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有什么联系?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华夏迄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与华夏文化逐步交融渗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中国文化,谁也不能无视中国佛教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旅游等虽然都是现代的用语,传统的佛教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确实也蕴含着这方面的内容,二千年的中华佛教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创造了不可不辉煌的佛教生态文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旅游成为时尚的今天,开发这一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天下名山僧建多
用现代的语言说,寺院是佛教文化产品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佛教缁素信众建寺修庙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活动,僧人堪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建多”,许多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经不畏艰辛、励志修道的僧人们披荆斩棘,努力开拓,修起了寺庙庵院,并凿井引水、开路造桥、建亭筑台、砌塔立幢,还在寺院内外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使一处处道场成为庄严刹土,人间净域。一些大的佛教寺院又称佛教丛林,正是反映了这些地方往往是古木参天、云蒸雾绕中殿宇巍峨雄伟、生态环境宁静的好去处。而且高僧大德往往富有超凡脱俗的般若智慧和审美情趣,颇会择地选址,寺院一般都选择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或在依山临水处,或在深山幽谷间,周围层峦叠障,林木葱茏,泉水淙淙,恍如人间仙境。即使在平原无山地区,一般也挑河渚之间,遍植树木花卉,营造起一方净土——一个幽雅清净的生态小环境。僧人们一般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美化,非常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协调,使佛教寺院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一致,并相得益彰,正所谓“寺因山而钟灵,山以寺而闻名”。一方面,优越的生态环境既是孕育佛教寺院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内化为特定的佛教寺院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而且与佛刹梵宇的各种建筑、佛菩萨造像等一起共同构成为佛教寺院文化。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则赋予自然生态环境以浓厚隽永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灵魂,从而使其成为宝贵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许多旅游胜地如果缺少了佛教文化内涵,即使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良好,也会逊色不少,甚至不成其为文化旅游名胜。试想杭州如果没有了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保塔等佛教文化遗迹,杭州的旅游特色不就失去了一大半吗?天台山若没有国清寺、方广寺和佛教天台宗文化,它能这样名闻海内外而吸引大量游客吗?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所以成为四大名山和国家级旅游景点,是与其作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的道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嵩山名闻天下,正在于它有中国禅宗祖庭少林寺和威名赫赫的少林武功等丰富的佛教文化。此类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有些在历史上曾经颇为著名的景点后来衰落以至湮灭,就是由于佛教文化遗迹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被破坏的结果。如地处浙江天目山东南余脉的径山在宋时曾盛极一时,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普通百姓都竞相上山进香赏景,游客如云,苏轼等文化名人曾留下了大量诗文,径山风景优美固然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但游客香客云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上有曾被评定为禅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兴圣万寿禅寺)。元时寺衰,游客亦随之稀少。明清时寺院得以重兴,径山又热闹起来。民国时禅寺再度衰败,径山的旅游价值也逐渐丧失,此后更因年久失修,禅寺大殿在1964年倾圯,“文革”中更被破坏得荡然无存,径山风光不再,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径山昔日的盛名。尽管近年重建,并初具规模,但游人依然寥落。径山要恢复元气,重振名气,提升旅游价值还有待时日。此类例子亦非个别
众生平等、庄严国土
佛陀言教的一大宗旨就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并指明种种成佛(觉悟)的途径(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觉者即是佛,不觉即是众生,凡与圣不二,佛与众生在境界上虽有差别,在佛性上则是平等的。而且,佛教所讲的众生,虽然主要是指人,但不仅仅是人,而是包括人与动物等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当然还有自心众生一义是指凡夫心中的妄念)。众生平等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杭州净慈寺就有弘一大师手书的“具平等相”的匾额。大乘佛教更是力倡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慈悲救世,普度众生,利乐有情。佛教信众在修持时都要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要发大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将所有功德普皆回向一切有情众生。这些理念在某些方面与现代所提倡的人与人平等相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相吻合的。佛教徒以同体大悲之心爱护一切生灵,史载得道的高僧有为动物说法打皈依的,能与猛兽和谐相处的。
茹素吃斋,戒除荤腥,放生护生是汉传佛教的一个重要特色。佛教五戒中首戒即是戒杀,一般寺院都辟有放生池。莲池大师留下了著名的《戒杀放生文》,近现代的佛教大居士丰子恺先生则有《护生画集》问世,都在历史上、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主张与目前国际上的一些素食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颇有某些共同之处。这对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庄严国土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念。这里的“国土”(又称净土、净域等)有多重含义,既指佛国净土,这又有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两义,佛教认为,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非一非二;又指人间国土,佛教力图通过教化使之转化成为(庄严成为)佛国净土(人间净土)。创造人间净土、回归自心净土是根本目的。人人的自心清净了,整个世界就会无限美好。佛教经典讲到十方微尘数世界中有无量佛国净土,如无量寿无量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当来下生弥勒佛的兜率内院等。处处佛净土都是依正庄严,美妙绝伦,令人神往。这是给众生一个追求的目标,树立一个理想的榜样。通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将人间国土也建设成为人间净土。僧人们则以身作则首先把寺庙庵院等弘法办道的气氛营造成为一方净土,为此就要有一个利于一心向道,离苦得乐,并能吸引广大信众的美好环境。所以,他们就寻找选择如上文所说的风水宝地,创办生态环境幽雅清净、寺院建筑宏伟壮观、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庄严道常因此也就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发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潜力之外,还可以考虑在没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景点增设有关的内容。当然,不管遗留的或新增的,都要有所规划,不能盲目滥建,而且要有宗教部门和佛教僧侣参与,如理如法施行,切忌胡搞乱来,弄得不伦不类。寺院一定要有正信正行的僧人住持,按释迦圣教律仪严谨,道风纯正,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一方面必须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和商业化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佛教文化不能变质串味,否则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文化依托,不成其为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了。另一方面,又要按“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的太虚大师、赵朴初大居士等倡导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佛教革新思路,善于吸收现代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内容,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为发展旅游事业,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