“常德”在其左右,一切就可以回到“婴儿”的状态,亦即宇宙浑沌初开的状态。已知“白”,则可守着“黑”,这样可找到产生宇宙的的公式。用这个公式,“常德”一般就不会产生偏差,可上溯到“无极”(宇宙诞生之时)的状态。已知“荣”,则可守着“辱”,这样可找到产生宇宙的“谷”。用产生宇宙的“谷”,可使“常德”充足,从而回归于宇宙的“朴”(初始)的状态。“朴”一旦“散”也就是“膨胀”开来就会变成“器”也就是“形”。圣人拿起这个“器”来用,把它作为治理和衡量一切的准则。用整体的观念来处理“器”就是“大制”。“大制”就是不再作分割,就是宇宙整体。
【导读】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在性质上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且可以用种种不同的词语来指称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本章所列举的三个对子:雄、雌;白、黑;荣、辱。须注意的是,这种列举可以是无限的,且不同的学者学派用词也有所不同,然而所描述的对象却是一致的,都是要描述出宇宙的起源及其初始状态。本章中的“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指的都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所谓“常德”则是指在不同的情形下利用箭头“一”:“德”指的是种种状态,“常”指的是不变的规则、公式。本章中的“婴儿、无极、朴”指的都是宇宙初生时由无形到有形的那种成形过程。“器”指的是宇宙总体之形已经构成。“大制”则是指以整体观念去看待宇宙。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或作「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俗译】
要想用“为”的方式(所谓“为”就是“物量”的方式)去“取天下”或者说“得道”,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是“神器” (所谓“神器”,是指“神”也就是“运动”处在“器”也就是种种“形”之中),不是人要“为”就可以得到的。硬要用“为”的方式的,一定会失败;硬要“物量”的,“物”最终会消失。“物”有自己运行的,有随着运行的,有热的,有冷的,有强的,有弱的,有可生的,有死掉的。所以,圣人的方式是“去甚”,也就是不去追求量多;是“去奢”,也就是不去追求奢华;是“去泰”,也就是不去追求庞大;即是把“甚、奢、泰”统统去掉,也就是去掉心中的一切,以“无为”的方式去“取天下”或者说“得道”。
【导读】
老子在这一章表述了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以紧紧抓着“物”不放的方式是不可能“得道”的。也就是说,宇宙的起源是一个特例:宇宙在其源起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物”,所以抓住“物”也就找不到宇宙的始点。老子认为“得道”的方法是首先在宇宙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点”,这就是“我”,即“我在”,一个确切的存在。通过个体的“我”扩大到集体的“我”,从而认识“他在”。“我”的无限扩张最终便可以对应于宇宙的无限,从而完成由“我”而最终包容整个宇宙的认识过程。这可以认为是老子的“存在论”。其次是进一步认识到“我在”是一个过程,并因此类推出一切都是过程,宇宙整体也是一个过程。这可以认为是老子的“过程论”。一切都是存在,一切又都是过程,存在和过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存在和过程统一于同一事物的观念可以称之为“集合论”,即一切都是存在和过程的集合。“存在论”、“过程论”和“集合论”的综合构成老子的“认识论”。“存在论”、“过程论”、“集合论”和“认识论”的最终结果是总结出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并可以用这个定律去找到宇宙的始点,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得道”。“得道”的最终结果是进一步去建立起宇宙“大方”,即建立起一个完美的宇宙模型,可以将其称之为“绝对空-时系”,以区别于后来在“绝对空-时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有种种“物”的“相对空-时系”。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俗译】
有“道”的君主,不以兵力强大而称霸天下。举兵之事最容易遭到还击。打过仗的地方,农事停顿,田地荒芜。大战之后,必然经济萧条,百事凋零。“善”无非是有“果”而已,也就是说,行善必然会结出善之“果”。但是,善之“果”是不能以强恶霸道的方式取得的。须知,切勿为了善之“果”而自高自大,切勿为了善之“果”而自吹自擂,切勿为了善之“果”而骄矜横蛮,切勿为了善之“果”而不得已,切勿为了善之“果”而强恶霸道。万物都有一个律则:一旦壮大到顶峰,就会迅速进入衰老的阶段,衰老的阶段就叫做“不道”,“不道”的结果就是迟早死掉。
【导读】
老子厌恶战争,并认为战争属于“不道”的范畴,也就是违反“道”的规则的行为。宇宙自然按照逻辑定律箭头“一”的“道德”规则运行下去,人类也是这个整体箭头的一个部分。然而,人类进程又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箭头来看待,也就是说,人类整体过程也就是一个箭头而已,且也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道德”。宇宙自然的“道德”的特征是“无思无虑”,无所谓意志。人类的“道德”却相反,是“思虑”的结果。人认识到了宇宙的逻辑规律,便可以进一步对这个规律加以利用,使自身的整体箭头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也就是说,人类的整体“道德”是保持自身整体箭头的良性发展趋势,并尽可能地使箭头的时间内涵得到增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类的“道德”应该做到使当前的人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同时也使今后的人可以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让良好的生存条件延续下去。而战争恰恰破坏了当前人们的良性生态,且由于物质的滥用和环境的破坏还使后人没有良性生态,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整体箭头的终止和毁灭。所以说,战争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俗译】
愈是上好的兵器愈是不祥之器,不仅人甚至连“物”也会厌恶,所以有道者不与其打交道。君子居住选择处于左边为贵,用兵则选择处于右边为贵。兵器是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是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不得使用。凡用兵之事,恬淡低调为好。战胜了,不要将其当成一件美事,如果将其当成一件美事,那就等于是乐于去杀人。对于乐于去杀人的人,天下人的意志是不会站在他那一边的。凡吉利之事,崇尚左边;凡凶煞之事,崇尚右边。所以,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是办丧礼的处理形式。战争死人众多,让人们哀痛悲泣,告慰亡灵。凡战胜者,应以丧礼之形式,祭亡灵,警后世。
【导读】
老子在本章继续谴责战争,指出战争属于人类的万不得已的行动。所谓万不得已,指的是不加以对付便对人类进程整体箭头构成致命威胁的危险。
虽然战争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人类是否可以完全杜绝战争呢? 假定人类整体都处于懂道的理性状态,战争应该是可以被杜绝的。问题是,如果有少部分人不理性怎么办? 要使人类文明的整体过程的箭头“一”达到丰富而完备的状态是难之又难,且须融汇人类全体的共同努力,而要对其破坏,却是少数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道”之理广为传播,让所有的人都能懂得什么是“道德”,并理性地遵循“道德”的轨迹。倘若如此,人类就有可能为自身设计出种种良性生存方式,使人类文明的整体过程的箭头“一”能够在内涵上得到丰富并在整体上得以延长。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
【俗译】
“道”之“常”(公式、规则)也就是“道”的源起规律是“无名”,或者说“道”之“常”的“名”可以叫“无”。“朴”虽然是极小极小,但是天下没有人能使之臣服的(或:天下没有不为之臣服的)。侯王若能将“道”和“朴”守住,万物自己会将自己献出来。降甘露的时候,天上地下相互配合,不要人命令,自己就会均匀地分布开来。“制”也就是“有”从一开始就有“名”了,既然都有了名,这些名便为我们所知。我们一旦知道了这些名,便可以顺其自然,如此只会是有所益而无所害。道之存在于天下,犹如江河湖海之存在于山川峡谷之中一样。
【导读】
老子在本章指出,自然的“道”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反,人只有“守道”,也就是按照“道”的规律行事,才能得到最大的益处。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俗译】
能了解他人的人就可以叫做“智”;能了解自己的人就可以叫做“明”;能胜过他人的人就可以叫做“有力”;能胜过自己的人就可以叫做“强”;能知足的人就可以叫做“富”;强行的人就可以叫做“有志”;不失其所的人或者说能守持自身位置的人就可以叫做“久”;死而不亡的人就可以叫做“寿”。
【导读】
老子在本章为人划分了一些类别,这些类别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道”的结果。从整体上来说是“道”,从具体上来说也是“道”,“道”无所不在。然而,人总是处于种种不同的具体环境之中,而“道”又以种种不同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加之人与人在理解力方面的差异,有的对“道”理解得深一点,有的对“道”理解得浅一点,如此,则在理解“道”的结果上也就产生了种种不同。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校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俗译】
当“大道”散布开来时,既可左亦可右。万物依靠着“大道”而默默无言地生长发展。“大道”大功告成自己却不霸占其“有”的名位。以爱去养育万物却又不是万物之主。“常无欲”,可以叫做“小”。万物归附于“大道”而“大道”却又从不要主控万物,这可以叫做“大”。圣人从来不去追求大,然而最终能得到大。
【导读】
