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的绝招
三、克服障碍因素,实践高效学习
那么,如何能够克服个人学习的障碍因素,实现高效学习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很多答案。走进一家大的书店,你会发现各种各样所谓“高效学习方法”的书籍占据了一大排书架,从幼儿教育启蒙到中小学学习指南,从高效阅读、速记、记忆到成人研究性学习,不一而足。鉴于学习的个性化以及已有大量介绍具体学习方法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本文不对学习方法面面俱到,也不深入讨论阅读、记忆等过程,而是结合第一部分提炼出来个体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重点论述如何突破限制高效学习的心智模式障碍,强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能力。
(一)学习内容的甄选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谁也无法学完所有的知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明确要“学习什么”可能比知道“如何高效学习”更为重要。学习内容的甄选重点在于如何找到自己的短板,并且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资源的可获得性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通常如果学习动机够,学习态度大概不是问题。一般常见的学习态度偏差有:被动、专注力不够、只顾眼前缺乏前瞻性、偏食──选择性的学习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家重新检视自我:我是谁?我为什么干这件事?我现在该做什么?一年后我该获得到什么样的成就?三年(或五年、十年)后我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当你改善了自我认同,不只学习态度改善,生命的态度亦定有正面的转变。
(三)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缺陷
IBM总裁老沃森曾经说过:像我们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全世界只需要25台;而现在,各种性能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的超级计算机部署的台数恐怕无人数得清楚。因此曾经有人感慨地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限制,制约了你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植根于我们头脑中的各种限制,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否则,我们就只能束手束脚,不敢去尝试和创新。
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爱说“这样不行”、“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诚然,这样可以避免孩子重复很多错误,或者陷入危险之中,但当孩子慢慢长大,这些“限制”、“禁止”已经进入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可能也不敢去尝试那些曾经被父母、老师、朋友告知“不行”的东西。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做更多的事,而周边的环境有设置了很多限制,父母、家人、朋友经常挂在嘴上的“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不要太冒险”等等看似关心我们的“关照”,也使我们失去了奋进、挑战自己极限的勇气和冲动。事实上,如果勇敢地试一试,我们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他们不是简单重复一些禁止的指令,而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让孩子自己去领悟。所以,相比之下,西方的孩子似乎比中国孩子更具有创造性。
以下两则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你能行!
这是笔者从《读者文摘》上看到的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故事的轮廓却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很小的时候患了一种病,医生告诉他的父母,他可能永远不能象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了。但父母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当这个小孩子一瘸一拐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他们没有阻拦----这个孩子学会了走路;当孩子在学校里报名参加长跑队、参加竞赛时,他们没有阻拦----这个孩子非常刻苦地训练,最后,他获得了州长跑比赛的冠军。
你是一只雄鹰,不是鸡
从前有一只鹰,很小的时候因为意外变故落到了鸡窝里。鸡妈妈把小鹰当作自己的宝宝,同其它小鸡们一起抚养着。慢慢地,这只鹰长出了雄伟的身材和强壮的翅膀,但它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只鹰,它认为自己是一只鸡。它也羡慕过蓝天上展翅高飞的雄鹰,但每每振翅欲飞,鸡妈妈总是非常爱护地劝阻它,兄弟姐妹们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劝它不要好高骛远。它就没了自信,和其它鸡一样,扑腾两下,就落下来了。
直到有一天,鹰爸爸、鹰妈妈找到了它们失散的孩子。它们对这只小鹰说:你是一只雄鹰,不是鸡。但小鹰固执地认为,自己已经试了,不能搏击长空,它是鸡,不是鹰。
见劝说无效,鹰妈妈想出一招:它猛地一口叼起小鹰飞上高空,然后松开了口——顷刻之间,这只小鹰就象一个断线的风筝,急剧下坠。它吓坏了,认为自己这下子是死定了,求生的本能使它不知不觉中张开了双翅——它飞起来了。
======================================================================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彼得·圣吉提倡的五项修炼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也是个体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如果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何谈学习?
