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气、血津液的中医知识介绍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而脏腑必须获得气、血、津液的滋养,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气、血、津液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整个人体生命过程,这些物质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化生和补充。这中间,气、血、津液布到全身,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而经络本身也需要气、血、津液的营养。由此可见,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此外,“精”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精”;狭义之精,即指藏之于肾,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的精微物质。这已在本章第一节“肾”中论述,此外不再重复。
(一)气的概念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被引起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运动表现。总而言之,可以认为是一种能动的物质,而物质的运动即为气,由此而产生各种功能。
(二)气的功能
气是一种的变化着的物质,气的这种运动变化过程就称为“气化”。由于气化作用,而产生如下四方面的生理效能:
1、推动作用气的活动能力很强,生机勃勃,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气推动和激发的结果,由此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所以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气的运动变化过程。
2、温养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说明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所以人体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是气的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机体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时,外邪就得以入侵而发病,所以气虚患者易患感冒等。
4、固摄作用,称为“气能摄血”。此外,汗液、尿液、精液的正常排泄而不致过多,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平衡有重要意义。
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时,又常引起气虚、气滞等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为元气不足等。气滞则是气的流通发生障碍的病理现象,有时也称为“气郁”。由于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郁滞不见两胁胀痛、胸闷不舒;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纳差等。
(三)气的生成和分布
气的生成,总的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肾中之精气、(主要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由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气),以及经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丰富,以及脾、肺、肾等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和作用、来源的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归结起来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它来源于先天,是先天精气所化,所以叫做“元气”。但它需要后天摄入的营养不断补充和培植,才能保持充足而不断发挥作用。元气根于肾,由肾分布到全身各处,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在人身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元气充沛,则周身组织器官功能活跃,机体强健而少玻
2、宗气宗气又称“大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宗气积聚之处称为“膻中”,为气之海。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维持肺的功能活动,推动呼吸: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协助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营气主要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较有营养的部分。营气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称为“营气”。正由于营气是血液的组成成份,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因而习惯上往往营血并称。又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4、卫气卫气也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雄厚强捍的部分,其性“剽疾滑利”,活力甚强,运动迅速。因而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有温养皮肤、肌肉、脏腑,调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发挥了保卫肌表、抵御外邪的防卫机能,所以叫做“卫气”。又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此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不同名称的气,它们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分布、作用于该处,分别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生理活动。
气散布于全身,流行于各处,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其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养的,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气的升降出入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二、血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
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具体来说,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化,化生营气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转化为血,再注之于脉,运行到全身。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之于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此外,肾精的转化为血,也是血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有“精血同源”的说法。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故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无不由血液供给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此,血虚而血的滋养作用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面色不华或萎黄、肢体麻木等证候。
(二)血液的循行
血液生成后,有规则地在脉道中周流不息。血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而且与肺、肝、脾也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血液依靠心的动力,通过脉道循行于全身;肺主气,而朝会百脉,肺气贯注心脉,协助心脏,推进血液运行;肝藏血,以调节全身的血流量,使血液的供给更符合生理的需要;脾统血,使血液循行脉而行,不致逸出于脉外。所以,血液的运行和调节,主要是由心、肺、肝、脾等脏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涕、泪、唾液等。但津和液之间又间又略有区别,较清稀的水液称为“津”,较浓稠的称“液”,不过津液本同一体,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津液来源于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它布散于全身,其中津渗透浸润于肌肤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于骨节、脏腑、脑髓间,以滑利关节、润血脉的津液,则是血液的基本成份。
(二)津液的代谢,主要与、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有关。脾脏运化,把吸收来的水液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散作用外达皮毛,然后带着废料通过皮肤为汗而排出;另一部分水液,则又在肺的肃降作用下,经过三焦通道,下送达肾,通过肾的蒸化,分清泌浊,清者重行吸收再度利用,剩余部分带着废料通过膀胱为尿而排出体外。肺、脾、肾等脏腑密切协作,互相调节,不断地进行津液的吸收、输布和潘泄,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由于汗和津液都是津液的代谢产物,因此,有时将汗、尿也笼统地称为津液。
津液代谢是维持人体内水液平衡的重要环节。因此当津液缺乏时,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燥裂、口渴、鼻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内脏津液不足,也可引起各种津伤化燥的病证,如肺燥干咳、胃燥口渴、肠燥便秘等。反之,如果津液运行障碍,代谢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就会造成体内水液潴留,发生水肿、痰饮等病变。这是津液发生病变的两种基本病理现象。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尽管各自有不同的生成过程和生理功能,但它们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产物。因此,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转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和血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紧密联系。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的气化;血液的运行,要依靠气的推动;控制血液在经脉之中循环,必须有气的固摄,,所以说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概括起来,则是“气为血之帅”。另一方面,气的生成和发挥作用,需要血的充分供给营养,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血旺则气足;反之,如果大量出血,就可导致气的走脱而衰微,所以说“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因而在病理方面,气血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气虚可以导致血虚,血虚也能引起气虚;气滞可以导致血淤,血淤也能引起气滞,两者互为因果。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和津液之间也互相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津液的生成、输布乃至排泄,无一不是脏腑气化作用的结果,气旺则津液充足,所以有“气能生津”的说法。如果气不化水,将会影响津液的代谢,导致水液停留,发生痰饮、水肿等疾病;若因气虚不能固摄,可造成津液的大量流失,发生漏汗、多尿等病证。另一方面,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这叫做“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病变也会来气的一些病理变化。例如:津液的大量丢失,气往往会随津液而散脱,这叫做“气随液脱”。如果水液在体内积聚,又能阻碍气机的流通,影响脏腑的气化活动。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
津液和血都属于阴,都具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津液存在于血脉的内外,在脉中的津液是血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由脾胃化生吸收后上输到肺,与脉中的营气相结合,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为血液,运行于全身;而血中的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也就成为脉外的津液。津与血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病理情况下,也互相影响。津液亏损常可导致血虚,而营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不足。如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会使血液耗伤,引起心悸等症,这是津伤而导致血少,心失所养的例证。另一方面,如大量失血后,可出现口渴、舌面干燥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贵乏的症状。因此,《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为临床亡血者不可发汗,津夺者不宜动血之诫。
小结
人体的结构主要由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三大部分所组成。它们在机体虽然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脏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的基本功能是贮藏精气,特点是“藏而不泻”。其生命的主宰。肝主藏血,并调结血流量;又主疏泄,对调整全身气机重要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都由此获得给养,故获“后天之本”之称,并能统血,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肺主一身之气,司宣肃而行呼吸,通调水道,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肾主一身之水液,藏精,主骨髓通于脑,肾中的阴阳是全身的根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先天之本”。腑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饮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特点是“泻而不藏”。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功能大多与五脏六腑有关。
经络是人体各部分之间联系的通路。它由经脉、络脉两部分组成。经脉之中有正经和奇经,正经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相应的脏腑有络属关系,其循行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气注于其间,气血通行其中,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奇经即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八脉,错综交叉于十二经脉间,起到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经络在生理状态下,有运行气血,联系周身,转导感应,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病邪也可循经出入,而反映各种病变。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联系,可以察知疾病的病变所在,进而指导治疗。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其中,气是一种能动变化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形式和生理功能。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最基本的是元气。在气化运动中,气表现为推动、温养、防御、固摄四方面的基本功能。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可从肾精转化而来,循行于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布散于全身,滋润组织器官,它还是血液的组织成份。气、血、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的网络联结,联系形体组织(皮、肉、筋、骨、脉)、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以气、血、津液等为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一个即各有其生理活动特性,又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生命活动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