“大道”指的是宇宙最初源起时的状态。这种源起有两种情形,一是指宇宙自然的源起状态,一是指人利用心法去摹拟宇宙自然的源起状态,这两种情形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人处在宇宙之中,可以看到宇宙的庞大,而且,就“大”而言,再也没有比宇宙整体及其发展更大的东西了。对宇宙这样的庞然大物,人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和理解呢﹖如果人们想从“物”的角度去一点一点地发现,以期最终拼凑出宇宙整体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发现必然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无限的过程,且宇宙除了可见的“物”以外,还有不可见的部分。对于“物”,圣人反其道而行之,以“常无欲”的方式去找到宇宙的“小”,得到了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并在这个定律的帮助下重构宇宙,从而了解到了宇宙从始点发展起来的整体情状“大道”,解决了关于“大”的问题。换言之,和宇宙整体相关的“大”的问题是一定得从其相反的一面“小”来加以解决的,且“小”和“大”在其源起时是一致的,即“大”等同于“小”,因为其源起时就只是一个始点而已。从过程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一切都必然有其始点,所以可以说,具有“始点”便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老子所说的“常无欲”就是一种专门去寻找事物始点的“非常的”方法,且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的方法,即使将对象换成宇宙整体也是同样适用的。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俗译】
手中执有“大象”也就是“道”,会无往而不利,且这种“往”不会有害。“安”然后“平”,“平”然后“太”,“太”然后“乐”,“乐”然后“饵”,“饵”然后“过客止”,再然后“道”从“口”出:“淡而无味,看又不见得看得到,听又不见得听得到,但用起来却永远也用不完。”
【导读】
“大象”指的是宇宙整体。宇宙整体是怎样的形象? 从逻辑上讲,宇宙的整体形象就是一个“箭头‘一’。所以,“大象”指的就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宇宙从其始点到“我”所在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一条过程上的轨迹,人可以利用其心法走完这条轨迹。老子认为,人要使自身的心法产生效果,要经过“安、平、太、乐、饵”五个阶段,从而达到轨迹的终点“过客止”。然而,这个终点却又曾是宇宙的始点“口”。从这个始点再返回到心法的出发点就可以认为是宇宙的轨迹,尽管这是一条重构的宇宙轨迹。自然的宇宙轨迹与重构的宇宙轨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用重构的宇宙轨迹来代表自然的宇宙轨迹。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俗译】
若要将其合上,得先将其张开;若要使其弱,得先使其强;若要将其废掉,得先将其兴起;若要夺取,得先给与。能用上述方法来处理事物,就叫做“微明”。
柔弱最终会胜过刚强是一般的规律,因为柔弱还在初生阶段,而刚强已快走向死亡了。象鱼不能离开渊中的水暴露出来一样,“国”之“利器”也不可能脱离“国”本身而显示出来让人看个清楚明白。这里所谓“国”指的是“非常道”的范畴,所谓“利器”,指的是“非常道”范畴中的种种微小因素。
【导读】
老子在本章介绍了一种方法“微明”。所谓“微明”,就是去探究并弄明白最微小的因素。而要做到这点,就得找到事物的始点,从始点一路走回来,才能够真正找到事物的最小因素。老子认为,处理一切事情都可以使用这种“微明”的方法。所以,在探索宇宙始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微明”的方法,一直追溯到并进入到“无”的境界,然后再转回来去找到宇宙的始点,因为那就是造成宇宙诞生的最小的因素。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俗译】
以“无为”的方法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就是“道”的普遍规律。侯王若能遵循“无为”之道,万物万事都将自己处于“化”也就是“无”的状态。如果处于“化”的状态还想兴起的话,我们就可以镇之以“无名之朴”。所谓“无名之朴”,是“朴”的“无名”的形式,其实也就是“无欲”,是“无”中还未出现任何趋势的状态。如果一切连任何趋势都没有,其状态就是“静”,也就是天下一切都自己处于安静而稳定的状态。
【导读】
“道常”指的是“道”的“公式、定式、规律”。老子认为,“无为”是人能够得“道”的唯一方法,因为“道”总是从“无”产生的,即所谓“无中生有”。所谓“无为”,就是使事物保持在其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对于已经存在的事物,人可以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事物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推衍出来,并作为同类事物的借鉴,从而以保持事物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的办法来避免不利于人的情形发生。“名”指的是事物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如果能够去掉这个“名”,其趋势也就不存在了,这种情形就可以称之为“朴”。“朴”也可以称之为“无欲”,是事物产生之前的还未出现任何趋势的“静”的状态。老子认为,以“无为”的办法,可以避免乱象的发生,从而达到他所期望的“无不为”的效果。所谓“无不为”,就是可以从“无”开始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即是将事情引导至和保持在对人有利的方面。老子用“无为”而“无不为”表明,“无为”是“得道”的唯一办法。“无为”的方法也被称之为“心法”,是人动用自身的逻辑思维的方法。人必需经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的程序才能对一切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可以用抽象来对应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当人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并能从逻辑上重构宇宙的源起过程时就是所谓“得道”。所有的事物都在逻辑上有其本身的状态和位置,这种情形也就是“自定”的意思。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俗译】
“上德”若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德”。接下来就必然是“有德”。“下德”若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失德”,但接下来就必然是“无德”。“上德”的本质是“无为”,因为其范畴为“无以为”,也就是“上德”已不可再上溯了。“下德”若要下溯,就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了。“上仁”若要上溯,属于“无以为”的范畴。“上义”若要上溯,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上礼”若要上溯,属于“莫之应”的范畴;“上礼”上溯却无所应,即为“莫之应”,于是下溯,也就是“攘臂而扔之”,成为“乱之首”,其实也就是混沌之初。所以,道的阶段之后是德的阶段,德的阶段之后是仁的阶段,仁的阶段之后是义的阶段,义的阶段之后是礼的阶段。至于礼的阶段,属于“忠信”的薄的趋势,属于“乱”也就是“混沌”的开始。在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之前的称为“前识者”,属于另外的范畴,是“道”的升华,即所谓“道之华”,也是“愚”(“无”)的范畴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是在“厚”的地方求“道”,而不是去“薄”的地方;是在“实”的范围求“道”,而不是去“华”的范围;总之,凡不在“此”(即“道、德、仁、义、礼”五个范围)的都不“取”,亦即“厚此薄彼”。
【导读】
《道德经》一书又被人们分为《道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和《德经》(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此章为《德经》的第一章,为《道德经》一书的核心。这一章若没有弄懂,就等于没有得到老子的“道”。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老子的“道”就可以说是宇宙学,特别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问。老子把自己的“道”称之为“非常道”,并将其划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再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这就构成十五个小的阶段或者说步骤,包含着老子的“非常道”──或者将其说成“前超弦理论”──的核心内容。
若以现代人研究科学的方式加以重新表述,可以把老子所分的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列表如下:
阶段 上下 编号 形态 维数 象之特征
道 上 1 愚 无 无(前识者)
道 中 2 点 0-维 信,(动)点,太极
道 下 3 开弦1 1-维 箭头“一”
德 上 4 闭弦1 1-维 无极圈
德 中 5 超闭弦1 1-维 一圈一箭头
德 下 6 开弦2 2-维 阴阳两个圈
仁 上 7 闭弦2 2-维 一大圈含阴阳两个圈;太极图1
仁 中 8 超闭弦2 2-维 太极图1又加含两箭头
仁 下 9 开弦2 双2-维 太极图2
义 上 10 超开弦2 双2-维 两直角相交之太极图加含两箭头
义 中 11 开弦3 3-维 太极图3
义 下 12 开弦3 3-维 3个太极面相互作用运动
礼 上 13 开天(内感应) 3-维 六箭头感应连接形成卦方坐标方圆
礼 中 14 辟地(外感应) 3-维 六箭头冲破天圆地方;膨胀开始
礼 下 15 乱 3-维 匀态数字宇宙空间:绝对空-时系
“大丈夫”之拆字:
“大丈夫”是儒释道及普通大众都使用的词汇,属褒义词,其所以有褒义是其包含了人对宇宙的认识深意在其中。
1). 何为“夫”?
夫:能冲出“天”者为夫也。
2). 何为“天”?
天:大一为天。有大一和小一之说:庄子曰:至大无外为大一;至小无内为小一。“小一”, 至小者也,小之极也;“大一”,至大者也,大之极也。 “大一”为宇宙的最大态貌。
3). 何为“大丈夫”?