(四)保持好奇心,强化学习动机
好奇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如果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好奇心,没有求知的欲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幼儿是最好的学习者,源自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要问“为什么”,一大堆的问题源自于好奇心,而人类知识的增长亦来自好奇心。长大后的大孩子,懂事了,也就“世故”了,不好意思问问题,好奇心也逐渐丧失,学习能力也就逐渐下降。我们要将好奇心找回来,好奇心促使我们问:是什么?为什么?这也是学习动机的起点。
有学者研究指出,爱因斯坦就是在成年后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能问一些大人不屑一顾,看起来只有小孩子才能问的问题。因而,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而一般人则没有,区别就在这里。确实,我们读到的很多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
此外,最上乘的学习动机是──好玩,至于怎么样会变成「好玩的学习」,可能因为天赋、同伴、老师、成就感等因素造成,总之使学习的过程充满趣味,大概所有的困境都化为乌有。
再者,因其它目的而引发的学习动机,也能帮助孩子努力学习,例如:为理想而学习、为提升自我而学习等,只要正面的都可以,但切不要是负面的动机,如:怕挨骂、怕受处罚、金钱诱惑等,不但不能持久,反而易视学习为畏途。
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于保持好奇心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开放的心态,就会充斥着恐惧、冷漠、不感兴趣、规避或贪图安逸等形形色色的抗拒心态,从而扼杀了好奇心。
(五)厘清个人愿景,不断超越自我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矗精通“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而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会不断学习。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就提到了“情绪张力”(emotional tension)与“创造性张力”(creativetension)的区别。他认为,当我们把“愿景”(vision,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实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想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这就是“创造性张力”。但是,如果愿景与现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就可能使人产生焦虑、悲哀、气馁、绝望或担忧等负面情绪,这就是“情绪张力”。为缓解情绪张力,人们常常倾向于降低愿景,使之更接近现况,从而使得情绪张力成为腐蚀个人目标的“杀手”。因此,正确把握创造性张力,控制情绪张力或掌握舒解情绪张力的正确方法,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六)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
个体心智模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人们的学习,它能使我们屏蔽掉大量的无用信息,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例如,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人脸部的一个特征,就可以记住这个人,而不用将他整个脸部的所有信息都存储起来。但与此同时,心智模式又可能禁锢我们的思维,制约我们的学习。例如,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记住符合我们记忆模式的东西。很多不符合我们心智模式的重要信息,也许会被我们“视而不见”。
“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借以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壳牌石油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度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并成长为全球首强,主要得益于学习如何显现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并加以改善。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些定势,他们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很多错误或苦恼、迷惑。而当我们一旦认识了这些可笑的思维定势,换一种思维,你将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因此,解除心智模式障碍,可能是开始创造性学习的第一步。
======================================================================
眼睛与变色镜、滤镜、放大镜、显微镜
人的眼睛真是一个复杂有趣的东西。
有时,它是一副“变色镜”,它让你对你喜欢的事或人总是觉得那么舒服,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和“爱屋及乌”就是“变色镜”在起作用。
有时,它是一副“滤镜”,让你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而对那些你不愿意看到或者超出你知识范围的事物“视而不见”——西方学者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非洲原始部落的一个酋长乘飞机到大都市里,酋长对身边的花花世界觉得非常神奇,但当结束这场试验,科学家们问酋长看到、听到了什么时,酋长的回答令科学家们非常惊讶:他所看到的既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也不是灿烂的霓虹和嘈杂的音乐,而是集市上一个小贩竟能一个人运送那么多香蕉(当然是用车)!
有时,它是一副“放大镜”,当某人在你眼中失去光环或者你发现某人的一个特别“刺眼”(也许并不是多大的问题)的缺点时,你就会发现它“更多”、“更大”的问题——其实,事物总是如此,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眼睛的这种“放大镜”的功能经常使你无法准确把握事物。
有时,它是一副“显微镜”,可以让你对事物的细微变化“明分秋毫”,也可以让你“见树不见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
眼睛的功能还有很多,你不妨认真想一想,自己的眼睛还有什么“神奇”的功能?这些功能限制你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智者,而置身于一个混沌、纷乱和苦恼的世界。只要你认识到这些功能、并下决心采取措施,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1.创造适宜学习的态度
======================================================================
上帝的钥匙藏在哪里了?
西方人相信上帝花了七天创造了万物。到了第七天晚上,上帝手里拿着掌控世界的钥匙,想把它放在一个人类很难找到的地方。为此,他请教了他所有的顾问。有人建议把钥匙放在世界最深的海洋之底,有人建议把钥匙放在世界最高的山峰之巅,还有人建议把钥匙放在月亮最阴暗的角落里。但上帝依然感到不放心,他觉得早晚有一天人们都会找到这些地方。
上帝想了许久,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个最安全的地方。他说:“我决定把钥匙放在一个离人类狠近又很远的地方,人类肯定很少想到在这里寻找。”
于是他把钥匙放在了人类的心灵里。
======================================================================
上帝确实很聪明,他把钥匙放在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确实,我们每天都用眼睛、耳朵、鼻子、肌肤等感觉器官“审视”、“体验”着这个世界,但我们似乎很少审视、检查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一旦出了问题,我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一定是外界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而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有时候,是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已经不再适合环境的要求,并不是环境错了,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错了。
2.抛弃成见,转换观念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些定势,他们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很多错误或苦恼、迷惑。就像《列子》中所讲的一把斧头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怎么看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就像是偷了他的斧头,直到后来,那个人在自己家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再碰到邻居家的孩子时,怎么看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根本不像是偷斧头的人了。因此,当我们一旦认识了这些可笑的思维定势,换一种思维,你将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
智者与高僧
有一次,一位智者去拜会一位高僧。这位智者听说高僧非常聪慧,有意给他一点难堪,考验考验他。就问高僧:“师傅,你看我像什么?”
