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是什么样子的?

庞氏骗局是什么样子的?

??最近,随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莫道夫(Bernard L. Madoff因涉嫌诈骗500亿美元资金被儿子告发而于上周四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一事的披露,“庞氏骗局”一词随为人们所熟悉。
 
“庞氏骗局”又称“金字塔骗局”,之所以称为“庞氏骗局”,和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有关。其实谓之“庞氏骗局”已经亵渎了这种骗术的悠久历史,因为庞氏从事这种骗术还不到一百年。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庞齐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诱骗投资者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并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在有投资者上当之后,Ponzi便把新投资者的钱拿一部分付给最初投资的人,说这是他们的投资获利,从而诱使更多的人上当。庞齐成功地在7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被人告发,被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其实这种骗术十分古老,庞氏虽说将之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还是有受之有愧之嫌。要知道这种骗局起源何时,只要想一想“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寅吃卯粮”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的起源就知道了。
 
现在,受到国家打击的非法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他们用后加入者交纳的钱给上线发薪,这样谁发展的下线越多,谁就收入越丰厚,从而给骗人者更高的诈骗鼓励和动力,也诱使受骗者转变成骗人者。
 
人人都知道的骗局又称“赌局”,堵谁运气好,成为公开骗局当中最终的赢家。博彩就是公开的庞氏骗局:用前面彩民的钱的一部分奖赏其中的幸运儿,然后大力宣传幸运儿的幸运(决不能提更多的赔本者的存在),让更多的想幸运的人参与其中。
 
用后来受骗者的钱补贴前面的受骗者,这其实已经属于十分“笨拙”的方法,因为更快速地行骗方法是直接用受骗者自己的钱去补贴受骗者自己。当你的钱交给骗子的时候,他会十分守信用地定期付给你“投资回报”,但是那其实只是你的投资的一部分。如果你欣喜于投资的成功,就会投入更多的钱进去,还会号召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参与进去。
 
现在的一些商铺、酒店搞所谓的“反租式销售”就是这种骗术。用你自己的钱的一部分以租金的名义返还给你,让你乐呵呵地把钱送给他,陶醉在“我买他的楼他反而给我钱”的得意之中。
 
空手套白狼属于“消极型”的骗术,还有“积极型”的庞氏骗局,即骗子并非是空手,而是事先布局有所投入的。某国企制造农用汽车,骗子以当地农资经销的旗号现金购买两辆“试销”,结果很快卖掉,又如此重复买了几辆,都是很快“销售”,于是骗子就和国企的销售部门谈判,称产品适销对路,深受当地农民欢迎,因此要建立直销点大规模销售,并愿意交纳保证金。结果国企上当,在收取了20~30%定金之后,一次发货100辆。一个月之后和骗子失去联系,国企急忙前往查看,骗子已是人去楼空。骗子的确是把汽车销售了,只不过是以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销售,怎么能够不畅销?在最后一批货回笼货款远远超过之前骗子的“投入”之后,便卷款而逃。
 
如果说Madoff和Ponzi的骗局都是因为投资对象是子虚乌有的话,那么很多这类骗局却是有实体投资项目的,这个实体恰恰是骗子骗人的得力工具。当年深圳宝安有一个“广客隆”,算是一个商业企业,是玩庞氏骗局的高手。骗子每次行骗都长期精心布局,先以投资名义和招商引资心切的地方政府谈判,获得廉价土地,然后注册公司,大肆宣扬,引来无数建筑商材料商参与建造大型商场,商场建成之后便全国招商入驻,当然入驻的商家要交纳不菲费用。建筑商和材料商愿意带资参与,因为有“政府支持”这个招牌;商家愿意入驻,因为有政府官员剪彩的漂亮的大楼在那里。最后,骗子在将第一批入店的商品卖得七七八八之后便逃之夭夭。这个广客隆的骗子据说更名改姓如此骗了十多次,次次得手。据说这个骗子一直逍遥法外。类似这种骗局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其实现在很多“实业”界人士也是在玩庞氏骗局。按照企业的正常经营方式早已经是难以运转了,而企业之所以还在运转,一靠银行借贷,借后还前,二靠占用供应商的大量资金。在这个维持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者不断从中抽取资金,其个人收入越来越多。就像当前金融危机下那些摇摇欲坠的企业其高管都个个腰缠万贯一样。“实体”在此仅仅充当一个更让人容易上当的道具作用。
 