大:一人或人一为大,阴阳合一为大。大小为阴阳集合之称谓。阴阳不分,可笼统称大小,分则称阴阳。大亦阴阳,小亦阴阳。
大丈:丈量之极至矣。又,庄子:“无为为之谓之天”,“ 大丈”即是“无为为之”也。
大丈夫:天外有天,不仅有此“天”,而且有彼“天”;丈量以致于量出此“天”而达彼“天”者为“夫”也:故,能大丈者方为夫;或者说能“无为为之”者方为夫。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俗译】
过去已经得到过“一”(“一”﹦道)的:“天”以一作为其“清”的基础;“地”以一作为其“宁”的基础;“神”以一作为其“灵”的基础;“谷”以一作为其“盈”的基础;万物以一作为其“生”的基础;侯王以一作为其“为天下贞”的基矗其结果必然为:“天”若无“清”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裂”的结果;“地”若无“宁”为基础恐怕会出现“发”的结果;“神”若无“灵”为基础恐怕会出现“歇”的结果;“谷”若无“盈”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竭”的结果;万物若无“生”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灭”的结果;侯王若无“为天下贞”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蹶”的结果。“高”是以“下”为基础的。所以,侯王总是自己称自己为“孤、寡、不谷”。这是不是专门在作贱自己呢?不是。贵贱不是这样的问题,侯王不以尊号称呼自己,反而能成其尊贵,就象人们把稀少的美玉当作宝贝,而不把俯拾皆是的石头当作宝贝一样。
【导读】
本章以几个具体例子列举了通过使用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而得到了所期望的结果,以此来证明其定律“一”的有效性。既然这个定律是有效的,所以若不遵循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老子指出,本质和表象不是一回事,不能以现象来作为准则,而要以本质作为标准。为此,老子建议侯王以谦虚的表象来保持其自身的至尊的地位,因为这个地位才是为侯王带来一切的本质因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俗译】
利用“无为”的“逆反”的方法,可以使“道”整个地动起来。“弱”一直可以弱到为我们所用的“无”。天下万物生于“有”,而这个“有”却生自于“无”。
【导读】
“反者”指的是古中国人的根本“道”法“心法”,也就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利用心法,人可以以相反的方向走完宇宙已走过的逻辑轨迹。老子认为,这种与宇宙轨迹的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是一个由强到弱的渐进轨迹,且逐渐减弱的趋势的最终结果是进入到“无”的境界。这种“无”的境界就是本章所谓的“弱者”。当人的逻辑思维从“无”的境界返回时,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无中生有”的情形,这实际上也就是宇宙产生的过程的本质情状。所以,本章中的“道之动”指的是与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有无”或者“强弱”;“道之用”指的是自然方向的轨迹“无有”或者“弱强”。但是需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轨迹“道之动”还是轨迹“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所造成的轨迹。古人将人的心法所造成的轨迹与宇宙自然的轨迹的弥合称之为“天人合一”。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俗译】
对待“道”的态度:上等的,按照“道”奋力实行;中等的,将信将疑;下等的,大笑特笑,而且,不笑仿佛不足以为在说道。所以,《建言》说:光明之道却仿佛暗昧;前进之道却仿佛后退;平坦之道却仿佛崎岖。道德最高尚的人,胸怀如渊谷般深广;行为最清白的人,举止仿佛受到屈辱一般;德行最广大的人,仿佛总觉得还有不足之处;要建立起高尚道德,仿佛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质朴纯真的人,仿佛让人感到还有瑕疵。最大的“方”没有对角;最大的“器”慢慢形成;最大的“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一切物质之中,但又不霸占这些物质的名位。只有“道”能善待一切,成就一切。
【导读】
按照对待“道”的态度,老子分出了三大等级:懂道的“上士”;不懂道的“下士”;介于懂与不懂之间的“中士”。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下士和中士也有可能最终成为上士。在现实中,下士是最爱议论和嘲笑“道”的,而且跟下士辩论也没有什么意思,上士也不会以讥讽来与下士相计较,因为下士根本不懂“道”,跟他计较只会对他造成伤害而非帮助。所以,上士遇到下士的评击嘲笑,大多保持泰然处之的态度。如此,从人事的表象来看,上士岂不是受辱了吗? 但事情似乎也只能如此而已。
“上德、广德、建德”都是指“道”:“上德”指最初出现的“道”;“广德”指“道”的扩展;“建德”指“道”的延续。“大方无隅”指的是宇宙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轴(x,x‘; y,y‘; z,z‘)在六个方向上的延伸,“大器”指的是有对隅的“大方”,是“大方”的完整形态;“大音希声”指的是宇宙在整体上没有声音;“大象”指的是隐藏在一切之中的本质规律“道”。从整体上说,“道”不因人的意志而停止其运行,人通过“道”可以了解到宇宙的发生和发展,所以“道”是最值得尊崇的。人类作为一种宇宙现象,本身也离不开“道”的规则,所以对于“上士”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身先守持“道”,与此同时,不断将“道”的“理”广为传播,让所有的人都能懂“道”,都成为“上士”。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俗译】
由道产生一(现代人记为x, x‘),由一产生二(现代人记为y, y‘),由二产生三(现代人记为z, z‘),由三(三阴三阳,即x, x‘; y, y‘; z, z‘)产生万物(万物:首先表现为“数”和“位”)。万物总是以背负着“阴”而投往“阳”的方式运动,以“气”(即“八卦”)的中而用之(即:“冲而用之”(第四章),或可将其称之为“中庸定律”)的方式达至“和”也就是平衡。
人们所厌恶的称呼,“孤、寡、不谷”,而王公拿起来作为称呼。所以,事物就是这样:受损的,也有它受益的一面;受益的,也有它受损的一面。前人教我的道理,我也拿来教人。过分强硬的,也就是硬要以“为”的方式来构筑宇宙整体的,就难以正确地运用逻辑反溯之法“箭头‘一’”,更不可能得到宇宙的对立面“死”。我将把此当作指导一切的根本原则。
【导读】
老子在本章给出了绝对空时系的宇宙坐标,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经形成,其在发展上就永远不会变形了,因为这个坐标系得到了一个数学定理的支撑,这个数学定理就叫做“费尔玛大定理”。1995年,怀尔斯(Wiles)证明了“费尔玛大定理”是成立的。该定理的成立表明,直角坐标系中的比例关系永远存在,或者说,如果形成了一个直角坐标系,且该坐标系需要发展,则该坐标系只能在直角关系不变的情形下发展下去。这意味着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扩张不产生形变,也就是说,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小到无限小,也可以大到无限大。但是,人们至今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该定理的巨大功用:“费尔玛大定理”应该成为宇宙学的基本定理,因为该定理是支撑着宇宙存在的根本原理。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吾谓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俗译】
天下最“柔”的东西,可以随便出入天下最“坚”的东西。“无有”,也就是“道”,可以随便出入看起来一点间隙都没有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道行”中对人最有益的是什么,那就是“不言之教”,也就是“心法”(﹦逻辑思维)的规律;那就是“无为之益”,也就是“无为”(﹦逻辑方法)的规律;这两点是天下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导读】
茫茫宇宙,庞然大物,哪怕是最坚硬的东西,都不能逃脱逻辑规律的制约。逻辑规律就一种而已,相对于万物,可以说少到了极点,然而正是有了它,才有了一切的存在。不仅如此,人还能通过逻辑了解到一切,所以,逻辑是宇宙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而且,对人而言,能够利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维则是最有益的。
老子所说的“不言之教”,首先是一种教育,在于“教”人如何激活自身的逻辑功能。老子认为,要激活人自身的逻辑功能的最基本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言”,也就是默默无语地进入沉思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找到逻辑,利用逻辑去建构一切。“不言之教”的目的是要达到“无为之益”,而要得到“益”,首先要达到“无为”。所谓“无为”,是一种利用逻辑将事物推衍到其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是必需的,因为人的有效的逻辑思维是属于后天的培养而造就的,是以人类的现存认知体系(包括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教”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本质的方面。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俗译】
名誉和生命哪个才算更重要?生命和财富哪个才算更珍贵?取得和亡失哪个才算更有害?样样都想要,必然导致“大废”。取藏愈多,所遭致的亡失也愈多。只有“知足”才不致遭辱,只有“知止”才不致遭害,一切才可以长久。
【导读】
老子在本章强调了古中国人做事时所奉行的原则,一为“知足”,也就是做事要能做到“恰到好处”;一为“知止”,也就是做事要能做到“适可而止”。这些话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是永远都难以完成的理想境界。为什么呢? 因为事物时时都在变化,所以“知足”和“知止”也得时时作相应的变化。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懂得了变化才能满足“知足”和“知止”。然而,“知足”和“知止”却是丰富一个箭头的时间内涵的基本方法。如果能不断丰富一个箭头的时间内涵,这个箭头就能够“长久”保持下去。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能为天下正。
【俗译】
“大成”,看起来总像是难以完满无缺,但用起来却可以没完没了;“大盈”,看起来总像是中有空虚,但用起来却可以无穷无荆禀性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像是容易屈服;技术最高巧的人看起来像是有点笨拙;辩才最好的人看起来像是有点木讷。动可战胜严寒,静可以战胜酷热。“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导读】
宇宙整体总处于变动之中,仿佛刚刚达到完美,然而一下又变了。人要理解宇宙整体,就得懂得变化之道,也就是要最终懂得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而这又需要人能做到内心“清静”,使自身进入“无”的境界才能懂得。所以,“清静”才是得到天下之“道”的正确方法。“正”是使其“止于一”的意思,所以,所谓“天下正”,实际上就是使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指的都是非常道的境界。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好淫色也。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俗译】