“施主像一块美玉。”高僧答道。
“可我看你像一堆牛粪。”智者挑衅道。
可高僧一点儿也没生气,他叫徒儿拿来了一面镜子,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
是的,正如这位高僧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事物,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写照。所以,彼得•圣基曾经说过:要改善心智模式,必须将镜子转向自己。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而要改善自己,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在他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结构》一书中指出,每一项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先打破传统,打破旧观念,而后才成功的。企业经营也是如此。
======================================================================
转换观念的趣味练习两则
(1)9点连线
3行3列排列的9个点(如图所示),要求你在笔不离开纸面而且不重划的情况下,用4条直线把它们连起来。开动脑筋,想一想。
(2)您能在17分钟以内过桥吗?
某天深夜,四个逃犯越狱出来,到了一座桥前。桥很窄并且承重有限,一次最多只能通过两个人。这四个人只有一个手电筒,而没有手电筒是无法过桥的。逃犯甲年轻力壮,行动迅速,过桥需要1分钟;逃犯乙需要2分钟;逃犯丙需要5分钟;而逃犯丁由于年老体衰,行动迟缓,则需要10分钟。过桥必须借助手电筒,两个人一起过桥,过桥时间以较慢的人为准。
由于搜捕的人只需要17分钟就可以追到这里,他们必须在17分钟以内通过这座桥,才有机会逃生。现在请你想一想,如何才能在17分钟之内通过?
3.学会倾听与深度汇谈
一个人要听,才能获得信息或学习,而其前提是必须专心、安静地聆听。
如果试着聆听,你就会发现其实很难做到。我们总会投射出自己的看法、背景、偏好、冲动等。假如受到这些因素控制,就无法完全注意地聆听。在这种情况下的聆听,毫无价值可言。如果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我们将无法学习;而如果只是听,而不用心分析,我们也将无所适从。所以,善于学习的人,一定善于倾听。
交谈有两种类型:深度汇谈(对话)与讨论。“深度汇谈”(dialogue)起源于印第安猎人在晚上围着营火分享他们的故事,并且唱歌、跳舞。它是一群人经过交谈、意义自由流动,从而找到共同的心智模式与愿景的过程。
它同其他几个相近的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别:
?汇谈(dialogue)源自leg的字根,意思是去收集或说。希腊文dialogos被翻译为词语、意义或关系的流动。
?交谈(conversation)本意是“集中在一起”
?讨论(Discussion)源自于dis guatere,意思是分散、检查、捣碎。
?辩论(debate)源自battuere,意思是用文字推翻或战斗。
“深度汇谈”是深入地、高层次、高质量的沟通、倾听与共享。深度汇谈的目的不是探究真相,而是建立共同的意义。它要求自由地发掘微妙的话题,摒弃自己的成见,悉心倾听,并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或顺理成章的一些经验、工作程序、方法或假设提出质疑,借以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
进行“深度汇谈”的秘诀是学会如何识别团队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它与讨论(discussion)存在明显的区别。讨论经常导致争论与对立,它无益于创造团结、民主、和谐的气氛,不利于充分发挥团队的功能。而对话则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进行高质量的交流,达成深入的理解和共识,进而增进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真正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当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团队整体显现出色的成果,个体成长的速度亦远较其它的学习方式为快。
4.学会“忘却”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无形的“手铐脚镣”等刑具在跳舞。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思维模式,尤其是那些曾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就会根深蒂固,想改变他们会变得非常困难。除非组织领导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去处理原有的模式,否则,以往的成功就会滋生自满和漠然,从而成为变革和创新的“包袱”。为了学习,有时候必须忘记习惯的解释世界的方法,跳出旧有的行为模式。其实,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忘却旧的思维模式以及旧的方法和行为。
(七)保持谦虚,学会倾听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予人以启发。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
"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意味深长地说。
南隐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里装得满满的固有的成见,如何学得下新东西?保持一个开放的谦逊的心态,“虚怀若谷”,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是古贤留给后人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八)持之以恒,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三尺冰势必也得多日之暖,孩子面临的学习困境不一,但也都得花相对的努力与时日,才能扭转劣势转亏为盈。然而,在当今一切讲求效率的时代,其副作用是人人追求快速,甚至连教育也要求速成,期望立竿见影的特效药。其实,学习是没有速效方案的。如同龟兔赛跑那则古老的寓言所讲的那样,不要做聪明的兔子,要学乌龟,天天爬,慢慢爬,学问智能要靠点点滴滴的累积,绝无速成的。学习要有毅力,每天“勉强而行之”(切记,要勉强自己!)要有耐心,长期的耕耘才看得到收获。
成功取决于习惯,而非智商。要养成随时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从古至今,每一个成功者都善于学习,有着随时学习的好习惯。例如毛主席酷爱读书、思考,即使在专列上也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海尔总裁张瑞敏在飞机上也专心致志地读书;而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也每天花大量时间读书学习。
因此,有人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养成随时学习的好习惯,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成为学习有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