那些空手套白狼的骗子往往会嘲笑借助于“实业”道具的骗子,企业家现在都以玩“资本运作”为荣,自以为是高级的“资本家”,视实业家为低级玩家,低级资本家。但是“实业家”也有自己的长处,第一,具有合法性,因此第二,更具有欺骗性。如果纳斯达克的莫道夫真的弄一个企业在那儿做幌子,现在恐怕还不致于被抓。拿企业当道具玩庞氏骗局的最新玩法是,设法把企业弄成上市公司,然后“设法”让它“倒闭”退市,这样连第二轮欺骗都省去了,还合法。
 
可以这么说,庞氏骗局的历史和“借贷”的历史一样长久。借贷本身就是用后来弄到的钱(不论是如何弄到手的)去偿还之前的债务。在现代货币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上,“借贷”行为被称美其名曰“投资”。靠借贷维持的现代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庞氏骗局,你我都身置其中。
 
自从纸币出现尤其是和一般等价物脱钩的纸币出现之后,庞氏骗局几乎就是经济的惟一运行方式。追求货币增殖的厂商是没有货币发行权的,货币的惟一源泉是货币当局。所谓的投资即借贷,就是用货币当局钱在谋求自己囤积的前提下,还要加息归还给货币当局,这可能吗?不玩庞氏骗局又能怎样?
 
货币经济自身其实是无法维持稳定运转的(《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270)。居民部门永远不可能用厂商部门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即居民劳务收入)去购买厂商的产品,这样厂商就必亏无疑了。厂商中的个体当然不去追求整个部门的赢利,其实都是在行“骗”,希望骗到更多的居民能够把从其它厂商个体那里挣得的收入用于购买自己的产品。在这场货币骗局当中,只要有厂商获利,必然有厂商亏损。在货币当局没有无偿注入货币的情况下,整个经济体的赢利必然、永远为零。
 
现代货币理论可以说一塌糊涂,本身就给庞氏骗局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居民去年到厂商的餐馆里吃了100元的饭(最终消费,GDP),给付了100元货币。今年吃了200元的饭,给付了200元的货币。货币当局因此说,今年的GDP比去年上涨的100元,所以要增发100元的货币。问题是,增印的100元货币给谁呢?给厂商还是居民?为何?假如政府增发货币不和GDP挂钩,“假如政府增发货币量为零,而社会净收入不为零,则一定表现为一个帐面上的‘债务’。即在货币流通中总有至少一个环节是没有实际货币支付的”(同上,P273)。
 
诈骗罪是指诈骗他人钱财,但似乎尚无法律禁止“诈骗自己”这种行为。其实,“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就是最经常被人们用于自身的“庞氏骗局”。为了能够骗到自己,国家可以把自己的左口袋和右口袋分开,左口袋起名叫“政府”抑或“财政部”,右口袋起名为“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让左右口袋之间相互“借贷”,形成“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日本政府最近就宣布向日本央行大举借贷,用于拯救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其实就是银行业针对货币当局的一场公开的庞氏骗局——私有银行没有货币发行权,但又想要货币增殖,怎么办?你当局不给我注钱,我就停止投资,让金融陷入“危机”。不过,货币当局似乎乐于被银行业所骗所要挟,货币当局心知肚明注入到经济体内的货币十有八九不可能如数返回,更不可能加量返回,因为那意味着一场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