每当天下“有道”也就是天下太平,则人民生活安定,无需战马,因为马都拿去耕田或做活去了。每当天下“无道”也就是天下混乱,连怀孕的母马也不得不拉上战场,只得产驹于荒郊野外。最大的罪过就是“可欲”,也就是不懂得有所节制,不懂得适可而止。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欲得”,也就是得了还想得。所以,懂得“知足”,也就是懂得适可而止,这便是“知足之足”,这也可叫作“常足”,或者说是“知足之常”,亦即为“知足”之“公式”。
【导读】
“知足”,也就是使事情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古人所尊奉的处世原则。这个原则是建立在懂道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当一切大致处于“道”的轨迹时,即人大致上处于理性状态时,社会也大致上处于安定的状态。然而,当人不知足时,也就是被欲望所左右时,人的理性就被拋弃于一边,社会也就会出现动乱、祸害甚至战争。“知足”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相反,这是一种最极积的处世态度。“知足”要求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作出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作出最好的判定和拟定最好的生存措施,使人类能够从一种良性生存状态过渡到另一种良性生存状态。人类所要对付的应该是造成人类生存威胁的自然灾害。从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而言,人类应当能使当前的人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并能让后人也能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使好的状态不断延续下去。长期的战乱,使老子厌恶战争,呼吁停止一切战争。但是,老子之后的两千五百年来,种种人祸战端又何尝有终止的征兆呢? 反而是愈演愈烈。这表明人类并未处在“正道”之上。人是否能战胜自身邪恶的欲望,消除种种人祸和战乱,进入到理性社会呢? 前人实在难于规定今人怎么做和做什么,同样,今人也难于规定后人怎么做和做什么。人所能做得最好的情形就是在当世之时自身守持“道”,并把“道”留传给后人,如此而已。然而,对于人类而言,“知足”实在是一门永远研究不尽的学问。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俗译】
不用走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指“道”)的来龙去脉;不用从窗户望,就可以知道“天道”(指“道”)的来龙去脉。求“道”这种事,走得愈远,知得愈少。所以,圣人不用走出去就可以求“道”;不用往外看就能讲得出“道”;不用做这做那就能以“无为”(心法)成就“道”。
【导读】
老子认为,要推衍“道”,根本用不着走到户外去看这看那,只需呆在家里推衍就可以了。因为走到户外去看这看那,不管走得再远,也不管看得再多,都是属于人的感性认识的部分。尽管人的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然而,推衍“道”的规律却不是感性认识所能胜任的,而是需要人的理性认识,需要人以其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进行分析推衍才能做到。换言之,推求宇宙规律以及寻找宇宙始点属于人的理性认识的任务而不是属于人的感性认识的任务。现代科学有寄望以巨型望远镜等先进仪器来解决宇宙起源问题的倾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是再大的仪器,也都不过是人的感性认识的延伸。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涉及到宇宙的整体规律,只有将人的感性认识转换为理性认识,才能最终经由抽象的过程加以完成。老子认为,以“无为”的方式可以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俗译】
每天的学习都应该有所“益”,也就是有所长进,有所收获。但是“为道”却相反,方法是首先要把心一点点地“损”,使之最终能达到“无”的境界,(且人的“心”能达到“无”的境界就是“无为”,其更深一层含义是要求人在“无”的境界里有所作“为”。)用“无为”的方法,可以达到“无不为”,也就是可以取得无所不能的效果。所谓“取天下”或说“得道”,也就是说要获得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公式是“无事”。如果心里哪怕还有一件事,都不可能正确地使用“常”这个逻辑思维的万能公式,也就不可能做到“取天下”。
【导读】
老子拿“为学”与“为道”相区别,指出了两者相反的性质。在“为学”上,每天的学习都应该有所收获,这就是“益”的方面,且人们对此是熟悉的。“益”的相反的方面为“损”,老子认为这是“为道”所要做到的。但是人们对此却常常有所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逻辑方法“心法”,是一种关于宇宙的整体观念。“损”就是减少,“损之又损”就是不断地减少,该渐进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达到“无”的境界,这就是所谓“无为”的含意。但是,应当特别注意,“心法”是一个双向过程,所以达到“无”并不是其终极目标,而是要懂得从“无”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为道”看成是完成“有(我在)-无”的过程,其目标是达到“无”的境界;可以把“为学”看成是完成“无-有(我在)”的过程,其目标是“取天下”,也就是从“无”开始以逻辑重构宇宙。可以说,能把宇宙重构出来,使其从“无”中再生,也就是老子所谓“无不为”的含意。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俗译】
圣人没有普通人的片面之心,因为圣人心地宽广到可以容纳所有人的心。圣人之心的特点是(能用心法来处理关于宇宙的一切):能善待我的我亦善待之,不能善待我的我亦善待之,此为“德善”(达到了德的境界就是善,把道包容起来就是德),即总是用“善”去对待一切;能信我的我亦信之,不能信我的我亦信之,此为“德信”(达到了德的境界就是信),即总是用“信”去对待一切。圣人心怀天下,做事兢兢业业,为天下寻找“浑沌之心”(宇宙起源的根本原因)。天下人都注视着圣人的一举一动,然而圣人对待百姓却象无知的小孩对待事物一样一视同仁。
【导读】
古代的圣人大致等于现代的科学家。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创制了八卦和文字以后,圣人就成了承传八卦和文字的人,所以圣人便成为古代文化传统的代表而受到普遍的尊敬。八卦是远古人的宇宙模型及其数学体系,关于八卦的原理被称之为“道”,而关于八卦和道的学问体系则被称之为“易”。古圣人与后来自称为“圣”的帝王是不同的,因为与百姓之间没有上下的统治关系。古圣人全身心投入研究,其成果也常常对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向,所以老百姓关注圣人的工作是自然而然的。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以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俗译】
说到(“道”的或说宇宙的)生与死这种事(可以用“九死一生”来概括):“生之徒”占十分之三,“死之徒”占十分之三,对于“人之生”而言,“‘动’之死地”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生生”属于“厚”的部分。
听说有善于“摄生”的人,也就是那种遇到种种危险也死不了的人:行路不会遭兕牛老虎之害,打仗不会遭甲兵刀枪之害;因为兕牛的角连不知怎么使上劲,因为老虎的爪连不知怎么使上劲,因为甲兵的刀枪连不知怎么使上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真正懂得“摄生”的人看得到“死”,所以可以避开“死地”,也就是不到可以被置其于死的地方去。
【导读】
俗话有“九死一生”之说,可以作为本章之注解。宇宙到现今在总体上可以计为十个不同的逻辑过程。“生之徒”为宇宙的初生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小过程,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与“生之徒”相对待的部分为“死之徒”,也就是指“无”,也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动之死地”为膨胀开来的绝对空-时系,其也与“生之徒”相对待,所以也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死之徒”为“愚”或“道之华”的范畴;“生之徒”和“动之死地”为“非常道”的范畴。剩下的十分之一为“人之生”,属于“常道”的范畴,其实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处的宇宙,可称之为“相对空-时系”。相对于“人之生”的过程有“实物”的情况而言,前述九个逻辑过程都是没有“实物”的状态,所以老子以“死”字来加以描述。
处于“人之生”的常道范畴中也有生命上的生与死的问题。老子认为,人若不到能置自身于死的“死地”(死的范畴)去,则人就必然仍然可以处于“生”的范畴中。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俗译】
道所产生的,便为德所畜留。物一旦有“形”出现,则亦有“势”出现。所以万物莫不感到道可尊敬,莫不感到德可宝贵,没有不按上述道与德的公式运动发展的。尊道而贵德,这就是万物的“命”,而万物的“命”就是“常自然”,“常自然”就是按照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自然而然地发展。所以,凡道所产生的,便被德所畜留。“物”在德的“势”中生长、发育、成熟、壮大,从生养到覆灭,都在德的“势”中。能让万物生生不息,却不占“有”的名份,能有所作为而又不依仗工具,能让万物生长却不为其主宰,这就叫“玄德”。
【导读】
“道”代表着宇宙动的方面,“德”代表着宇宙中静的方面。“道”的运动造成了“德”,同时“德”反过来又成为“道”的容身处所和运动范围。以第二十一章所说的“箭头”为例,“道”的动态“信”的运动所形成的向量轨迹“箭头”就是所谓“道生之”的全过程,且这个箭头整体就是“德”。动点“信”生成箭头的运动可以称之为“冲动”。值得注意的是,当“德”形成之后,由于并未出现使“信”消灭的因素,所以这个“信”就只得停留在“德”之中,即当“信”的“冲动”达到至极而不再前进时,原来的箭头便转化为一条线段,且箭头或线段就是“信”这个动点在直线运动中的“力”的单位。此后,“信”既没有消灭它或推动它的因素,便在“德”中游荡,且这种在一线段之中的游荡运动可以被视为“摆动”。“信”的自由“摆动”的最终结果是停留于平分线段的中点,从而完成“德畜之”的全过程,且“信”的这种结果所造成的平衡就叫做“中而用之”,也就是所谓“中庸定律”。同时,这条包含着处于其中点的动态单位“信”的线段就可以被视为“物”,此即为“物形之”的含意。但是“信”却并未改变其动态性质,又由于线段两边的平衡均力作用,“信”被卡在线段中点,其动态便开始改变形态,只在线段中部运动。其运动的结果是把线段撕裂成一个小小的“面”,且由于其不断地运动,这个“面”的边界也不断得到扩张,直到最终造成一个圆面为止。“信”的这种造成“面”的运动可以称之为“振动”,而且,“面”的边界的扩张可以被视为振动波的原始形态。当圆面形成之后,圆面边界与整个面的相互作用使圆面逐渐均衡化,其均力的作用最终便将动点“信”逼迫处于圆心位置,从而完成“势成之”的全过程。这个圆面就是动点“信”及其箭头或线段的“势”,也是其最大的势力或势态单位。其后“信”的运动就按第三十八章的“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演化,最终形成“大方”和“大器”,即宇宙初始态的“体”。“信”永远都在宇宙的“体”中运动,这就是“信”的“命”或者说是“信”的自然而然的“常”态,且“体”以其本身接纳“信”的运动的情形就叫做“玄德”。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俗译】
