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人物介绍
在我的心中,早已刻下了这一个潇洒深情的名字——纳兰容若。虽然时光让我们相隔了三百年,他却永远活在我的灵魂深处!
被称为清初“满族第一词人”的他,原名成德,亦叫性德,自号楞伽山人,小名东郎,然而,我只喜欢称他为“纳兰容若”。他的身世,是无比的高贵显赫。康熙宠信的宰相明珠即为其父。他自己,少年有为,便已成为康熙亲信的御前侍卫。侍卫生涯的几年中,他一直在康熙左右奔忙。随驾出游出巡。世人称羡的王孙公子,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他的一生不可谓不辉煌。然而,他却不幸早逝,终龄仅有三十一岁!
但他的功名富贵,他的出身地位,这并不是我所在意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是人间富贵花”,“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他最值得人深爱的是他的人,他的词…………
他是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的翩翩公子,他不是纨绔子弟。他重义轻财,他有德有情。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在爱情上历尽挫折,而留下这太多哀感顽艳的伤情之作。“自是天上痴情种”,他真的无愧于这几个字!
传说他有一个表妹,绝代佳人,与之青梅竹马。却不幸被皇帝选为妃子。他终身都无法忘记她。这样的长恨凝成的词又不怎令人黯然神伤?“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哪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此情此意,谁知?谁解?
他与原配卢氏,亦很恩爱。然而,卢氏却又不幸早亡,永远地离他而去!失去这一位知书识礼,美丽贤惠的爱妻,再无法红袖添香夜读书,再无法西窗共剪双红烛。“知己一人谁是,已矣!”即使再娶,然而,“鸾胶再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便帐中重见,哪似伊家?”写不尽的泪痕哀思,魂伤心碎,却也是只能“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上天对他的爱情太不公平,让他痛失爱妻,又让他无法与所爱之人在一起,江南才女沈宛也被迫与他分开,原因一直是个谜……
千呼万唤的情柔,千回百转的愁浓,为什么红颜如此薄命,为什么东风如此无情,为什么他相思的泪水流淌不停!那刻骨铭心的相思,那天上人间的深情……那是只属于他的美丽,只属于他的爱!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若是多情醒不得,索性多情。”
为何,天地间无可逃避的凄情伤痛都要系于他一身之柔肠?让人不仅怀疑:是不是凡是美丽的,总是不肯停留?是不是眷恋的深情总是没有结果?是不是凡是美好的总要挟悲哀同行?命定的生离死别竟是这样的无奈,叫人心痛。
妆楼依旧,而伊人杳杳,横卧床头的锦瑟唯幻化出他孤独的身影!他的孤寂太身太重。于是,他只有和挚友在一起饮酒的时候,才感到心情畅快。友人的相伴,才可以缓解那宦游的孤寂;友情的安慰,才可以让他暂时忘却失去爱情的悲哀。
在许多朋友当中,纳兰容若和顾贞观来往最多,感情也最为真挚。在写友情的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是他写给顾贞观的《金缕曲》。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琢,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在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一首词,纳兰从不屑自己的身世写起,进而写到处境的孤独,用以衬托得友的喜悦;接着,从同情挚友的遭遇中谴责现实,感怀身世,表明相互了解,相濡以沫,使他们成为生死师友。感情的出自肺腑,读来让人有一种心灵的波动。而梁汾(即顾贞观)答词亦有“托结来生休悔”之语,此之深挚止情,又不令人感叹?!
此外,纳兰所交往唱和的朋友亦有很多。他也因他们而留下很多的真情之作!
爱情,友情是他词中永恒的主题,除了这些之外,他还留下了许多的情真意切笔花照人的词作,所写之内容,心境亦独有其动人与特别之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值得我们深思与静悟之意…………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在纳兰容若看来,人人都在醉中,浑浑噩噩,他怀疑这个世道,又无力改变这个世道,自然只能默然神伤,问出这样的叹息!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如此的自我表白,这样的痛苦呻吟,如何不让人为他而心伤无奈?
“冷处偏佳,别又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他爱花,却不爱牡丹芍药,倒喜欢这冰冷彻骨的雪花!
“冰肌玉骨天付与,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这疏淡脱俗的白梅花在他的笔下更显得清雅绝伦,孤寒凄美…………
“今古河山无定据”,“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这对历史的回顾与沉
思,这荒凉的塞上,无数的暮拊鬼。留下的却惟?nbsp;这不尽的悲凉与凄怀!
“自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他在混迹险恶,哀怨愁苦的现实中终于无法自安,为了获得这精神上的慰藉,他转向了这佛家的禅意与那道家的空无,甚至,他还在他官邸的亭台楼阁之中修葺了即间茅屋!
无可置疑,他词的风格内容与他的优裕生活是非常矛盾的!历来的解释却没有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答案!不过,他一贯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他的作品,艺术上最大的特色也即是感情真挚,于信笔挥洒之中流露出天然的美与天然的神韵!
他的离去,对于清朝词坛来说是一大遗憾,然而,对于纳兰自己来说,却是一个解脱!
上天赐给红尘这样一个他,是人间的幸运!然而,这亲撬世,真正懂他真心真情的人,又在哪里?
纵使超凡的才华与情怀,亦终免不了这,碧落难寻,人间不再的可悲!即使有人象他,却再没有一个人是他!
不知道他的心怀在天堂是否依然破碎苦伤,他的痴情是否已与他深爱之人相伴相许?天上的星星有哪一颗是他呢?夜风吹过来,会不会有他的灵魂?
如果人真能转世,纳兰却不会转世。因为完美只有一次!
注释: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词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人们在说到纳兰性德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南唐后主--李煜。后主的词可谓粗头乱服而不掩国色天香,洗尽铅华却更显天然风韵,人们总固执的认为李后主的词对后世词人是一个只能追求却永远不能达到的目标,后主的词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遮盖了后世任何一位词人的光辉。可没想到,到了词道已衰的清朝,居然出现了填词风格酷似后主的纳兰性德。周稚圭说:"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梁启超的评价则更加言简意赅:"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作为满族的第一位大诗人,纳兰性德的词是十七世纪下半页中国艺苑上放出的凄艳之花。他看似拥有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才学,友情,爱情,可他似乎并不快乐,他如同一只敏锐的鸟,察觉了已处末世的封建社会的腐朽,他终日感到空虚与幻灭,以至三十一岁便郁郁而终。
在我们这样"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龄读他那些"凄婉不可卒读"的小词,似乎更能感受到他词中那动人的感染力,不禁为之"心动神摇"。