“万物”总有一个开端,这个开端便可以认为是“万物”之母。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万物之母,我们当然就可以知道万物为其子;如果我们已知万物为其子,我们就可以再去寻找其母。一个人能不断地用上述方式来了解道,了解万物,可以说是终生受益而无害。不妄视,不乱说,运用“心法”的道法,终身都会受用不荆妄视,乱说,不运用“心法”的道法,终身都会一窍不通。凡是做事可以称为“明”的,也就是说那些懂得按法则做事的人都可以发现事物的最细小处,凡是做事可以称为“强”的,都知道去寻找事物的薄弱环节作为其着手处。借助光,可以在黑暗中再见光明;避免失败遭殃,就叫做“习常”。
【导读】
宇宙有没有开端﹖一般地说,现代科学认为其有开端,但这却不是一个肯定的回答,其原因在于还没有判定的标准。但是,若按照一切都是过程的观点来看,也就是说,若按照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来判定,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其肯定的回答是:宇宙必然有一个开端。老子认为,这个开端就是产生其后万物的原因,所以这个原因就可被视为万物之“母”。老子要求人们不断地在“母”和“子”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和思索。老子把“母”划属为“非常道”,把“子”划属为“常道”,成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同时,这两者又构成一个总的范畴“道”。老子进一步又从范畴“道”看到了其对立面,并将其称之为“愚”,属于“道”以外的无意义范畴。于是,“愚”和“道”便构成了老子哲学上的最大的观念范畴,这是一种“至大无外”的观念范畴。老子认为,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可以穷尽宇宙的最小和最大,所以可以成为指导一切的根本规则。
第五三讲→大道之行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话,还须要小心谨慎。因为不小心的话,还恐怕会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这为什麽呢?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因为我看到了大道本来就很平坦的,很宽大的。可是偏偏有些贪妄的人,他喜欢寻找小路走。这样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害了自己。这些都留给我很大的警惕
朝甚除
就以一些当朝的文武百官,为譬喻吧。朝纲都已经保不住了
田甚芜
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经荒芜了
仓甚虚
仓库的稻米也已经快要没有了
服文采
但是还有一些贪官污吏尚穿著华丽的衣服,来显示自己的尊贵
带利剑
身上还带著明亮的利剑来夸耀自己的强悍
厌饮食
不但如此,更是一心追求美餐、美酒来吃喝享受
资货有余(资另本作财)
而且只顾自己的财货有余,更不去接济别人
是谓盗竽(竽另本作夸或跨)
像这种人,不就是像极了恶人的作为吗
非道也哉(另本也)
所以像这样的作为实在很不合乎大道的。
054→善建章第五四
第五四讲→德的余荫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天地之间如果建立有形的东西容易被拔去购置有形的物品容易被取走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
不容易披取走这为什麽呢因为道德是建立於无形的心中所以没有形体让力量拔去也没有其他力量能让无形的道德脱落
子孙祭祀不辍
所以能够在生的时候行乎道德的人他死了之後仍然有社稷宗庙让子子孙孙祭祀代代相传不绝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因为他的德实行於身所以他的善德才有如此的完美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所以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修德充实於身的话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余荫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如果这个有德望的人德化於乡里之间则乡里之间必然能够得到教化上的长处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邦另本作国)
如果德化於国家的话这个国家也必然会得到兴旺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话也一样能够感召天下
故以身观身
因此我明白以上这些道理之後我就以自己的身心体悟去观察别人的一切作为
以家观家
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观察别人的家庭教化
以乡观乡
以自己的乡里教化去观察他的乡里教化
以邦观邦(邦另本作国)
以自己的国家教化去观察其他国家教化
以天下观天下
以现在的天下教化去观察未来天下教化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变化情况呢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
055→含德章第五五
第五五讲→德性深厚的人
含德之厚比於赤生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无邪的婴儿一样那麽的无知识那麽的顺天自然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搏另本作抟)
所以毒虫要螫他他也不怕猛兽要伤害他他也不怕凶恶的野鸟要扑抓他他也不怕因为他毫无伤人之心亦无惧怕之意
心灵中纯然物我两忘那里会去顾忌毒虫之螫猛兽之害以及野鸟的扑抓呢
骨弱筋柔而握固
别小看这些婴儿虽然筋骨柔弱可是当他握起小拳来却是非常的硬朗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峻另本作或全)
他虽然不懂得男女之间的情欲更不懂雌雄之间的交合可是他的真阳之物却能常勃起
精之至也
这就是他的真精已达到极点的表现啊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嗄另本作)
你看他终日的号哭但是声音仍不沙哑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气已达到极致的表现啊
和和曰常
因此由以上的举动我们可以知道赤子之心不但不怕外物的伤害况且骨弱而握固无知而阳举坚哭叫而不嘶哑这些表现
就可知道婴儿他保全了太和之气而我们不能保持这些太和之气就是我们欲心动而神乱嗔心动而气耗情欲动而精散这就
是我们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的原因啊
知常曰明
如果够知道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谁是真我的人能够明白真我的人他的心自然能够像秋天的月那麽明亮像晴天中的
潭水那样明净所以这种人也是明智的人
益生曰祥
这种人也自然知道保养先天太和之气以增益长生之道能够增益长生之道的人就是吉祥的人了
心使气曰强
但是现代的人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气反而妄动暴躁自以为很刚强的样子其实这都是不对的举动
物壮则老
因为你妄动暴躁这都是勉强的行为勉强的行为总是支持不久支持不久就好像万物的强壮就会老了老了不是早日迈向
死亡之道吗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所以这都是不会合乎道的举动呀不合乎道的举动就要早日自我灭亡了
↑
056→道贵章第五六
第五六讲→悟道的人
知者不言
真正悟到道的人心与道合可是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就像释佛所说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达摩祖师所说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
心意用工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醮乾洞庭湖可见道是如何的微妙了
言者不知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欢在大庭广众高谈阔论行为乖张高傲自取其实这种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
塞其兑
所以有道的人他自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纷争
闭其门
关闭他七情六欲之门
挫其锐
折挫他锋芒又高傲的锐气
解其纷
这一切才是解脱纷扰烦恼的方法
和其光
同时有德之人他毫无高傲之心就是有功於众生可是他的心与众生的心仍然能够像灯光与灯光在一起的时候那样的混合
同其尘
那样的不矜奇不立异不粉饰随俗同尘
是谓玄同
他的作为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别反而与人共同相处
故不可得而亲
但是这种人你想亲近他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心同虚空是不染情欲的
不可得而疏
你想疏远他也是很难的因为他慈悲为怀关爱世人使人难以舍弃他的恩德
不可得而利
你想利益给他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淡然无欲只是抱著取之众生用之众生而已
不可得而害
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有解脱之心能够超出生死的假相
不可得而贵
你想贵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贪慕荣华富贵的虚名地位
不可得而贱
你想轻贱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心灵中时时怀有如瑰宝般的牟尼宝珠
故为天下贵
因此外在的形像以及褒贬毁誉都不能打动他本心的自在所以这才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了
↑
057→治国章第五七
第五七讲→治国之道
以正治国
治理国家要以正道的方法不要以奇巧的方法
以奇用兵
只有在用兵的时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奇巧的方法
以无事取天下
因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平安无事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
吾何以知然哉以此
我为什麽知道这个道理呢就是以下的道理给我的启示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比如治理国家如果发布禁忌太多的政令就不能便民人民於无法顺利工作无法顺利工作农工商生产就要少了所以
人民就会越来越贫穷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如果人民拥有太多利害的杀人武器打杀的事件自然就多因此要治理人民就会愈感到混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技另本作伎)
如果人民有技巧的居心时一些邪恶又奇怪的事物就越来越多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在法令设得很多的时期就是道德仁义失落的时候道德仁义失落的时候盗贼恐怕就要越多了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所以上古的圣人曾说只要我浑全天理顺天应人人民就会自我约束自我导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只要我虚心恬淡不妄动不纵欲人民就会自然归於清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只要我不施禁忌太多的政令去扰动百姓的行动与安宁就是便民然後人民自然康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只要我不贪慕享乐人民自然也会归於纯朴
058→察政章第五八
第五八讲→治国方针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淳另本作醇)
治国的方针若能以宽大为怀的胸襟人民反而过得淳朴安定知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治国的方针若是私智自用严刑苛罚人民反而狡诈多端忧虑不安
祸兮福所倚
因此灾祸的里面已经隐藏了幸福的到来譬如说发生过灾祸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贵因此才知行功立德去追求永恒的
幸福之道
福兮祸所伏
幸福的里面也潜伏著灾祸比如说没发生灾祸的人他不知珍惜幸福反而为非作歹奢侈浪费造下罪业一日因缘成熟
灾祸就要临头了
孰知其极其无正耶
但是像这种祸福循环物极必反的道理有谁能够了解他的究竟有谁能在无形中去认识这些真理呢
正复为奇
所以人心不古本来是正直的道理人却认为那是奇怪的理论
善复为妖
本来是善的教导人们却认为那是妖怪的行为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因此世人迷昧於邪正善恶的分别这种日子已经很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所以唯有圣人他为人的方针能够在保持方正之中又没有锐利的棱角去割伤他人
廉而不刻(刻本作刿)
他为人清廉可是在处事方面又很厚道绝不疾恶太严或苛刻太甚
直而不肆
他为人正直可是绝不直率得过於放肆
光而不耀
他心性光明可是绝不炫耀(於)他人这就是圣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
059→长生章第五九
第五九章→治人事天
治人事天莫如啬
治理世人以及事奉上天最好的方法就是精神不妄泄
夫惟啬
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全备心德全备就好像回复到自己的本性
是谓早服
像这种事就像每个人起床之後要穿衣服一样是首要的事
早服谓之重积德
所以起床穿衣服也是我们早已习惯的事而且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是不断的做我们的德性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样累积下来
的德性一定是深厚的
重积德则无不克
一个德性深厚的人他要治理人要事奉上天就没有不能胜任的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既然是没有不能胜任的就难以估计他力量的极限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像这种力量难以估计的人也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了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有这种人来治理国家就像国家的褓母一样能够率天下之道治理天下当然可以长久了
是谓深根固蒂(蒂另本作柢)
就好像根深牢固的树就能结出结实的果子
长生久视之道
如果以这个道理去实行於修身养命方面这种人无形的生命也可以长久的生存在人们的眼前让人崇敬奉养朝拜因为治国
与修身是一样的道理呀
↑
060→治国章第六十
第六十讲→纯朴祥和的世界
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另本作亨)
治理大国家就好像在烹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翻动它否则就会将一条鱼煎得破碎不堪治理国家也是一样不要常常去
变动政策否则人民也会因政策的变来变去而难以适应感到烦闷所以这都是为政的人因为失去诚信使人民对遵守法律也
失去信心的结果
以道莅天下
因此为政的人如果能以道的无为清正诚信去治理百姓的话自然能够达到和气致祥的目的
其鬼不神
连恶鬼的作乱也难以显出神奇的灵应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但恶鬼难以显出神奇的灵应就是威灵的神明也不会去伤人因为百姓都是善人神爱善人尤所不及怎会去伤人呢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所以非但威灵的神明不伤害人就是圣人在世的时候看到人民善气祥和他也不必慨叹人生[生或是心之误写]不古
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气去伤害一些为非作歹的伪君子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如果能够达到[无为]无形的鬼神与在世的圣人都不伤害人这就是天下德性感交的时候也好像天下之人都回归到本来
天真与纯朴的世里那样的祥和与清静
↑
061→为下章第六一
第六一讲→大国谦卑小国谦恭
大国者下流
大国该学大海的卑下自处虽是居於下流
天下之交
但是唯有居於下流才能成为百川众流交会的归处
天下之牝
就好像天下的雌性动物
牝常以静胜牡
常以柔弱的静定自处但是却能胜过雄性动物的刚强躁动
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
这就是以静定为下反而能胜刚强躁动的原因所以说大国若能以谦卑自处更以诚信有礼对待小国
则取小国小国而下大国
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服更能取得小国的归向之心小国若能谦卑自处更以诚信有礼对待大国
则取大国
就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更取得大国的崇敬之心
故或下以取
所以无论是大国谦下以求小国的信服
或下而取
或是小国谦下以求大国的信任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畜另本作蓄)
大国为政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爱护天下百姓既然天下百姓皆是安定纯朴治理大国的使命也算是达成了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另本入)
小国治理百姓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愿意侍奉人民使其过得平安无事因此他对大国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大国能将小国平等看待而已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所以无论是大国或是小国如果要达到这种目的首先就要以谦卑自处
故大者宜为下
而且最要紧的就是大国应该首先以谦卑低下做为模范能够这样天下自然太平了
↑
062→道奥章第六二
第六二讲→道的奥妙
道者万物之奥
道是万物之中最精微最奥妙的东西
善人之宝
善人经常视为修身养命的至宝
不善人之所保
就是不善的人也会依赖道来保障自己例如俗语说盗亦有道就是最佳的佐证可见坏人有时候也要仰仗道来保护自己
美言可以市
所以有时候当你讲出一句话合於道的至善美言就可博取别人的钦佩
尊行可以加人
这就是说只要你合於大道行事有尊贵的行持就能高人一等
人之不善
人往往有迷昧的时候而做出不善的事
何弃之有
可是只要你有改过向善的心谁不会原谅你呢谁还会遗弃你呢但是最怕你的忏悔之心不诚良知不坚本性不改力行不恒
所以才会自弃弃人为人所弃
故立天子置三公
所以说如果你不以道而行即使得到世间的一切如拥有了至上的王位又设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後拥
虽有拱壁以先驷马
两手又拥有希世珍宝的美玉乘坐富丽堂皇的马车如此的尊荣华贵
不如坐进此道
还不如体悟大道深入道心来得实在永恒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所以古代的圣人才如此的尊贵大道这是为什麽呢
不曰求以得
无不是因为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如果不这样做便要背道而行一旦背道而行就要造下罪业了
有罪以免耶
一旦造下罪业难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惩罚吗
故为天下贵
所以道实在是天下最贵的了
↑
063→无难章第六三
第六三讲→圣人的处事
为无为
圣人处事不是为了欲望而处事也不是为了贪得而处事更不是为了私利而处事纯是为了大公无私而处事
事无事
圣人的行事不以心机而行事不为功业行事不为名利行事心性中纯然虚无为怀而行事
味无味
圣人的品味不是为了情欲而品味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品味更不是为了贪欲而品味纯然是以自然淡泊无味而品味
大小多少
可是凡人的心灵欠缺常常以大为小以多为少而圣人的心境就不同了他心灵中一切具足不缺少一物因此圣人能以小为大
以少为多
报怨以德
所以圣人的心灵是万德具备心中无怨假使有人误会他对他产生愤恨的心理他还能以德报怨绝不怀有报复之心
图难於其易
因此如果你想学圣人的作为必先从容易的事做起能将容易的事做好才能将困难的事情做好
为大於其细
要做大事情也是一样先从细小的小的事情先做好能先从细小的事情做好大的事情才能做好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所以说要做天下的难事必先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要做天下的大事必先从细小的事情开始
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
因此圣人他总是先从细小容易的事情开始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做大事业
故能成其大
所以他最後根基稳固终於能成就大事业可是凡人他轻视心性的修养他们以为那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都做不好怎能
成就大事业呢
夫轻诺必寡信
这就好像一个人马马虎虎点头答应的事这个人一定没当做一回事没当一回事的答应必然是缺少信用的
多易必多难
还有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而且事先一点也不准备的到时候发生的困难反而越多
是以圣犹难之故终无难
所以圣人开始的时候先把每一件事都认为困难事事戒慎自己时时反省自己最後反而天下无难事了
↑
064→辅物章第**
第**讲→修己治人的方针
其安易持
国家安定的时候为政的人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
其未兆易谋
为什麽呢因为一切纷乱的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如果有违反正常的事情刚要发生便能一目了然能够一目了然才容易找出
图谋的对策
其脆易判
就好像说一件事情刚要形成的开始总是比较脆弱的比较脆弱的东西总是容易分化
其微易散
也比如说微小的东西容易散失尚未凝结的事物容易分散
为之於未有
所以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绸缪於事情未发展的开始
治之於未乱
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在尚未混乱之前就先做好治国的基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好比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树木它的成长也是从一粒细小的种子开始萌芽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一栋九层楼高的平台也是从一畚箕一畚箕的泥土累积起来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要走千里的路程也是要从脚底踏出第一步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因此行为超出以上过程的人一定会失败的因为他太执著太任性太执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缺德的人就会失去一切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所以圣人了解这种道理之後他就守住浑全的德性不与人纷争也不执著得失之心既然不执著得失之心所以也没有失落的痛
苦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只因一时的松懈而遭到失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因此能够将最後关头当做开始一样谨慎的人他就不会失败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所以圣人所欲求的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譬如圣人欲求的是自在解脱而不是贵重的金银财宝
学不学
圣人所学的是一般人所不喜欢的好比圣人所学的是内在生命的哲学而不是追求虚荣浮华卖弄心机
复众人之所过
所以圣人他只是想回复到自己的本性良知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为违背自己的良知而已
以辅万物之自然
这就是圣人将所要做的事先去了解先去实行然後他才能辅佐万物回归自然纯朴
而不敢为
因此圣人他的任务太大了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为而乱了修己治人的方针啊
065→玄德章第六五
第六五讲→回归纯朴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古时候了解以道治国的人不教人民斗智机巧
将以愚之
而教人民纯朴敦厚为什麽呢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因为国家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人民的智谋太多
故以智治国
所以如果以智谋来治理国家的人等於教人民互相斗智一旦上下互相斗智自然两败俱伤在两败俱伤之下国家就要要乱了
国之贼
因此这种教人民斗智的办法实在是教人民为贼呀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反过来说倘若在上的人不以智巧治国人心自然纯朴人民生活自然安定无争这才是国家的福祉
知此两者
所以如果有人知道以上两种道理的人
亦楷式能知楷式是为玄德
就可成为治理国家的模范能够成为治国家模范的人就是有玄妙德性的人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当玄妙德性发辉到更深更远的时候在外表看来似乎与世俗的轨道相反
然後乃至於大顺
其实这正是使人民更归於纯朴归於和谐的妙境啊
↑
066→江海章第六六
第六六讲→谦卑低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众流之王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就是它善於处在低下的地位使百川众流之水无论净秽皆能容纳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民另本作人)
圣人他能够高居万民之上就是他心口一致而且先谦自己的言语自称为下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民另本作人)
所以如果你也想居於别人的先前那麽你必须先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才会尊重你反之你轻视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就轻视你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另本圣人)(民另本作人)
圣人就是知道这些道理所以他虽然居於上位可是他处处谦虚为怀使居於下方的人民都不感到威重的心理厌力
处前而民不害(民另本作人)
所以圣人虽居於所有人的先前可是人民会自然的崇敬不会去嫉妒他或是加害他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而且天下的人都乐於推举他而不讨厌他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就是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人也就没有人能胜过他了
↑
067→三宝章第六七
第六七讲→慈祥的爱心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人都说我把道讲得很大其实看不出道有什麽能力根本不像很大的样子
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
不错就因为道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东西如果它某一种东西的时候
久矣其细也夫
岂不是很久以前就被人认为那是一件很细小的东西吗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保另本作宝)
但是在修身处事方面我有三项要诀只要你持有它就是你身中之道了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那就是第一慈祥的爱心第二节俭纯朴第三不敢自高自傲居於别人的先前
夫慈故能勇
因为慈爱才能产生勇气就好比一位母亲为了儿子的生活就必须背负自己责任的勇气这就是慈爱所发辉的勇气
俭故能广
因为节俭自己的精神不妄泄所以才能精神饱满使先天之气运转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元神复位然後天地任我邀游
更能发辉广大的救人救世大事业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因为谦虚卑下的美德才能受人尊敬拥载像这种德性的发辉正是大器晚成的写照
今舍其慈且勇
可是现在有人舍弃了慈祥的爱心而好勇斗狠且好出风头
舍其俭且广
舍弃了节俭纯朴而荒淫无度且浪费光阴
舍其後且先
舍弃了谦虚退让而好争好斗且瞧不起人
死矣
像这种人就是自己想要快一点迈向死亡之路了
夫慈以战则胜
所以说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气才是永恒的勇气此种勇气才有真实的力量以此种力量去对付逞强邪恶之辈的扰乱才能得到
真正的胜利
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而且以慈爱来防守就能得到巩固因为慈爱本是上天所赋的本性尽到天赋的本性天下之人就会拥护爱载能够得到拥护
爱载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够得到巩固的支持了
↑
068→不争章第六八
第六八讲→最佳的勇士
善为士者不武
最佳的勇士绝不会夸张自己的武力也不会逞强好斗更不会显出凶狠的样子
善战者不怒
最好的战士是时时保持太和之气以及养精蓄锐绝不会轻易就暴躁发怒
善胜敌者不争
最会打胜仗的将帅是最不想要宣布和敌人交锋打战如果宣布与敌人交锋打战也是为了早日和平著想
善用人者为之下
最会用人的长官常常关怀部下为部下著想如此的信诚关照才能让部下信服拥载
是为不争之德
以上这些都是不与人相争的美德
是为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顺其古道所表现的极致啊
↑
069→用兵章第六九
第六九讲→真正的胜利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军事专家有一句箴言我不敢主动先向对方挑战只有在对方已经开始攻击的情况下才起而应战我不敢以残暴好杀之心去
争强争霸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国土使战争早日平静
是谓行无行
这样的打仗虽然国军士气高昂可是去没有杀气腾腾的凶恶
攘无臂
虽然高举著臂膀高呼著口号可是却没有凶残暴虐的模样
仍无敌
虽然互相打仗可是却没有不共载天的深仇要怀恨在心因此这种人不是为了好杀好战而打仗只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而
打仗像这种慈爱光辉的打仗才能使军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胜利的象徵
执无兵
所以说这种战争虽然手里拿著兵器可是这正是正义之手不是杀人的凶手
祸莫大於轻敌
灾祸的发生都是好战好杀的人所引起的而这种人也是过份轻敌的人殊不知轻视敌人就是失败的主因因为再小的国家只要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军民同心这种力量的韧力就远胜凶残暴虐的好战之军为什麽呢因为一个是顺天行事一个是逆天行事
差别就在於此
轻敌几丧吾宝
因此轻敌的人就会失去陆拾柒章所讲的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项宝贝失去这三项宝贝以国家来说等於等於
失去国家的命脉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所以说不以好杀好战去打仗而以顺天行事悲悯苍生出战的国家它到最後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
↑
070→怀玉章第七十
第七十讲→我的言论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的言论实在很简单你们应该容易了解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对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是现在天下的人本性已经迷昧了所以才不了解我的道又难以遵照我的道去做
言有宗事有君
因为我所说的言论都有个宗旨我所说的事情也都有个含意
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
可是你们就不了解这些宗旨又不了解这些含意这都是你们受到耳目见闻所染已久的原因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说的话更
不知道我所讲的道理更不了解我的心意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另本矣)
因此真正了解我道的人的确太少了大概是我所说的道太珍贵了吧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因此圣人就好像一位身外披著破旧衣服的人可是内却怀有宝玉别人怎麽会知道呢
↑
071→不病章第七一
第七一讲→知与不知
知不知上
已经了解道却认为自己还不了解道的人是真正了解道的上等人
不知知病
尚未了解道就志得意满而且还自吹自擂自以为了解道的人就是得了高傲夸张的病症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唯有先知先觉的人了解高傲夸张是一种病所以以後才不会再犯上这种病
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就是这种人所以以圣人就没有这种病因为他知道高傲自取是一种病所以圣人就不患这种病了
↑
072→畏威章第七二
第七二讲→爱惜自我
民不畏威则大畏至矣
做什麽事都胡作非为而且又毫无畏惧的人比较大的灾祸很快就要降临这正是自寻的罪恶之途也是自寻的毁灭之路
无狭其所居
因为你们不要把你以後的去路狭窄起来应该要开阔你的心胸就好像四海之内皆兄弟无处不是我的居所无处不是我的归处
一样的广阔
无厌其所生
而且你们不要厌弃真我应该赶快去修身立命使真我不生不死不来不去自在解脱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因为唯有这样不厌弃自己的真我天地万物也才不厌弃你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所以圣人只求明心见性而不受外在的一切蒙敝本性
自爱不自贵
这就是圣人爱惜真我的大生命不受因果轮回的拘束因此他不贵重身外的荣华富贵以及人间的虚情假爱
故去彼取此
这就是圣人看轻假身而求真我的解脱
↑
073→天网章第七三
第七三讲→因果罗网
勇於敢则杀
凡是想表示自己勇敢而残暴好斗又胡作非为的人必会遭到杀身之祸
勇於不敢则活
凡是不敢轻举妄动又不逞强好斗的人就可以明哲保身
此两者或利或害
以上两种人一种是对自己有利一种是对自己有害
天之所恶
这就是上天的本意讨厌刚强好斗的人
孰知其故
可是有谁能够知道它的原因呢
是以圣人犹难之
就是圣人也难以了解这些道理但是冥冥之中就好像有这个定数有这种感应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不相信你看吧天的法则天的造化它经常不与万物相争可是它从古代到现在无论你怎样与他相争到最後还是它得到胜利
不言而善应
这好像上天虽然不说话可是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感应
不召而自来
不用你去安排与召请它自然就降临下来
坦然而善谋(坦另本作)
而且报应较快的反而知道警惕知道忏悔反省报应较晚的罪恶就愈深罪恶愈深的灾祸就愈惨像这种因果报应好像
上天早就谋算好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漏另本作失)
这就是上天散布下来的因果罗网吧它就是那麽的广阔那麽的稀疏可是对因果报应都丝毫没有漏失呀
↑
074→司杀章第七四
第七四讲→暴政之下(一)
民常不畏死(常有版此字)
政治家如果施行暴政老百姓一定不堪暴政的摧残如果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也不怕死了就想起来革命反抗
奈何以死惧之
到了这个时候执政的人才想以杀人去威胁百姓有何用呢
若使人常畏死
因此如果百姓生活在安定的时候他是怕死的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为非作歹执政的人以政治清明的作风把这些为非作歹的人抓起来审判死刑还有谁敢再来送死
常有司杀者杀
但在暴政之下一切情形就不同了常常遇有在司法官的命令之下刽子手才杀人的
而代司杀者杀
也有一些不是司法官命令之下也不是刽子手就乱杀人的
是代大匠夫代大匠希有不伤其手矣
就好比一位不是砍柴的木匠也要代替别人去砍柴这种代替别人去砍柴的事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啊
↑
075→贵生章第七五
第七五讲→暴政之下(二)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暴政之下执政的人只顾自己纵欲玩乐对人民失去仁义礼智信在这个时候课税必然超过人民所得人民在入不敷出
又劳力用尽的情况下自然就饥饿不堪了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这就是执政的人失去仁义礼智信的原因所以人民也跟著奸诈虚伪等到这个时候要治理百姓就困难重重了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求另本作生)
一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人民也就不怕死了这都是在上位的人纵欲玩乐过份奢侈的原因才使人民不怕死的结果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所以唯有清心寡欲恬淡虚静才是真正贵重他自己的生命自奉太深纵欲太深反而是轻视自己的生命
076→柔弱章第七六
第七六讲→柔弱与刚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人在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後身体才变成坚硬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万物也是一样你看花草树木它在活著的时候也是柔软的只有死了之後它才变得坚硬
故坚强者死之徒
由以上的道理可以知道如果守住刚强顽固的人就是想快点迈向死亡的人
柔弱者生之徒
反而谦退柔弱的人才是走向永生之路
是以兵强则不胜
因此逞强於兵力喜欢战争的国家往往得不到胜利
木强则拱(拱另本作共)
就好像树木强大的反而要遭受砍伐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所以说经常自夸强大的人反而使人讨厌让人看不起他而以让退柔弱自处的人反而让人崇敬拥戴
↑
077→天道章第七七
第七七讲→天道的微妙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天道的微妙就好像拉开弓箭准备射击的情况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目标在高的地方弓弦要往下拉目标在低的地方弓弦就要往上拉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距离较短的拉开弓箭的力量就要小一点距离较远的拉开弓箭的力量就要大一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的微妙也是如此物极必反循环不已万物总是在平衡又调合的情况下生生化化调节运转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可是世人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在为人处事方面常常去做锦上添花这些虚伪的事而救济贫困这些实质的工作却少有人要去做
孰能以有余奉天下
所以有谁能够将有余的精神与财力奉献给天下贫困的人呢
唯有道者
我想只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因此圣人体悟大道还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
成功而不居其不欲见贤耶
顺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这是圣人他不愿处处夸耀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长处去补助天下百姓的不足这於是圣人所行的天道啊
↑
078→水德章第七八
第七八讲→柔弱的益处
天下莫柔弱於水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了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先另本作胜)
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其他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它总是得到最後的胜利如石头丢到水里就被它涵盖因为它有包涵性
如火遇到它就会被扑灭因为它有化解性如泥土遇到它之後就变得柔软因为它有柔韧性
如木材浸在水里就会腐烂因为它有渗透性如钢铁浸在水里就会生锈因为它有浸蚀性
以其无以易之也
而且它无论在什麽地方柔弱低下的本性绝不更改因为它有平等性
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以上这些都是代表著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原理
天不莫不知莫能行
像这样的事实天下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可是世人就很少有人能够学习水的榜样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全国人民的污秽与侮辱之人才称得上国家的主人翁能够承受全国灾难的重担才称得上天下之王
正言若反
你看像这种卑下委屈的话就是圣人柔弱的真正本性但是却能得到反面的益处呀
↑
079→左契章第七九
第七九讲→上天的德性
和大怨必有余怨
世人好胜之心甚强私心过重所以常常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争执或是结下仇恨像这种事情都是双方自负心甚强
才产生的结果因此纵然在某种机缘下有人出面调解了恩怨可是双方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隐藏心中还是难以化解的所
以这种和解只是勉强的和解
安可以为善
像这种勉强的和解难道可算是完善的结果吗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故有德司契
所以唯有圣人的心虚静恬淡不与世人纷争计较如果有恩於世人也不惦念心怀就好像放款的官员尽管发出款项没有舍不得
的念头也没有回报的思想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为
无德司彻
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就好像是催讨债款的人借多少讨回多少一点也不放松这不就好像无德的人布施了一些金钱财物心
里就一直惦念著回报吗
天道无亲
所以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钦佩了因为它养育万物是不分亲疏贵贱同样的施予恩惠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应该学习上天
的德性
常与善人
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跟它一样拥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了
↑
080→不徙章第八十
第八十讲→纯朴的世界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佰另本作伯)
如何回复到纯朴的世界呢应该像人民很少的小国家一样大家都过著纯朴和谐的生活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在这个时候人民安居乐业相处无事就会尊重自己也不想到处搬家了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
这个时候虽然有船有车也没有人争先恐後想去乘坐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就是武装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放
在那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时候人民吃饭都觉得甘甜粗衣都觉得华丽居家都觉得安乐风俗习惯都觉得乐趣
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
邻近的邦国互相远望都觉得友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觉得调合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时候人民生活满足就是活到老也是没有怨言更不想搬家了
↑
081→不积章第八一
第八一讲→圣人的使命
信言不美
信实的话不是花言巧语所以听到耳里总是不悦耳动听
美言不信
花言巧语的话虽然动听可是不一定是从心里讲出来的因此这种话总是缺乏信用实在
善言不辩辩言不善(言另本作者)
美好的事物良善的言语不必去费口舌争辩费了口舌争辩的事情便非良善的言语也非美好的事物
知者不博(博另本作搏)
求真的大智慧者社会知识不必广博广博反而得了知障这就是圣人守一而万事毕的原理
博者不知(博另本作搏)
所以求得外在广博的知识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因为追求外在的形象越追越远越追越迷而且永远无法探求真正的答
案
圣人不积
因此圣人不必追求外在的知识更不必追求物欲来占为己有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以与人己愈多
他只是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人去礼让人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结果反而受人来钦佩让人来崇敬不但如此
另一方面更使的博爱精神留在世人的心灵中刻下了永恒的追思和怀念
天之道利而不害
因此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万物而不去侵害万物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的道理只是负担调合大自然的使命而并不与人群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